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為一名65歲女性實施「全胸腔鏡下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

河南公共頻道健康同行 發佈 2022-06-09T14:31:10.870525+00:00

(通訊員:邢永田)近日,在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程兆雲的帶領下、王聖副主任醫師、麻醉科宋志冰等專家聯合為一名65歲女性成功實施了全胸腔鏡下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這次手術是一次成功的開創性探索,屬全國首例。這位患者姓高,來自北京市豐臺區。

(通訊員:邢永田)近日,在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程兆雲的帶領下、王聖副主任醫師、麻醉科宋志冰等專家聯合為一名65歲女性成功實施了全胸腔鏡下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這次手術是一次成功的開創性探索,屬全國首例。

這位患者姓高,來自北京市豐臺區。2008年,高女士因「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合併冠心病」,在北京醫院接受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換+冠狀動脈搭橋術」,術後規律服藥,效果良好。 這樣良好的狀態保持了14年。

2022年1月,高女士在活動後出現胸悶、氣短、乏力等不適,並且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症狀迅速加重。在當地醫院行心臟彩超檢查,被診斷為二尖瓣生物瓣膜毀損並重度返流。

高女士隨即住院,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雖有所改善,但仍有反覆胸悶、活動耐量顯著下降、夜間睡覺不能平臥等不適症狀。經多方打聽諮詢,慕名來到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

王聖副主任醫師接診後便對老人進行詳細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除了明確有二尖瓣生物瓣毀損伴重度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肺動脈高壓等病症外,其心功能已惡化為IV級,處於心衰狀態。 考慮到患者的心衰狀況為二尖瓣生物瓣毀損並重度返流引起,要糾正高女士的心衰狀態,必須儘快再次手術,對病變二尖瓣進行干預。 但是,要想實施手術難度非常高! 高齡、肺動脈高壓、二尖瓣生物瓣置換+冠狀動脈搭橋術後的心包腔廣泛黏連…… 一個又一個挑戰,擺在專家們面前。

程兆雲教授、王聖副主任醫師會同陳現傑,朱喜亮等醫生,邀請麻醉科、心臟外科重症監護室、體外循環科等進行多學科團隊會診,研究討論手術方案和治療策略。 如果採取傳統開胸術式,需要拆除原有二尖瓣生物瓣,再重新植入新的人工瓣膜,操作複雜、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出血多,整體風險極高。所以,這個選項不是最優。 困難面前,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微創「瓣中瓣」技術。這個技術非常成熟,是個可選項。 但是,評估術前CT檢查等綜合指標,專家們發現,如果行「經心尖路徑的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原有的生物瓣瓣葉,有造成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高風險。因此本方案也行不通。

那麼,能不能通過胸腔鏡的方法,實施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 這個想法讓專家們眼前一亮。 經過深入研討、手術推演,程兆雲教授、王聖副主任醫師等專家一致認可,此術式是解決高女士問題的最優選項。

在程兆雲教授指導下,王聖副主任醫師帶領麻醉醫生宋志冰、體外循環師王順奎、超聲醫師王瑩、手術室護士雷健、田星月等,為高女士實施「全胸腔鏡下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 專家們精準操作,探查發現,原有二尖瓣生物瓣的三瓣葉均有增厚,前瓣瓣葉部分鈣化活動度差,對合不良,瓣口狹窄並關閉不全。

隨著手術刀的遊走,專家們切除了原有生物瓣三個瓣葉,經左房準確定位後,順利植入二尖瓣瓣中瓣系統。注水試驗發現,二尖瓣瓣葉對合良好,術前的返流已完全消失。

復溫、體外補鉀後,心臟恢復自律跳動,手術獲得圓滿成功。

術後評估,新植入介入瓣膜功能良好,瓣環內及瓣環外均只有微量返流,左室流出道通暢,無梗阻。

目前,患者已經由監護室轉回病房,即將康復出院。

王聖副主任醫師介紹,該手術突破了高齡、肺動脈高壓等多個禁忌,把高齡、危重心臟瓣膜疾病的手術治療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程兆雲教授介紹,這項術式的開展,是一次開創性的探索,需要術者同時掌握全胸腔鏡技術和介入瓣膜技術才能完成。事實證明,該方式是安全有效可行的,為患者解決根本問題,為同道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