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現代人最佳護肝茶飲

璞真科普 發佈 2022-05-08T00:43:40.984760+00:00

到了明朝,藥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它更是倍加推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實,飽經霜露,備受四時之氣,葉枯不落,花槁不謝。其菌可蔬,葉可嚼,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說起來,菊花入‬藥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它就被列為上品,有「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的記載。到了明朝,藥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它更是倍加推崇:「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實,飽經霜露,備受四時之氣,葉枯不落,花槁不謝。其菌可蔬,葉可嚼,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文縐縐的一大篇,其實就是說菊花春生芽,夏葉茂,秋開花,冬結子,不畏風霜,四季常綠。它的苗可做菜,葉可生吃,花可做糕餅,根和種子可入藥,還可做藥枕、釀藥酒。


最終歸納起來,也就一句話的事兒:菊花從頭到腳都是可用之材。 在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度里,藥用菊花的品種很多,其中佼佼者也不在少數,比方說安徽毫縣的亳菊、滁縣的滁菊、河南的懷菊、河北的祁菊、四川的川菊、浙江的德菊等等,還有不能不提的杭白菊。



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據《本草從新》記載:「甘菊花....家園杭產者良,有黃、白兩種,單瓣味甘者人藥、點茶、釀酒、作枕俱佳。」在中醫里,菊花性微寒,味甘、苦,人肺經、肝經,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作用,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症。


常用菊花泡水喝,對於預防和治療老年人常見的各種感染、眼疾、動脈硬化症、高血脂症、高血壓、冠心病等都有效果。比如用菊花、槐花、綠茶各等份,泡水代茶飲,叫菊槐茶,可以治療高血壓,久服可預防冠心病、腦出血、腦血栓等症。用菊花、山楂、決明子各等份煎服,叫菊楂決明煎,可以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症。當然,還有很多人知道的菊花枸杞茶,有非常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大名鼎鼎的明目良藥:杞菊地黃丸就是以這兩味藥為主藥。



還有大名鼎鼎的菊花酒,常飲有養肝、明目、健腦、抗衰老等功效,所以又稱「長壽酒"。唐代的時候,中宗登慈恩寺做壽,群臣獻的禮就是菊花酒。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菊花古酒的釀製秘方。把杭白菊000克、枸杞子500克、當歸500克、生地黃1000克加水適量煎汁,用紗布過濾後待用。糯米3000克,淘洗後加清水適量煎至半熟,瀝乾。與菊花葯汁混勻蒸熟,拌入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包好發酵,直接發到有甜味時即成。宋代的大詩人陸游有一次生病臥床, 飲了幾杯菊花酒,立刻來了精神,可謂「酒到病除」,於是忍不住為它詩興大發一番:「菊得霜乃榮,惟與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卻童子服。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慈禧太后特別善於保養,這與她長期服用各種藥膳和補益藥有很大關係。那本赫赫有名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記載,菊花延齡膏是慈禧一生中最喜愛的、常服的藥膳,老年時更是每天必服。菊花延齡膏的做法為:菊花瓣適量(干、鮮均可),洗淨加水煎煮,去渣熬成濃汁,再拌入適量的蜂蜜而成膏狀。每次10克,溫開水沖服,每日3~4次。這款菊花延齡膏具有疏風泄熱、清肝明目、解毒消腫、滋補的作用。慈禧還非常喜愛菊花火鍋,《御香縹緲錄》一書中詳細記載了煮食方法:選白菊花瓣兒洗淨,待火鍋湯沸,先下魚肉片,後下菊花瓣,使火鍋倍加清香可口。



最近幾年,花草茶成了一-種健康時尚,而杭白菊就是花草茶的代表品種。用玲瓏剔透的玻璃杯沖泡杭白菊,是件很賞心悅目的事兒。但見三五潔白的花瓣在沸水中徐徐綻開,茶色淺碧、澄淡、澈亮,清香裊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