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地安慶:黃梅調創始人阮自華與桐城歌

歷史橫縱 發佈 2022-06-15T21:59:31.251500+00:00

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介紹:桐城歌是起源於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歌調,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

(作者:項結權)

桐城歌是起源於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歌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介紹:桐城歌是起源於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歌調,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明代桐城時興歌(情歌)流布於湖北黃梅一帶和江浙吳語地區,以獨特的七言五句體式、婉轉凝練的語言、優美動聽的曲調著稱,在流行地廣泛傳唱乃至刊布成帙。桐城歌是安徽歌謠盛行時期的主要民歌,其影響遍及湘、鄂、贛數省和浙西地區,對黃梅戲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桐城歌」在明末時期的傳播與一個人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他就是被後人稱為「黃梅調」鼻祖的阮自華。

阮自華(1562-1637),字堅之,號澹宇。祖籍桐城藕山,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後遷居安慶,並在懷寧黃梅山有別業。阮自華阮自華精通音律、擅長度曲,並收集、創作了不少民歌小調。因阮自華祖籍桐城,其收集創作的山歌、小調,有人稱為「桐城歌」,又因其遷居懷寧黃梅山,所收集創作的山歌、小調也被稱為「懷寧調」或「黃梅調」。其早年的詩《假至藕山陽江墅飯畊者》中就有和佃戶「和歌」的記錄:「和歌扣角牛衣下,醉向長林數鸀鶄。」其中「和歌」就是黃梅調早期的「一唱眾和」模式。由於阮自華與沈德符有交遊,所以沈德符《顧曲雜言》「時尚小令」載入了「桐城歌」。

明朝戲曲家馮夢龍的《童痴二弄·山歌》就收錄了阮自華收集、創作的《桐城時興歌》24首。

馮夢龍(1574年—1646年),字猶龍、耳猶、子猶,號龍子猶、茂苑外史、顧曲散人、姑蘇詞奴、平平閣主人等。 中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明朝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 。

馮夢龍出身士大夫家庭,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並稱「吳下三馮」。從小好讀書,原欲應試入仕,然屢試不第,於荼坊酒樓頻繁接觸下層社會,積累了大量民間文學史料。 崇禎三年(1630年)補為貢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訓導。崇禎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壽寧知縣。 崇禎十一年(1638年),任滿致仕回鄉從事著述。

馮夢龍大膽搜集男女情歌,他約在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將搜集來的三百多首山歌編為《童痴二弄·山歌》刊行,《童痴二弄·山歌》凡十卷;卷一至卷四為《私情四句》,卷宗五為《雜詠四句》,卷六為《詠物四句》,卷七為《私情雜體》,都是吳中的徙歌。卷八為《私情長歌》,卷九為《雜詠長歌》,都是吳中的樂歌。卷十為《桐城時興歌》,則是附錄的別地歌。

馮夢龍將《桐城時興歌》列入附錄的別地歌。說明有別於當地流行的山歌,馮夢龍未有往來桐城的記錄,也就是說這些「時興歌」是桐城人傳遞而來。

在馮夢龍的交遊史中,有一位官於桐城的人物:劉時俊(?-1629)字恆甫,號勿所,又號夢胥,四川隆昌人,祖籍四川富順,二十六年進士,萬曆二十八年(1600)任安徽廬江知縣。同年,他調任桐城知縣,萬曆二十九年(1601)調任吳江。

劉時俊在桐城期間,接觸了與他同榜進士的阮自華。其二人經常一起交流,阮自華有多所詩寫到了劉時俊,劉時俊在調離桐城之時,阮自華有詩《劉恆甫明府遷令吳通國出祖浮渡山得開字》,劉時俊任吳江令時,阮自華曾與他同游太湖,阮自華詩《汎太湖贈恆甫轉示允肇》。詩題中的允肇,即吳夢暘,也是一位「征歌顧曲」者。可見他們當時談的話題與「歌」有關係。因劉時俊任吳江令期間與馮夢龍有交遊,自然而然,劉時俊將馮夢龍介紹給了阮自華。

其後阮自華與馮夢龍在南京見面,阮自華有詩《七夕徐勛衛集馮二、李八、皮二、餘二天界木末亭夜雨將霽作》,詩題中馮二即馮夢龍,因馮夢龍兄弟三人,其排行二,其餘人物未考。木末亭是南京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始建於明代,位於雨花台東崗之巔。

馮夢龍此次與阮自華見面,對桐城歌傳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馮夢龍在刊行的《童痴二弄·山歌》時,考慮到阮自華在與劉時俊交流的話語:「彼美不可攀,投契忝深韻」(見阮自華詩《汎太湖贈恆甫轉示允肇》),意思是興趣相同,幫點小忙也是應該的,就不要給自己留名了。所以馮夢龍特意將從阮自華那裡獲得的歌曲列入附錄的「別地歌」,也就是突出阮自華所收集歌曲的特色,因阮自華為祖籍桐城,其所收集、創作的歌曲均是當時在桐城及周邊流行的山歌、小調。所以馮夢龍將此些歌曲命名為《桐城時興歌》。

明朝沈德符《顧曲雜言》「時尚小令」載:「嘉、隆間,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

沈德符(1578年-1642年)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沈德符生於明萬曆六年,卒於明崇禎十五年,享年65歲,明代文學家,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沈德符的祖父、父親都是科舉出身,曾任職監司詞林。沈德符自幼生長於北京,曾在國子監讀書。據說他聰敏好學,每天都要讀一寸厚的書籍。他精通音律,熟諳掌故。沈德符所撰《萬曆野獲編》多記萬曆以前的朝章國故,並保存了一些有關戲曲小說的資料。除《野獲編》外,他的著作還有《清權堂集》《敝帚軒剩語》三卷、《顧曲雜言》一卷、《飛鳧語略》一卷,《秦璽始末》一卷。

沈德符為什麼在《顧曲雜言》裡面提及「桐城歌」?是因為他與被稱為「黃梅調鼻祖」的阮自華有交遊:

沈德符《野獲編·外國·冊封琉球》:「在閩時,適福州缺守,阮堅之以司理署篆。」

沈德符《野獲編·督撫·阮中丞被圍》寫了阮鄂(阮自華之父)

阮自華有詩《仲兄、芝生、德符堂屋角又多產園亭和公瑕寄韻》,其中仲兄指的是阮自恆,其資料不詳,芝生未考,德符指的就是沈德符。公瑕,為周天球,南直隸太倉(今屬江蘇)人。明書畫家。隨父遷居蘇州吳縣,從文徵明游,得承其書法,聞名吳中。

桐城歌的詞、曲被桐城文化浸潤,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抒情性,而且動作性特徵明顯,極易作表演性演唱。因此,在早期黃梅戲大小演出劇目中,桐城歌的基因元素比比皆是。黃梅戲《打豬草.對花》《鬧花燈.開門調》《送同年》《苦媳婦自嘆》《天仙配.四贊》《孟姜女送寒衣》《新八折》《三字經》《補背褡》《送綾羅》等都借鑑和引用了桐城歌的詞曲及表演手段。有些如《苦媳婦自嘆》《送同年》《慢趕牛》《新八折》等花腔小調幾乎原封不動將桐城歌搬演於舞台。桐城歌中男女對唱的比興手法在所有黃梅戲傳統劇目中都被加以運用,以至於成為黃梅戲劇目、聲腔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