風濕病多發生在哪個年齡段?三種類型有差異

健康一站通 發佈 2022-02-27T10:51:00+00:00

風濕免疫性疾病分為多種類型,主要一類表現為關節部位發生炎症,引起相關關節損傷。比較常發的有三種類型: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三種類型的關節炎發病因素有一定差異性,雖然都屬於自身免疫紊亂引起的,但也存在特異性的誘發因素。因此發病年齡段也存在一定差異。

風濕免疫性疾病分為多種類型,主要一類表現為關節部位發生炎症,引起相關關節損傷。比較常發的有三種類型: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三種類型的關節炎發病因素有一定差異性,雖然都屬於自身免疫紊亂引起的,但也存在特異性的誘發因素。因此發病年齡段也存在一定差異。

  • 痛風性關節炎

發病因素主要是痛風引起關節紅腫疼痛的情況,包括膝關節、踝關節、手腳關節等等。導致痛風的主要原因是長期血液內尿酸水平高,代謝異常造成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部位,造成損傷。尿酸高、痛風是比較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如今發病年齡年輕化,主要與日常飲食習慣相關。攝入太多高嘌呤食物,會引起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風危險,此外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發生風險更高。

患者平均發病年齡 48 歲,主要集中在 30 歲以上。但也有少部分在20歲-30歲之間。男性患者明顯多於女性,男女比例為 14.7:1。

  • 風濕性關節炎

提到風濕關節炎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老年患者超過60歲以上的人更容易發生。其實這類疾病主要發生因素是寒冷和潮濕,可見於任何年齡,但最常見的是 5- 15 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方面是患兒年齡小免疫力低,另一方面是保暖意識差。

類風濕關節炎

大家注意這類風濕病才是多以中老年多見,近年來有呈年輕化的趨勢,平均發病年齡為 45 歲,50歲達到發病高峰。

如有風濕免疫相關問題,可以點擊→→「風濕病疑難問題解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