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3年後回歸,以藝術復興島嶼

家居廊elledeco 發佈 2022-05-20T19:50:40.520510+00:00

三年一期,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如期開展。此次共有來自33個國家的184組藝術家,214件作品參與。安藤忠雄、草間彌生、杉本博司等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都拿出了作品。今年依然面臨很多挑戰:藝術家無法來日本,作品製作進度放緩;小島高齡人群多,經濟發展緩慢…...

三年一期,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如期開展。此次共有來自33個國家的184組藝術家,214件作品參與。安藤忠雄、草間彌生、杉本博司等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都拿出了作品。

今年依然面臨很多挑戰:藝術家無法來日本,作品製作進度放緩;小島高齡人群多,經濟發展緩慢…...在大小島嶼上,我們好奇一些新變化,DECO邀請了東京脫線時間播客的主播蓓蓓 ,一起來看看:打著「海洋復興」的旗號,島嶼們完成了多少最初目標?在當下,參展作品、藝術祭的質量會受到哪些影響?

蓓蓓

播客《東京脫線時間》主播之一

也叫「周三」,現居東京

關注城市的每一點新變化

直島擁有許多大師級作品,此次藝術祭,安藤忠雄、草間彌生和杉本博司都帶來了重磅作品。其中,新場館Valley Gallery由草間彌生和安藤忠雄以及日本藝術家小澤剛共同參與。杉本博司則帶來了他經過多年創作累積成的作品《時間的迴廊》。

草間彌生 《納西瑟斯的庭園》

地點:直島

位置:Valley Gallery內

Valley Gallery區域面積不大,與李禹煥美術館相鄰,它選址山谷間,被稱為「神境一樣的山谷」。但我來到現場,發現區域實際有兩個部分,前庭的自然風景和隱藏在深處的Valley Gallery建築本體。

Valley Gallery建築外立面

從入口進入,首先見到一片開闊的田地,草間彌生的作品《納西瑟斯的庭園》就在前方池塘。上百個銀白鋼球聚集在一端,風起時,鋼球隨風而動,嘭嘭地發出有節奏的聲音。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瑟斯,因自戀愛上了自己,幻化成水仙花。

草間彌生《納西瑟斯的庭園》+小澤剛《爐渣釋迦88》

而人走到作品跟前,會看到鋼球上映出自己的影像,重重疊疊,密密麻麻。拾階而上,矮樹下依序排布的幾十個銀白色鋼球。長道盡頭,銀白鋼球散放在台階上,背過身,一個空間中央的小隔間,數百個鋼球擠滿了空間。

草間彌生《納西瑟斯的庭園》

這件作品最早在1966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放在安藤忠雄慣用的清水混凝土中,銀白鋼球呈現尖銳、冰冷的質感。

小澤剛 《爐渣釋迦88》

地點:直島

位置:Valley Gallery內

此外,Valley Gallery還收入了日本藝術家小澤剛的作品《爐渣釋迦88》。池塘漂浮的近百個鋼球上方,88尊佛像沉默注視,到訪的參觀者很容易就被包裹進靜默的氣場中。

小澤剛《爐渣釋迦88》

展牌上介紹道,「希望來訪者都能感受這樣沉靜的時刻」。

在左邊的山坡上,還有精心培育的花朵和植被,構成庭園景色的一部分,遊人前來,陷入綠色之中,山谷靜默,傳達出奇妙的神性。這也是安藤忠雄在直島設計的第9個建築。

草間彌生《納西瑟斯的庭園》

Valley Gallery展現了安藤忠雄注重建築需要融合環境的想法。這一不大的庭園中,無論是樹木、花朵或者是風,Valley Gallery畫廊都融入了自然環境。在建築內部,參觀者也可以看到半開放屋頂,見到風、雨水、晴空與人一起,共享屋內的藝術作品。

杉本博司《玻璃茶室閒鳥庵》

地點:直島

位置:Benesse House Museum附近

杉本博司擴展了Benesse酒店樓下的展覽空間,《玻璃茶室閒鳥庵》搬來,永久放置在室外。白天,遊人可進入展覽空間觀賞,夜晚,這裡則變為住客的休息空間——換句話說,住在Benesse,從今往後,白天夜晚都可以看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玻璃茶室閒鳥庵》

茶室騰空水池之上,外圈是更大的池塘。面朝大海,居於庭園之中,無論從何種角度看,外部壯大的景色都成為了茶室的一部分。

玻璃盒子、木門、長長的玻璃走道......杉本博司最初完成《玻璃茶室閒鳥庵》時,覺得它很像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畫。參與藝術祭的人可以喝到限定的三種茶:來自京都的抹茶,來自香川的煎茶,以及紅茶,配以點心。遊人不能進入茶室,玻璃盒子變成了有距離的展品——人們只能遠遠地看,遠遠地想像。

作品展示了藝術家長久以來對於時間的思考。沒有人把茶室做成一個通體純粹的盒子,玻璃茶室中展示出了有意思的提問——把外界最大程度地去除掉,儀式會變成什麼樣?在海景、山景、天空和透明茶室的景色之中,觀看者也能從作品中獲得開闊且安定的精神感受。

除了重磅藝術家作品,一些新晉藝術家的作品也被展示於不同島嶼上,持續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發聲。

南條嘉毅《幻像之海》

地點:沙彌島

南條嘉毅《幻像之海》

南條嘉毅改造了沙彌島上的傳統房屋,在黑色的空間中用泥沙、地層和影像,展示出沙彌島地層變遷的歷史。展覽空間不大,但音樂與影像、裝置都渾然一體。

Leonid Tishkov

《The way to the moon》

地點:沙彌島

俄羅斯藝術家Leonid Tishkov改造了沙彌島上過去的小學校舍,以月亮為意象,構造了一個與宇宙、生死、航行相關的作品。觀眾在教室等處遊走時,想像自己前往宇宙,展開一場遠行。從室外的月亮雕刻的窗戶朝外看,看得見學校與瀨戶內海。

大川友希《打結的家》

地點:女木島

靠近直島的女木島上,藝術家大川友希收集了當地住民的二手衣物,結成繩索懸掛在房子上,完成了作品《打結的家》。這裡在未來,也會變成以「二手循環」為概念的小商店。

大川友希《結ぶ家》

Heather B.Swann + Nonda Katsalidis

《看得見海的地方》

地點:豐島

圖片出處: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官方網站

在豐島的甲生港口,海岸邊放上了藝術家Heather B.Swann + Nonda Katsalidis的作品《看得見海的地方》。甲生港口比起豐島美術館所在的唐櫃港,藝術作品較少,但景色絕佳,能望見瀨戶內海上大大小小的島嶼。唯一的缺點是離其他主要藝術作品較遠,對於一天來回的遊客,不一定有時間將其納入計劃。

Heather B.Swann + Nonda Katsalidis作品《看得見海的地方》

小筱順子《POROPORO》

地點:小豆島

小豆島上也新增不少重磅作品,日本的服裝設計師小筱順子的作品《POROPORO》,採用3D 技術,以圓作結,呈現兩極之美,表現人類的理性與自然的波紋。

小筱順子《PORPORO》-官網

福武House Asia Gallery,展出了Benesse近年新收藏的亞洲現代美術作品以及獲得Benesse獎的作品。獲得2020年日產藝術大賞的中國旅日藝術家潘逸舟的作品這次也陳列其中。小豆島的作品,成為了參觀者需要花超過一天時間才能遊玩到七八成的島嶼。

除了新增作品,我也前往了一些島嶼,去觀察過往藝術祭的作品現在的樣子。畢竟,藝術祭的主題多年以來一直叫做「海洋的復興」,它真的有給當地帶來更多的改變嗎?

在直島上,我看到三分一博志的建築,也許是一個答案。三分一博志花費兩年在直島實地調查,發現在以前,家家戶戶使用古老的水井。近代之後,這樣的方式逐漸廢除。就此產生靈感,他取材水井,他修建的直島町民會館,不僅提供了寬闊的活動空間,也設置了巧妙的用水系統。水可以在颱風、地震等緊急情況正常使用。

2016年公開的這件作品,承載過島民的多種活動。人們在這裡打羽毛球、看傳統藝術表演,也辦過很多交流活動。公共空間裡幫助這裡的居民形成更緊密的社群。

三分一博志《直島町民會館》 地點:直島

前去町民會館的下午,幾乎沒有遊客,幾個小孩在會館中心玩著水,又在走道間四處奔跑。町民會館成為他們的樂園。我注意到用水系統,旁邊緊貼著災害避難用水解說圖。這座六年前的場館,變成了町民生活中紮實的一部分。就像在其中奔跑的小孩,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是名建築師的作品,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好玩,就是它存在的意義。

當然,每個島嶼都有自己的疑問。總人口僅有132人的男木島,高齡化嚴重,疫情下,阻斷外界來的傳播是萬全之策,但島嶼需要經濟,前來觀展的遊客能夠帶去消費。今年男木島迎來了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島民的不安,需要當地人和遊客共同去擔負。而直島、豐島、小豆島這些相對較大的離島,疫情之下,許多原本計劃移住當地的人口也被阻攔在外。如何在這種背景下持續發展和活躍,這一課題還在等待解決方法。

在島上,我觀察到一個現象——藉助多年藝術祭,這些大的島嶼開了不少新店鋪,但遇上疫情,部分關閉在繁華區域的飲食店、小店,仍未恢復營業。

離開前,我選擇去犬島植物園看看。這裡由妹島和世設計,本想看看植物,但進門先看見一群動物在飛奔。各種顏色的雞走來走去,鳥也在籠子裡叫得歡快。原來植物園又迎來一年換季,島民們正在認真耕種,生機盎然。

原來觀賞性對於這些藝術作品來說,不一定占第一位,先有了島嶼的問題,進而有了作品的構想,最終,這些藝術作品,也給社會課題提供解決辦法。藝術作品不僅有一瞬的奪目,更需要經過時間,給人們帶來療愈和希望。

在壯大的海景和山色之中,事前看了多少材料,也不及置身於作品前獲得的啟發和感動。就算過了瀨戶內海藝術祭,許多作品也會繼續放置下去,而這些島嶼,確確實實因為藝術作品,在過去和未來,都成為了特別的景觀之處。我還會期待秋天再去看它。

在接下來的夏、秋會期,有一些作品會陸續開放,這些也可以成為看點:

上下拉動翻看

三分一博志The Naoshima Plan

地點:直島

位置:直島宮浦港附近

公開時間:

春季(能看骨架)、夏季(不公開)、秋季(完成)

作為《The Naoshima Plan》的一環,建築家三分一博志這次以「住」為主題,改造日本傳統的家屋。作品預定於秋天展出,現在正在緩慢搭建中。春會期也可以前往,剛好能夠看到建築的骨架,和屋外混沌的水。

坂茂+大岩奧斯卡爾

地點:男木島

公開時間:夏季、秋季

坂茂設計的空間與大岩奧斯卡爾所畫的瀨戶內海,隱藏在男木島的居民區。

《新建築 House Project》

地點:小豆島

公開時間:夏季、秋季

新建築House Project 改造小豆島上閒置民家的作品,這是他們的項目繼東京、京都之後的第三個項目展示點,未來也會有更多的活動在這裡舉辦。

秋季限定公開的四座島嶼:本島、高見島、粟島、伊吹島

Manal AlDowayan《浜辺的歌》

地點:伊吹島

公開時間:秋季

以阿拉伯灣文化中女性在海灘上等待水手歸來的傳統以及瀨戶內海文化中女性的生活為線索,探討了海洋與婦女之間的關係。

看完DECO分享的瀨戶內海藝術祭,你最喜歡哪一個作品?哪個國際藝術季最令你期待?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份時髦商店好禮哦!

監製 | Sugar 文、攝影 | 周三 設計 | yuun 編輯 | 冷麵

部分圖片來自瀨戶內海藝術祭官方、Benesse、宮脇慎太郎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轉載、投稿方式。

我在瀨戶內藝術祭,拍了很多奇怪的照片

放慢腳步,回歸鄉村的年輕人們自在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