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健康路 科學補碘第一步

渭南醫療網 發佈 2022-05-18T14:09:29.461888+00:00

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和亞臨床克汀病、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實質上屬於微營養素營養不良,與維生素A缺乏、缺鐵性貧血並列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重點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營養素營養不良疾病。

什麼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於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聾、啞、癱瘓為主要臨床特徵)和亞臨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為主要臨床特徵)、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實質上屬於微營養素營養不良,與維生素A缺乏、缺鐵性貧血並列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重點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營養素營養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發生於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環境,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在我國被列為地方病之一。由於分布廣泛、受威脅人口眾多、危害嚴重,已從一個疾病問題上升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成為社會關注、國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碘缺乏有哪些主要危害?

在缺碘地區,由於個體缺碘程度不同,呈現一個由輕到重的譜帶,在不同發育時期缺碘,其相應的表現也不同。胎兒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包括流產、早產、死產、先天性畸形、克汀病及亞臨床克汀病;新生兒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檢出率的升高;兒童青少年對碘缺乏比較敏感,可影響智力發育、身體發育,造成運動、視覺、聽覺障礙,突出的表現是甲狀腺腫大。碘缺乏最主要的危害是影響胎兒和0-3歲嬰幼兒腦發育和體格發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缺碘對動物也有同樣的危害,缺碘地區的牛、羊等牲畜的流產率增高,新生牲畜死亡率比不缺碘地區高。肉、毛、奶、蛋等產量及牲畜的生殖能力也明顯降低。

如何判定適宜的碘營養水平?

目前國際上公認用人群尿碘中位數來判斷某地區人群碘營養水平。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ICCIDD)推薦碘營養水平判斷標準見下表。

為什麼食鹽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碘缺乏病預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補碘。人體對碘的儲存能力有限,正常成人每日需碘量約為75微克。由於自然環境缺碘是長期存在的,因此補碘應遵循長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則。人類每天離不開食鹽,通過食用加碘鹽補碘,符合長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則。人類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和實踐證明,食鹽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簡單易行、價廉、能夠長期堅持的優勢,成為補碘的最佳途徑。

(來源:渭南市疾控中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