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還是被支配?拆解買與不買背後的心理學秘密

緩緩有點慢 發佈 2022-05-16T00:46:40.205283+00:00

越來越多關於買東西的詞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比如快遞停運一段時間終於恢復之後的「報復性消費」;雙十一雙十二這些電商購物節時,明明沒什麼需要的,但還是覺得應該買點什麼的「強制性購物」……然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眼前,很多時候,無論是買還是不買,我們都並沒有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仿

越來越多關於買東西的詞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比如快遞停運一段時間終於恢復之後的「報復性消費」;雙十一雙十二這些電商購物節時,明明沒什麼需要的,但還是覺得應該買點什麼的「強制性購物」……

然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眼前,很多時候,無論是買還是不買,我們都並沒有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仿佛選擇生活方式的並不是我們自己,相反,我們才是被支配的那個!

其實,買與不買不僅僅是一道選擇題,還是一場關乎著「占有」和「存在」的心理困局。

德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延斯·弗斯特的這本《買與不買的心理學》分析角度非常特別,同時也十分有趣,他將我們生活中與消費相關的經典場景與日常行為,藉助哲學家埃里希·弗洛姆的經典概念「占有」和「存在」,進行了巧妙的拆解,分析討論消費行為背後所反映的心理學問題,將人與物、占有欲與自我實現的關係通過多種角度和層面的解讀精準地闡釋出來,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走出這個消費時代里因購物而產生的心理困局。

一個簡單的購買行為的背後,可能存在著不同的動機,而這些動機其實是很難去界定其好壞的。但弗斯特認為,「到目前為止所描述的購物動機,大都可以中性地被描述為『利己的』」,當利己動機變得毫無節制時,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非理智的。

但是,弗斯特在書中闡述了利己目標的積極意義甚至治癒作用,並且將占有欲平常化。占有欲並不該被忽視,更不該被妖魔化,長時間保持「斷舍離」的清心寡欲,也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一種負面情緒當中。

購買行為背後的動機可以不是單一的,人們的目標也會是非常靈活的,利己目標、道德目標,又或者在兩者中間相互碰撞、游移的目標。

人們的目標是靈活的、變化的,而衡量這些目標的所謂「標準」當然也不是恆常不變的,標準也會隨著時代、社會、教育等因素改變而隨之發生變化,新的標準可以被激活,舊的也可能沉寂下去。

在買與不買的行為中,我們需要標準,因為「標準對變化的社會行為準則起著方向性的指導作用」,它們會告訴我們想要什麼、多少合適等選擇性的問題。

影響購買行為中做出選擇的標準的因素很多,其中,標準的影響力在特定品牌的偏好上尤為明顯,不同的品牌往往會被貼上不同的屬性標籤,「消費品牌產品表達了購買者的一個願望,讓商品像一個人一樣去表達自己特定的價值觀」,它們或是「運動的」,或是「保守的」,或是「時尚的」,無論是哪一種屬性,都會讓這個品牌與它的群體產生一種隱形的關係。

我們需要這種帶有「屬性」的標準,正如弗斯特在書中所寫:「人是社會動物,對於自己的價值觀,這些標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為了加深這種「屬性」帶給人們的印象,產品也開始注重包裝的精美,以增加對顧客的吸引力;各種類型的廣告、商標、名稱、類型層出不窮,消費行為漸漸地從滿足需求變成了喚起需求,從被動選擇轉向主動出擊。

弗斯特還提到對於「少即是新形式的多」的闡釋,如何看待幸福,這也是一個智者見智的問題,不同的情境下我們會對於幸福產生不同程度的衡量標準,所需要的也是不斷變化著的,「我們對幸福的想像或者定義或許是被扭曲的,甚至是完全錯誤的」,就比如很多事業成功的人的幸福感往往會被人們所高估,因為人們常常古低估了緊張與壓力這個因素。

在壓力面前,我們需要去進行自我調節,而這一項能力所指的並不是說所有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去解決,而是要給予自身更多的關注,也不要忽略外界所給予的幫助。

弗斯特藉助弗洛姆「占有」和「存在」的概念拆解消費心理,其中既有贊同,也不乏「分化」,比如對於正念知識的獲取問題,弗洛姆會認為為正念知識付錢的行為是占有,正面的、道德的思想不能作為市場經濟中賺錢的工具,而弗斯特則更傾向於將這些情況視為通過存在狀態,達到占有目標。

這種討論其實十分有趣,在弗斯特的分析中,占有和存在並不是互相排斥的,占有方法與占有目標本身也並沒有好壞之分。

弗斯特在這本書中將買與不買的行為中,將人與物的關係和彼此的影響,以心理學和哲學層面的分析討論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很多實例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這會讓我們讀來感同身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會讓我們對於購物所產生的心理困局產生更切合實際的思考,從而找到衝出窘境的突破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