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與古泗州、虹縣區域史考

鄉土泗州 發佈 2022-05-23T14:29:34.274756+00:00

然而,泗洪縣的前身,在行政建置和區域境界方面的歷史變遷情況,群眾中有各種傳說,或不知所以。泗洪現在的區域範圍內,與古泗州、虹縣、虹鄉之間,比較準確的區域境界到底怎樣?

泗洪與古泗州、虹縣區域史考

陸預慶

歲月的推移,歷史的發展,在淮北平原,解放後相應地建立起一座新興的縣城一一泗洪。然而,泗洪縣的前身,在行政建置和區域境界方面的歷史變遷情況,群眾中有各種傳說,或不知所以。現在的泗洪,是不是古之虹縣所轄?或即古泗州之虹鄉?泗洪現在的區域範圍內,與古泗州、虹縣、虹鄉之間,比較準確的區域境界到底怎樣?這是今之泗洪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很想知道的歷史情況。現以《泗虹合志》有關史料為主要依據,作一點淺析。


一、古泗州

「古泗州於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裁虹歸泗後,轄三縣:盱眙、天長、五河。其泗虹兩境,共有十三萬六千一百四十一戶,人口五十八萬八千一百一十二人。」

《泗虹合志》卷五、三頁

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關於保甲情況的記載:《泗虹合志》卷二、十九頁雲:「泗州並舊虹於光緒十二年,匯投保甲冊,為保共一百二十一;…為牌共六千六百零四。遵照章程,十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各鄉所轄保數不等。當時關於保甲制的記載比較具體。但保甲制究竟起於何時,待考。然而,各鄉保名稱與地名有關,而地名又足以考證地形位置。從而比較清楚地辯別歷史的區域境界。泗州當時包括虹鄉在內,共有八個鄉。即:在城鄉、招賢鄉、仁信鄉、掛劍鄉、辛安鄉、淮安鄉、青陽鄉、虹鄉等。共有一百二十一個保。現將當時的鄉保名稱開列於後(注),以資考證:

在城鄉所轄有陵前、陵後、管公店、鮑家集、黃莊等保;

招賢鄉所轄有招四、招五、招六、招七、鐵佛寺、瓦黃崗、陳家店、周家沖、宗家鋪等保;

仁信鄉所轄有上塘集、竇家沖、湖泊罔(現屬安徽省嘉山縣)等保;

掛劍鄉所轄有城二頭、青陽北等保;

辛安鄉所轄有半城、臨淮(上兩地現屬洪澤縣)、歡墩、田集等保;

淮安鄉所轄有馮鐵營、沈集、大莊等保;

青陽鄉所轄有青陽鎮、青陽西、青陽南、石集、車門山、馬公店等保;

虹鄉所轄有王家集、老鸛巷、楊莊集、秦橋東、秦橋西、秦橋中等保。

根據上述各鄉及其所轄各保的名稱,可以看出:古泗州、虹縣的行政區劃和所轄大體範圍,對照《江蘇省泗洪縣地名錄》(刊刻於1983年1月)所訂的地名和泗洪境內現在的地形,基本相近,古州和虹縣的境界比較清楚。

又根據《泗虹合志》圖考(卷一、五頁),當時的泗州,東北與桃源縣的金鎖鎮交界;東南與清河縣交界;南與盱眙縣交界;西南與五河縣交界;西北與靈壁、睢寧交界;北與宿遷交界。可見現泗洪的位置在古泗州的中心。


二、古虹縣(即虹鄉)

古虹縣,早稱夏邱。因堯封禹為夏伯於此得名。自古屬徐州。春秋屬宋、戰國屬楚、漢朝封紅陽侯於此,,改夏邱為紅陽縣,後訛「紅」為「虹」。唐朝屬宿州,虹縣由此得名。早虹縣故城在今安徽五河縣西,東晉廢。唐為夏邱故城。後裁虹歸泗。

《泗虹合志》卷二、十五頁雲:「泗既並虹為治,凡山川祠廟,俱依新州核正。而邑里仍舊何也?按州自移建以來,民人之在泗者,日東里;在虹者,日西里;吏役亦如之。……」

這就證明了,裁虹歸泗後行政區劃並未打亂,古泗州在東,虹鄉在西。今泗洪的絕大部分區域不在虹縣(即虹鄉)的範圍,而在古泗州境內。

三、古泗州和古虹縣的遷城與變置

據《泗州志》:泗自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舊治沉沒,無城池者數十年。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建署於盱山之麓。據《泗虹合志》:「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用安撫閔議(注:安撫閔指安徽巡撫閔鶚元),裁虹歸泗。今泗城即虹城。」(卷二、四頁)

「……前任督臣,以州治寄寓盱境,遠隔河湖,聲息難通。或議於雙溝建城,或議於鮑家集設治,迄無定局。…」(卷十七、十七頁)

「虹縣故城在五河縣西,漢置虹縣屬沛郡;後漢曰虹縣屬沛國;東晉廢。梁置貢城後魏復虹城,亦曰絳城。」(卷二、二十八頁)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於今縣南百里故虹城,重置虹縣屬仁州;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移於夏邱城,而故城廢。」(卷二、二十八頁)

從摘錄的上述歷史資料證明,古虹縣建置和縣城興廢,幾經歷史變遷,記載得很清楚;古虹縣的實際範圍,即今安徽省泗縣的大體範圍和五河縣的一部分;古泗州沉沒於水後,為了遷治建城,前後輾轉了九十七年之久(公元1680——1777年),始裁虹歸泗,移治虹城,於是虹城就成為古泗州城,也即今之安徽省泗縣城的前身。

綜析上述史料,現泗洪所轄區城,絕大部分屬泗州,是地處古泗州之腹地;而只有現在的車門鄉、魏營鄉、上塘鄉、峰山鄉、天崗湖鄉等西南一部分邊緣地區屬古虹縣(即虹鄉)。現有泗洪即虹縣,或即安徽省泗縣之虹鄉,青陽鎮即虹鄉所轄等傳說,上述歷史資料是可以澄清這些訛傳的。

以上考析,如有不妥請指正。

注:各鄉保的名稱中,與泗洪區域關係不大的從略,故所述保名數,少於保的總數。

本文轉自《泗洪文史資料》第四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