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祁陽紅壤站:致力農田變「良田」致敬袁隆平精神

紅網永州站 發佈 2022-05-25T13:58:24.069596+00:00

在中國農科院祁陽紅壤站這塊用於南方水田改良研究的定位實驗田裡,今年種下的雜交水稻已進入分櫱期,農學博士黃晶帶領科研人員正忙著測量禾苗高度、查看分櫱數量,取樣分析各種用肥組合,對水稻生長的影響,提出解決辦法。

紅網時刻新聞5月22日訊(通訊員 鄭宏)2022年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他在生前曾表示,高產水稻需要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的「四良」配套。為打好「良田」這個基礎,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的科研工作者們先後攻克南方紅壤地區水稻「坐秋」、水稻缺鋅「僵苗」、紅壤酸化防治等重大難題,讓廣袤農田變成「良田」。

在中國農科院祁陽紅壤站這塊用於南方水田改良研究的定位實驗田裡,今年種下的雜交水稻已進入分櫱期,農學博士黃晶帶領科研人員正忙著測量禾苗高度、查看分櫱數量,取樣分析各種用肥組合,對水稻生長的影響,提出解決辦法。

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副研究員黃晶介紹,基於定位監測實驗結果篩選科學、合理的施肥耕作措施,實現土壤肥力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藏糧於地。

2006年,袁隆平院士為致力於南方紅壤低產改良的中國農科院祁陽站題詞,點讚他們執著奮鬥、情系三農的奉獻精神。祁陽紅壤站科研團隊針對紅壤雙季稻田單產下降、土壤養分不均衡、有機質提升慢等生產問題,採用綠肥、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等措施,提出了高產田和養分富餘田保育技術和中低產田培肥改良技術,畝平均增產60公斤左右。2021年,「紅壤雙季稻田地力提升機制與關鍵技術」榮獲中國農業科學院傑出科技創新獎。

黃晶表示:「我們一定要傳承袁隆平精神,更好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實現水稻豐產、穩產,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