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為了去買藥?利潤驚人,成為朱棣的錢袋子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2-05-26T01:34:32.351653+00:00

「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

「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這是孫中山先生對著名航海家鄭和的評價。

今人皆知鄭和七下西洋,是15世紀世界航海史第一人。梁啓超先生曾說:「前有司馬遷,後有鄭和,皆國史之光也。」

其實,《明史》對鄭和評價不高,僅留700餘字小傳,雖稱「明初盛事」,不及家世,連何為「三保太監」亦無解。清代正史也極少提及鄭和,直到清末民初,受西方史學影響,鄭和才「熱」起來。

與「鄭和熱」相伴,是長期流傳的一個刻板印象:下西洋「無利可圖,勞民傷財」,屬於「炫耀性的遠航」,因財政負擔太大,被罷是早晚的事。

其實,鄭和下西洋有明確的經濟目標,每次遠航均獲利甚豐。明成祖朱棣頻繁派鄭和下西洋,特別是前三次,幾乎剛回來便出發,似有彌補財政虧空之意。只因明朝貨幣日漸疲軟,到明孝宗時,才成虧損之舉。

「鄭和式貿易」有一個副產品,此前胡椒被視為藥材,因「下西洋」帶回大量胡椒,使它成了調味料。那麼,鄭和為什麼要帶回這麼多胡椒呢?除了買胡椒,鄭和還買了什麼?據史料載,鄭和曾一次帶180名醫生、醫士下「西洋」,當時明軍幾千人才配一醫生,鄭和船隊(一般認為是2.7萬人)為何超標這麼多?

看似細節處,藏著大文章。

(明)仇英《職貢圖》(局部)

鄭和為什麼叫三保太監?

史書對鄭和的記錄模糊,不錄生卒年,亦不談其家世。清初查慎行《人海記》竟稱:「鄭和……朝鮮人。」明人史仲彬在《致身錄》中記:「(鄭)和為咸陽之裔,夷種也。」民國時,發現了鄭和為父親立的碑,記為「公字哈只,姓馬氏,世為雲南昆陽州人……子男二人,長文銘,次和;女四人。」

根據這些記錄,可知鄭和祖先是中亞人,原籍不花剌(今屬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六世祖賽典赤·瞻思丁是忽必烈時名臣,封咸陽王,鎮守雲南。

鄭和的父親名米里金,曾到麥加朝聖,被尊稱為「哈只」。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攻下昆陽,米里金死難,鄭和被俘。因相貌清秀,12歲時被閹割,養於燕王府(即朱棣)。

明初盛行「去元化」,鄭和在碑上只敢稱他父親為「哈只」,不敢提真名。

鄭和又稱「三保太監」,源出紛紜:

其一,明郎瑛在《七修類稿》中稱:「鄭和舊名三保。」無據。

其二,明嚴從簡在《殊域周咨錄》稱:「西洋似尊鄭和、王景弘、侯顯等為三太保故耶?」太保是輔佐太子的高官,正一品,明代僅一人當過太保。不過,民間稱江湖好漢為十三太保。鄭和、王景弘、侯顯是下西洋的主管,不大可能被稱為太保。

其三,鄭和信佛,佛教中佛寶、法寶、僧寶並稱三寶,但鄭和法名福善,不是三寶。

其四,《鄭和家譜》稱:「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公(指鄭和)三保太監。」但鄭和的官職是「欽差總兵太監」「正使太監」。

其五,鄭和歷任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後人傳為「三保太監」,亦無據。

為什麼帶那麼多醫士?

「鄭和下西洋」能賺多少錢?

這要從明初海禁說起,朱元璋認為「海外諸夷多詐,絕其往來」,違令者「按察司論當棄市」,且「禁民間用番香番貨」,「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寘(音如置,意為放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鬻,其見有者,限以三月銷盡,三個月外仍前存留販賣者,處以重罪」。

自唐代起,中原與中亞香藥貿易不斷,香藥已融入日常生活中,用來治病、防疫、室內消毒、祛除潮氣等,東南亞諸國亦仰仗明朝的購買力。禁斷後,香藥價格飆升,各國怨聲載道。民間香藥貿易衰敗,正是官商入市的好時機。

鄭和下西洋時,最多一次配180名醫者、醫士,每150名船員即有一人,而明代邊關衛每1120至5600名士兵才配一醫士。鄭和船隊成員90%來自衛所,該配置未免太豪。其實,明代醫士主要負責藥物,較少看病。鄭和帶醫士下西洋,是為買藥,不是船員福利。

「鄭和貿易」的利潤驚人。

據《明會典》,鄭和帶去的青花白瓷盤,每個在南洋能賣500貫,碗賣300貫,可成本才幾十文。在蘇門答剌國,100斤胡椒只值1兩白銀,帶回明朝,每斤能賣10兩至20兩。彼此差價都在千倍以上。

唐宋進口香藥多是乳香,鄭和多採購胡椒,以胡椒易乳香,因胡椒差價大,利潤也大。當時東南亞多龍涎香,「貨於蘇門答剌市,官稱一兩,用彼國金錢十二個,一斤該金錢一百九十二個,准中國銅錢九千個」,鄭和嫌貴,不予採購。

此外,當時東南亞諸國均接受明朝紙幣。

大明寶鈔

胡椒被「強制推廣」

大量胡椒被運回後,鄭和不用擔心銷路。

明朝一度將胡椒折算成官員工資,甚至每斤折100兩白銀,官員叫苦,卻不擾民間,名臣丘濬說:「今朝廷每歲,恆以番夷所貢椒木折支京官常俸,夫然,不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是亦足國用之一端也。其視前代算間架總制錢之類,濫取於民者,豈不猶賢乎哉。」

除「鄭和貿易」,東南亞各國藉口「進貢」,也將大量胡椒販入中國。明代之前,胡椒是藥,只有皇家、高官用來烹飪,很少被寫入菜譜,經這一輪「強制推廣」,明代幾乎所有菜譜書籍都記有胡椒菜。

既然「鄭和貿易」有利可圖,為何史書卻認為「浮海下西洋」是為「蹤跡建文」?

其實,歷代史家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畢竟找建文帝不必去7次,這可能是朱棣的一個障眼法。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帶回胡椒,發給監造皇宮的官員當獎金,收到奇效後,胡椒貿易迅猛發展。

作為皇帝的私人財源,外界很難了解運作的細節。朱棣時,明朝紙幣風行東南亞,換回大量黃金、白銀,但紙幣以國家實力為擔保,鄭和的大航海事業被中斷後,加上明朝軍事實力下降,特別是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俘,明朝紙幣在海內和海外均嚴重貶值,只值票面的十分之一。

明景泰四年(1453 年)時,一斤蘇木價至5至8分銀,而明廷購入價是7分,已無利潤可言,這讓後人產生誤會,以為鄭和「賠本賺吆喝」。可朱棣花銷驚人,如果不是鄭和賺錢來養,怎能撐下來?

成了朱棣的鐵班底

諸說皆不可靠,則「三保」何來?

學者吳之邨在《鄭和「三保」名號考》中指出,「三保」實為「薩薄」,梵語,意「眾商」,唐政府在駐唐波斯人中設「薩寶」一職,管理貿易,「薩寶」猶言「商隊首領」。鄭和先祖可能是西域胡商,宋代舉族內遷,但「薩寶」的胡號世代相傳,後訛為「三保」。不僅鄭和被稱為「三保」,他的父親、爺爺等也都是「三保」。

鄭和本姓馬,成年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行如虎步,聲音洪亮」,被朱棣視為親信。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密令北平布政使張柄與都指揮使謝貴逮捕燕王,二人帶兵包圍燕王府,鄭和與800壯士日夜守衛,最終殺了張、謝。

「靖難之役」時,鄭和屢立奇功,特別是「滹沱河之戰」,朱棣身邊僅剩十餘騎,便有鄭和。朱棣登基第二年,特書「鄭」字賜姓。

朱棣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上台後屢對北元用兵,且興建無度,「工役之繁,自營造兩京宗廟、宮殿、闊門、王邸,采木、陶璧、工匠造作,以萬萬計」。吏部尚書林瀚抱怨:「兩畿頻年凶災,困於百役,窮愁怨嘆。山、陝供億軍興,雲南、廣東西徵發剿叛。山東、河南、湖廣、四川、江西興造王邸,財力不贍。浙江、福建辦物料,視舊日增多。庫藏空匱,不可不慮。」

可「帝(指朱棣)皆納其言,然不能盡從也」,營造北京,直到1420年才基本結束。此外,還在南京營建大報恩寺,16年才完工。

「下西洋」是去找財路

朱棣為何這麼拼?學者商傳認為,可能與其身體欠佳相關。洪武十九年(1386年),27歲的朱棣患了「瘕」(音如假),差點病死。《明史》記錄稱,御醫戴思恭問燕王有何嗜好,朱棣答以愛吃生芹菜,戴思恭遂「投一劑,夜暴下,皆細蝗也」。可能是有寄生蟲。

登基不久,48的朱棣常感雙腿痹弱不支,自稱是風濕,他說:「我北征出塞,動至經年,為陰寒所侵而至。」不過,商傳先生發現,在《朝鮮李朝實錄》中有這樣一條史料:因「魚呂之案」(宮人魚、呂二氏「對食」,牽連出後宮陰謀),多名宮人被殺,有宮女臨刑罵道:「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即太監),何咎之有?」可見,朱棣喪失了生育能力,不到30歲,便再無子嗣。

朱棣是病夫治國,生理病痛讓他產生了「人生苦短,努力奮發,青史留名」的想法。

據商傳先生鉤沉:「即使不曾出征出巡的時候,也總是忙碌無暇地臨朝問政。成祖有晚讀的習慣,每到夜深人靜之時,便秉燭而讀,披閱州郡圖籍,將應辦之事記錄下來。有時睡到半夜,忽然想到需辦之事,也立即起身,喚人記錄下來備忘。有時往往徹夜不眠。」

明成祖朱棣畫像

好大喜功,興造太多,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朱棣必須找財路,「鄭和下西洋」很可能就是朱棣的錢袋子。以修大報恩寺為例,據明代王士性的《廣志繹》記:「三寶太監鄭和西洋回,剩金錢百餘萬,乃勅侍郎黃立恭建之(指大報恩寺)。」而「剩金錢百餘萬」,可能是經營收入。

「醫藥大交換」造福人類

從梁啓超起,便有不少文人扼腕,以為鄭和事業不斷,中華文明或早已完成現代化。但歷史不能假設,鄭和的失敗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法國學者麥里筱指出,哥倫布啟航時,大腦里先驗地擁有一種觀念——地球是圓的,這來自古希臘理性傳統。而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是天圓地方和渾天說。

天圓地方認為中國是天下中心,周邊都是水。渾天說則認為宇宙像雞蛋,「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周圍是空氣和水。二說都認為大陸之外只有水和小島,不知道繞地球一圈會回到原地。

如果覺得自己是中心,即使看到了別的島嶼,也會覺得它們是邊緣的、不重要的、可有可無的,到達這些島,最好沿著大陸線航行,而不是穿越海洋。這種農耕文化形成的錯覺,輔以「自圓其說」的虛假邏輯,成了人類理性的枷鎖,鄭和本人尚未突破,何況後來者?

不過,與當時西方船員患熱病的死亡率高達60%相比,鄭和船隊病死率低,體現了驚人的航海醫學水準。一方面,鄭和出航前,隨船帶300多種中藥;另一方面,鄭和船員普遍飲茶,茶能補充維生素C,還是優質消炎藥,且能保證飲水衛生。

鄭和航海圖(局部)

鄭和對中醫走出去也有突出貢獻,據清代陳倫炯《南洋記》:「暹羅(今泰國)番病,每向三寶求藥,無以濟施,藥投之溪,令其水浴,至今番人唐人,尚以浴溪澆水為治病。」此外,鄭和還帶回大量西洋藥物,很多被記錄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責編:沈灃)

可以說,「下西洋」是人類史上的一次「醫藥大交換」。(責編:沈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