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因素或誘發心悸缺血,需重視,養成4個習慣,或能促進血液循環

醫說健康 發佈 2022-05-10T08:03:06.855600+00:00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輕則出現心悸,胸悶氣短症狀嚴重的話,還有可能誘發冠心病,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正是因為心肌缺血危害性比較大,所以我們才要了解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養成好的習慣,或許能使心臟變得更加健康。

顧名思義,心肌缺血指的就是注入心臟的血液量減少,由此一來心臟供氧以及能量代謝出現異常,進而無法更好的支持心臟工作。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輕則出現心悸,胸悶氣短症狀嚴重的話,還有可能誘發冠心病,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

正是因為心肌缺血危害性比較大,所以我們才要了解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養成好的習慣,或許能使心臟變得更加健康。

一、誘發心肌缺血的因素。

1、抽菸

眾所周知,菸草中有比較多的有害物質進入血管內,會使得動脈內膜逐漸增厚,進而出現血管硬化的問題。

同時香菸中含有的一氧化碳還會跟血紅蛋白結合,降低血液含氧量,使得動脈內膜處於缺氧狀態,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最終造成心肌缺血。

2、高血壓

臨床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心肌缺血都跟高血壓有關係,因為無論是收縮壓升高還是舒張壓升高,都會給血管增加壓力。

阻礙血液流通,影響血液正常回流之心臟,使得心臟得不到足夠多的血氧支持,進而出現缺血問題。

3、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往往有血液粘稠度較高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脂類物質大量在血管壁內沉積,先是形成小的斑塊。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逐漸增多增大,最終堵塞血管,減慢血液流通速度,造成心肌缺血問題。

二、養成以下幾個習慣,或許能讓心臟變得更有力。

1、注重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與否是維持血管通暢的關鍵,想要防止高血脂,高血壓問題出現,一定要清淡飲食。

採用少鹽少糖,低脂肪的原則,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用部分粗糧代替主食,才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進而避免血管堵塞。

2、穩定情緒

有關的研究發現,當情緒波動較大時,心臟跳動速度加快,耗氧量也會有所上升,這種情況下,更容易造成心肌缺血問題。

同時不良的情緒還容易影響血液循環,所以穩定自己的情緒至關重要。

3、多喝水

大家都知道,水分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它不光能提高新陳代謝速度,還可以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

在血流正常時,才能清除血管中多餘的雜質,進而給血管增加負電,減少心肌缺血,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4、堅持運動

運動不僅能夠提升人體抗病的能力,同樣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不過運動一定要適可而止,如果過於勞累的話,反而會給心臟增加負擔。

總而言之,心肌缺血指的就是心臟中缺少了血液的滋養,由此勢必會影響心臟正常的跳動,所以提醒長期抽菸,高血壓高血脂人群,一定得提高警惕性

與此同時建議養成4個習慣,例如多喝水,注重飲食健康,穩定情緒和堅持運動,或許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給心臟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