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庭園

成都微視點 發佈 2022-04-22T14:01:18.263232+00:00

隨著逛園的腳步徐徐展開。「在更遙遠的古代,雕塑並非獨立,而是作為實用物品、建築或墓葬的組成部分而存在,其圖像、內容、語言以及功能都與特定的器物和空間融合在一起的」。

近日

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重新對外開放

隨之而來的

還有今年年底的一個重磅展覽——「無盡的庭園」

來自國內知名藝術家的裝置藝術作品

分散在庭園的各個角落

隨著逛園的腳步徐徐展開

建築與藝術作品

構成一個可觀可游的庭園景觀




將藝術品融入到庭園裡




「在更遙遠的古代,雕塑並非獨立,而是作為實用物品、建築或墓葬的組成部分而存在,其圖像、內容、語言以及功能都與特定的器物和空間融合在一起的」。



綠色的淺丘,白色的建築,意式噴泉、立有羅馬柱的圓形廣場、仿古羅馬風格的拱門斷垣……一片湖水以及一段白色迴廊,連接著一座掩映在竹林之中帶有中國元素的現代庭園,這是基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下設立的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一座極具象徵意義的庭園。




這種空間及其的象徵意義構成了「無盡的庭園」展覽的基礎。策展人田萌表示:「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構成了展覽的場域,而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品的容器。在這一場域中,包含著在全球化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意志與願望。這種意志與願望藉由具體的空間形成了一個可觀可游的庭園景觀。」


而「無盡的庭園」展正是是基於藝術與空間的關係而提出展覽議題。





「無盡的庭園」看展導覽




此次展覽集中展出了15件來自國內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隋建國的《衣紋研究》、徐光福的《孔子的哀悼》、楊冕的《像羅馬假日一樣》……每一件作品都值得一看。




在進門處一輛復古的小車便吸引了來客的目光,《寄向未來的過去》是通過中國傳統金繕工藝對一輛產自義大利的1983年款菲亞特126P的車體殘破處進行修復。某種意義上說,1983款菲亞特126P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家庭轎車。曾楊通過金繕工藝,將具有實用性的物變成純審美性的物,這一審美性的物也具有了紀念的意義。作為紀念物的菲亞特126P,也連結著過去與未來的時間。



張琪凱的《勢》,是用一個十幾米上的竹子、鋼板、石頭與繩子完成的裝置作品。在這裡,他是用自然物創作,以最低的人為干預,來呈現一種自然美學。這種結構美學與會客廳的建築牆體、草坪以及周圍竹林形成了呼應,並產生了有機的聯繫:美學之自然與自然之自然在此產生了對話。



1998年,隋建國創作完成了《衣紋研究》,即在西方經典雕塑上加上中山裝。其中,《衣紋研究-被縛的奴隸》和《衣紋研究-垂死的奴隸》,是以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被縛的奴隸》與《垂死的奴隸》進行創作的,作品幾乎與原作等大。


在此次展覽中,隋建國就地取材,將《衣紋研究-被縛的奴隸》和《衣紋研究-垂死的奴隸》兩件雕塑作品與建材廢棄物進行組合,從而使該雕塑與當下社會產生新的關聯。



在建築的頂部,能夠看到一個色彩清新的作品,楊冕的《像羅馬假日一樣》是以雕塑的方式再現了電影《羅馬假日》的經典劇照。電影的故事發生在羅馬,一度帶給人對羅馬的浪漫想像。



移步來到湖邊,陳文令的《遊動的風景》是利用鏡面不鏽鋼製作成一朵抽象的巨大花朵,而花朵的中心,即花蕊部分是一個具有典型陳文令標誌性的小紅孩——小紅孩蜷縮著身體蹲在花朵中心。作品被放置在中意文化交流會客廳的湖中,並會隨著風或水面的波動而移動。



所謂「移動的風景」具有兩層意義:

  • 其一是作品本身作為風景,隨著自然力而非電機在水面上移動;
  • 其二是作品的鏡面不鏽鋼將周圍的風景反射上去,並在曲面的花瓣中發生變形,周圍的風景隨著作品的遊動而遊動。


作品與周圍的環境在運動之中產生有機的相互交融。


當然,作品不止於此,散落在各個角落的作品,值得你一一去探訪。



來源:天府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