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氣血概念解析

男科醫生張振宇 發佈 2022-05-13T21:47:12.666908+00:00

氣血是中醫理論的基本概念,與經絡系統密切相關,如果再濃縮一下,血也可併入氣的範疇,《決氣》篇說:「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即這些東西都可以歸入「氣」這個類概念。

氣血是中醫理論的基本概念,與經絡系統密切相關,如果再濃縮一下,血也可併入氣的範疇,《決氣》篇說:「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即這些東西都可以歸入「氣」這個類概念。

「氣」是中醫的特有概念,《內經》認為,氣在經絡中運行,維持著人體的生理功能,當氣的運行出現障礙,就會產生疾病,針灸等中醫療法正是針對這一運行障礙的調整,使其恢復正常,氣-經絡理論對於針灸乃至整個中醫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在《內經》裡,有很多種氣,最常見的有元氣、營氣、衛氣和宗氣,另外還有經氣、真氣、神氣、谷氣等等,令人眼花繚亂,我們重點討論與十二經脈關係最為密切的營氣與衛氣。營衛常與氣血相提並論,有脈內脈外、經內經外的不同定位描述,是最難理清楚的一組關係。

1

營衛之氣與十二經脈

《營氣》篇描述了營氣沿十二經運行的順序,即:「營氣之道,內谷為寶……故氣從太陰出,注予陽明,上行至面,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下注肺中,復出太陰。」

與營氣有類似描述的還有衛氣,但衛氣的運行有兩種方式,一種與營氣相似:「衛出於上焦……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注手陽明,上至舌,下注足陽明」。(《營衛生會》)。

這裡強調了衛氣是沿太陰之分而行的,即在手太陰肺經的經分中運行,而不是經脈,經脈里運行的是營氣。

衛氣還有一種不同於營氣運行的散行方式,在《衛氣行》中寫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端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

這裡的衛氣(陽氣)於早晨平旦睡醒的時候開始,從目的位置分別沿五條陽經向手部和足部的方向離心地運行,其中行至足的衛氣從足少陰腎經進入「陰分」,最後回到目的位置。

這裡的「陰分」主要是指內臟,其順序為腎臟→心臟→肺臟→肝臟→脾臟再回到腎臟,為一周。本篇關於衛氣行於六條陽經是同時的還是依次的沒有明確說明,但根據前後文的敘述,白天人清醒的時候,衛氣是在陽經中周行,可運行25周,而到了夜間,衛氣在五臟中周行25周後,才又出於目,與陽經相接。

縱觀《內經》全書,明確提到循十二經運行的只有營氣和衛氣,其他的氣都沒有循十二經運行的明確描述,包括血在內。因此,十二經脈中運行的氣主要是營氣和衛氣,搞清楚營衛之氣的本質,才能對十二經的通道性質有更清楚的認識。

2

營氣與血

《營衛生會》是專門講營氣和衛氣的,闡述了營衛之氣的來源,區別和各自運行的部位。

本篇一開章,黃帝就問岐伯:「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岐伯回答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氣)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

意思是營衛之氣均來源於人的飲食,飲食化成氣後先傳到肺,再傳到五臟六腑,其中清的叫做營氣,濁的叫做衛氣,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循環不休。

然後又進一步講了營氣的特點:「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中焦所受納的水谷經過泌別糟粕,蒸化津液,變化成精微的物質,然後注入肺脈,變化為血,這種精微的物質稱為營氣,它是維持生命最寶貴的東西,故專門運行於經隧之中。

這裡,營氣與血是有區別的,營氣與血的關係是中醫概念的一個難點。營氣可以轉化成血,但不等於血,它是血的前體,進入血中就成為血的一部分,合稱為營血。

張介賓註解了營氣與血的關係:「凡水谷之入,必先歸胃,故中焦受谷之氣,取谷之味,輸脾達藏,由黃白而漸變為赤,以奉生身者,是謂之血。」(《類經·精氣津液血脈脫則為病》)。

根據消化生理學知識,人吃下的食物在胃和十二指腸中被消化分解成小顆粒的分子(對應於中醫概念中的水谷精微、谷氣),一部分營養分子通過小腸的毛細血管叢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另一部分通過組織間隙進入淋巴系統.由胸導管上達肺的水平,在頸靜脈處進入血液循環,匯入血中,後者與《內經》的描述極為相似。

實際上,由於毛細血管僅有幾個微米,營養分子則更小.通過腸壁毛細血管直接入血的過程是無法觀察到的。古人有可能觀察到的只有脂肪和載脂蛋白合成的乳糜微粒以及和水共同組成的乳糜樣的淋巴液進入乳糜池並由胸導管進入頸靜脈的過程,古人把這一部分營養物質稱為「營氣」是符合當時的客觀條件的,而由乳糜微粒構成的胸導管中的淋巴液當然是黃白色而不是紅色的,它進入血管後才「變化而赤」,成為血液的一部分,因此古人認為血液中含有營氣,血是營氣化生的,故營血常常相提並論。

《營衛生會》進一步論述了營衛之氣與血的區別與相同之處:「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營衛之氣還是屬於水谷精微的東西,而血是更高級的物質形式,被稱為「神氣」,但它們仍屬於同一類性質的東西,這種性質就是流體。

3

衛氣與分肉

《內經》認為,衛氣也是由水谷化生的,它與營氣的差別是一清一濁,營氣為清氣,衛氣為濁氣,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上焦。

在《營衛生會》篇中沒有像定義營氣那樣明確地給衛氣下一個定義,類似於定義的語言出自《本髒》:「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這裡的「分肉」和「腠理」與《營衛生會》中「循太陰之分」相互呼應,說明衛氣是運行於分肉之間的。

再來看看衛氣的性質,相對於營氣為水谷之精氣而言,衛氣為水谷之悍氣.它行於脈外,具有剽悍滑疾,見開而走的特性,故稱為「悍氣」。

由於衛氣能夠變成汗而排出體外,說明衛氣主要位於比較表淺的組織之中。從營衛之氣的功能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我們在論述經絡運行氣血的功能時常引用《本髒》中的一句話:「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但很多人都不太注意後面還有一句話:「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

如果這裡「行血氣」中的「血氣」指的是營衛兩種氣的話,則後面的「衛氣者」缺乏相應的「營氣者」作為排比。

我們在北宋張君房輯錄的《雲笈七籤》中幸運地發現了「營陰陽」後面有「榮氣者」三個字,榮氣是營氣的別稱,有了這三個字,全句就比較合理了:經脈的作用是行血氣,而行血氣具有營養陰陽兩方面的作用,具體講,榮(營)氣具有濡養筋骨,滑利關節的作用,這是指營陰的方面,即營養較深的組織,衛氣能溫養肌肉,滋潤皮膚,充實腠理和控制汗液的分泌,是營陽的方面,即營養較表淺的組織。

4

營氣與衛氣的循行部位

既然衛氣也是沿著十二經路線行走的,為什麼《營衛生會》說「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呢?還有《衛氣》也說:「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這一矛盾不解決,經絡的實質就說不清楚,這裡,我們先要搞清楚經隧是什麼。

張介賓注釋經隧為:「經脈伏行深而不見,故曰經隧」(《類經·有餘有五不足有五》),說明經隧指部位較深的經脈,是營氣的通路;衛氣與營氣並行,但位置較淺,故有「浮氣」和「充皮膚」之說,它與較深的營氣是一內一外的關係。

從《玉版》中所說的:「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來看,經隧不僅行血,還行氣。《脈度》中還有:「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沒有說「血之大經隧」,因為它不同於行血的經之動脈。

另外,有的版本中的《經脈》篇中還有:「經隧者,血脈運行之道路也」。對照「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來看,如果把這裡的經脈用動脈代替,分肉用經隧代替的話,則為「動脈十二者,伏行經隧之間」,它與「經隧者,血脈運行之道路也」這句話呈現的關係完全吻合,說明經隧指經之動脈所伏行的分肉間隙,同時包括其中的動脈,而營氣行於經隧中,包括經隧中動脈內的營血(含營氣)和動脈外分肉之中的營氣。

明白了營氣的運行位置後,衛氣的循行部位也就清楚了。我們在分析經絡概念時,詳細論述了古人對經脈線上兩種具體的解剖學結構的認識,其中一種是血脈,另一種就是分肉,經脈線上的分肉稱為「經分」,衛氣就是運行在經分中的,它相對於經隧來講比較表淺,但兩者是並行的,(《衛氣》指明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確定了營氣和衛氣的循行位置後,再來看看「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這句話,它說的是,衛氣行於表淺的經分中,不循行於較深的經隧之中,「不循經」是指「不循經隧」,而不是通常理解的不循經脈線。

同時,我們還可以理解《調經論》中似乎矛盾的一句話:「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這裡的「經」是相對深層經隧而言表淺的經上血脈和分肉,意思是在針刺深部經隧時不要讓表淺經脈中的血和氣漏出。

「營在脈中,衛在脈外」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由於營氣化成血後行於經脈線上的動脈中,所以衛氣相對動脈中的營氣來講是在脈外;另外,如果將深層的經隧視為「脈」的話,則衛氣行於表淺的部位,也算是「外」,這個「外」是里外的「外」,代表一種深淺關係。

《脈度》中有「經脈為里」的說法,說明一些作者只把深層的經隧視為經脈,而衛氣則是「並脈循分肉」,這個分肉仍然在經脈路線上,即前面所命名的「經分」,它屬於廣義的脈。

關於脈內與脈外的說法,徐靈胎在《難經經釋》中講的最清楚:「榮(營)衛靈榮衛生會篇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是也,合言脈則榮衛在其中矣」。

「合言脈」就是把行營氣的經隧和行衛氣的經分合起來考慮,則營衛都在經脈線上,這樣就與第1節中營衛之氣均沿經脈線運行的論述相吻合了。

總之,衛氣行於經脈線上表淺的分肉之間——經分處,而營氣行於經脈線上較深的經隧之中,我們試用圖2來概括一下以上所說的各種概念之間的關係。

. 氣血經絡各概念關係示意圖圖2

營氣與衛氣還可以相互轉換,營血出了血管可以變成營氣或衛氣,營氣和衛氣進入血管就變成了營血,營氣和衛氣也可以在經隧和經分之間相互交流。

《衛氣》形容營氣和衛氣的這種關係為:「陰陽相隨,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這裡的陰陽分別指營氣和衛氣,它們之間是相互循環、沒有端點的。

張志聰解釋到:「陰陽相隨,內外相貫,謂脈內之血氣出於脈外,脈外之血氣貫於脈中」(《靈樞集注·衛氣》);張介賓注釋營衛的關係為:「雖衛主氣而在外.然亦何嘗無血;營主血而在內,然亦何嘗無氣。故營中未必無衛,衛中未必無營,但行於內者便謂之營,行於外者便謂之衛。此人身陰陽交感之道,分之則二,合之則一而已」(《類經·營衛三焦》)。

明代的張介賓和清代的張志聰都已經認識到血氣是無處不在的,即使在表淺的衛分也有血的存在,而深層也有類似衛氣的成分,所謂的衛在外,營在內,主要以深淺位置而言,而非成分,氣血在深層就是營氣,在淺層就是衛氣,只不過深層的營氣中血的成分多一些,淺層的衛氣中氣的成分多一點罷了。

至於經脈線與非經脈線的差別則是氣血流量大小的差別,在經脈線上氣血能夠運行,故流量大,非經脈線處雖有氣血,但流量小。我們試用圖3描述這一關係。

營分和衛分、經脈線上與線外的氣血關係圖3.

這裡,營衛的含義類似於經絡的分級概念,代表部位層次,單獨使用這一含義時會在營衛的後面加上「分」,「營分」指較深、較里的部位,「衛分」指較淺、較外的部位。馬蒔在《靈樞注證發微·營衛生會》中指出「此以衛氣之在外者而較之,則營氣在內,如將之守營」。

就象經絡可以修飾脈,形成經脈和絡脈一樣,營衛可以和氣血相結合,構成各種子概念,這種命名法還可推廣到更多的部位以及各種病理情況,產生更多的子概念,就象《五癃津液別》中所描述的:「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溺(尿)、汗、泣(淚)、唾和水都是氣在不同部位、不同條件下的表現形式,我們試用表2來說明這一命名法。

氣血位於不同部位和不同情況下形成的子概念表2.

由於血為氣之母,故在任何由氣轉化成不同形態的地方,血都扮演著提供者的作用,只只不過沒有專門的名稱而已。

由此,我們已經將一系列的概念都歸納到與氣有關的關係式中,就像解多元方程的最後一步,所有的變量Xi可以都用一個變量x的函數Xi=Fi(x)來表示,只要解開這個變量x,整個方程組就有解了。

5

氣與血的關係及其含義

破譯「氣」的實質當從血入手,因為血是我們熟悉的東西,而氣血的關係又是《內經》闡釋最多的內容之一。《內經》中描述氣血的關係有「氣血和調、氣血以並、血氣離居」等等,說明兩者相距很近,有頻繁的相互作用。氣血在很多方面又有著非常相似的性質,如「血濁氣澀、血清氣滑」等。

氣血在《內經》中多寫為「血氣」,血氣在個別時候表示為一個概念,即血中之氣——營氣,但在更多的時候代表兩種概念:血和氣,它們是古人對人體動態物質的深入了解,氣通常是不可見的,但它客觀存在,古人從自然界中水的蒸發和雨的凝結推斷出氣——水蒸氣的存在,認為人體中有類似形態的存在。

《決氣》篇指出,氣如「霧露之溉」,而血是有形可見的水,楊上善形容營氣與血的關係如霧與水,「營氣行經,如霧者也,經中血者,如渠中水也」(《太素·十二水》)。由此可見,氣和血是有區別的兩種形態,它們分在不同的路徑中運行,血的運行路徑就是血脈,氣的路徑在有的地方特稱為「氣道」,這個概念在《內經》中出現過4次。

如在《營衛生會》中有:「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顯然,氣道負責榮(營)衛兩種氣的運行;在《五癃津液別》中有:「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這裡的陰陽氣道就是營氣和衛氣之道;在《經脈》篇中有一句著名的論斷「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這裡的「血氣」是血和氣兩個概念,對應的「脈道」一詞也應該是兩個概念,即行血的血脈和行氣的氣道。

理解《內經》的一個難點是,血氣中的氣與呼吸之氣用的是一個字,使得一些人將血氣理解為血中的空氣,以為古人認為血的流動是由呼吸之空氣推動的,這不符合古人的觀察能力,短暫地停止呼吸不會影響心臟和脈搏的跳動,這是很容易觀察到的。

其實營衛之氣源於水谷,跟積於胸中,出於咽喉的宗氣是兩個東西。在《口問》中「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的氣道確實指氣管,理解這些同名概念時需要前後文的對照。可能就是擔心這種混亂,氣道的概念很少使用,在更多的時候用「分肉」代替了。

氣血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兩種成分,「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調經》);氣血狀態決定著人的組織生理狀態,如「氣血盛則通髯美長……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陰陽二十五人》);氣血的關係涉及健康與疾病的轉化,如「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調經》),說明氣血是人體的兩個非常相似的物質,它們的唯一區別就是一個象水,一個象霧,一個在脈管內,一個在脈管外。根據現代生理學的知識,人體中符合這一性質的東西只有一個,那就是脈管外體液——組織液,將它帶入各個關係中,所有的關係式都成立了

6

解析《內經》氣血經絡概念的意義

《內經》不同於西方科學著作的地方就在於它在命名概念的同時,還揭示了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為人們從整體上理解生命的複雜過程提供了幫助。

通過對《內經》各種關係的深入分析,我們終於成功地解析了《黃帝內經》中的氣血經絡概念,與現代生理學相比較,《內經》作者不僅認識到血液-血管系統的存在,還認識到「脈外」之氣——組織液的運行,氣-體液在分肉-組織間隙中的運行規律和針灸的調節原理是《內經》為我們提供的重要知識,而它恰恰是西方醫學的盲區。

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組織液的作用才逐漸受到西方科學界的注意。1993年,挪威的K. Aukland推斷存在自由流動狀態的組織液[10],而直到2007年,瑞士的M.A.Swartz才用電鏡觀察到存在於組織間質中的組織液顆粒,其直徑僅為10μm,符合氣的「霧露」形態[11],瑞典的K.Fuxe等則在同期提出了基於組織液的容積傳輸學說[12],可以預計,組織液將成為我國經絡界和西方科學界的共同研究對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