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兩月因虛寒,溫中行氣一周安

正說中醫藥 發佈 2022-05-10T15:44:58.010890+00:00

這是一個腹脹2月的年輕患者,除腹脹外無太多伴隨症狀,似乎難以辨證。黨參 蒼朮 茯苓 炙甘草。砂仁 木香 法半夏 陳皮。

【導讀】

這是一個腹脹2月的年輕患者,除腹脹外無太多伴隨症狀,似乎難以辨證。但是緊扣患者「吹空調及進食冷飲後容易腹痛腹瀉」的細節,結合舌脈,採取溫中行氣、疏肝健脾的治法,治療1周後症狀即明顯改善,隨訪一月病情基本平穩。

一、看似無證可辨,實則中焦虛寒

3月24日中午,接診了一位20出頭的年輕小伙,訴已經腹脹2月,呈遊走性,與進食節律無明顯相關,無腹痛,無噁心嘔吐,無煩躁易怒,無倦怠乏力,無口乾口苦,胃納尚可,大便溏,每日1~2次。查看舌淡紅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

患者僅有腹脹,余無明顯不適,似乎「無證可辨」,然患者腹脹呈遊走性,提示氣滯,舌淡紅有齒痕、大便溏提示脾氣,無口乾口苦,提示無內熱表現。本著「無熱便是寒」的原則,予以溫中行氣為主,佐以健脾運脾,予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黨參 蒼朮 茯苓 炙甘草

砂仁 木香 法半夏 陳皮

廣藿香 炒山楂 雞內金 萊菔子

7劑,日一劑,水煎服。之所以用山楂、雞內金、萊菔子之類消導藥物,意在運脾消滯,「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二、複診補充病情,效亦更方合方

4月28日患者再次就診,訴服前藥1周後症狀基本消失,所以未按時前來複診。吹空調及進食冷飲後容易出現腹痛腹瀉,胃納正常,無口乾口苦,無噁心嘔吐。舌淡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患者服前藥後未出現「口乾口苦咽痛」等「上火」症狀,且存在「吹空調及進食冷飲後腹痛腹瀉」,顯是中焦虛寒無疑,且夾雜肝脾不和之表現。效亦更方,前方加強溫中散寒力度,合用調和肝脾之品,減少消導之藥。

黨參 蒼白朮 茯苓 炙甘草

防風 陳皮 桂枝 醋香附

山藥 萊菔子 廣藿香

7劑,水煎服,日一劑。

三、病情平穩減量服,守方緩圖以鞏固

5月5日複診,訴病情平穩,假期期間進食較雜,亦未引起腹脹腹痛。稍有口苦,無口乾,胃納可。吹空調後已無腹痛腹瀉,尚易腸鳴。舌淡紅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繼續以前方加減,加用烏梅收斂肝氣。

黨參 蒼白朮 茯苓 炙甘草

防風 陳皮 桂枝 醋香附

山藥 萊菔子 廣藿香 烏梅

7劑,水煎服,隔日一劑


【正哥按】

《素問》曰「髒寒生滿病」,《蘭室秘藏》雲「或多食寒涼及脾胃久虛之人,胃中寒則脹滿,或髒寒生滿病」。脾胃虛寒是導致腹部脹滿類疾病最常見的病機。

該患者首診時僅訴有腹部脹滿,余無明顯不適,似乎無證可辨。但是從腹脹的性質以及飲食二便情況,可以判斷有脾虛氣滯,尤其是「無口乾口苦」表現,提示患者並無內熱,本著脾以陽氣為本、「無熱便是寒」的原則,可以明確溫中行氣的大方向。

二診時患者進一步透露「吹空調及進食冷飲後腹痛腹瀉」,更加確證是脾胃虛寒無疑。且患者服藥後未出現口乾口苦等「上火」症狀,說明藥性尚不夠熱,仍有進一步加碼空間,因此二診方加入了桂枝。且患者脈弦伴有痛瀉,存在肝脾不和的因素,因此二診方合用了痛瀉藥方(不加白芍者,以白芍性微寒,陰柔容易致腹瀉故也)。

只是該病患雖以中焦虛寒為主,但痞滿之證,最多見虛實夾雜、寒熱錯雜、清濁相干,因此治療往往在確定主方向的基礎上雜病雜投,用藥需靈動,補而不滯、和中有疏,方能較快控制症狀。後期要有方有守,減量常服,以鞏固療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