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在讀的11本中文原創書:假病與神遊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06-17T19:53:15.077564+00:00

這是本月的湃書單,我們推薦這11本中文原創新書,願大家獲得一份內心的清淨。范學輝/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版。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思想新聞中心

暑天宜讀清涼文字。這是本月的湃書單,我們推薦這11本中文原創新書,願大家獲得一份內心的清淨。

《大宋開國》

范學輝/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版

推薦人:鍾源

推薦語:

趁著《夢華錄》熱播,讀讀宋史正當時。《大宋開國》是那種適合花幾個小時一口氣讀完的書,讀完即可對建宋前後的歷史有個大致了解,無縫銜接《夢華錄》劇情。作者范學輝是專業的宋史學者,但寫書一點都不「掉書袋」,極少引用原文,行雲流水、化繁為簡,把各種史料、史論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讀此書時,有一種聽@步軍都虞候 宋史講座的現場之感,非常暢快。雖然這樣的寫作方式難免遮掩了歷史的複雜面向,但作為普及讀物,我覺得尺度拿捏得很好。寫到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作者詳細分析了藩鎮和禁軍的形勢變化、宋太祖的心態、「釋兵權」後的官職調整、制度建設以及其對整個宋朝「文盛武衰」的深遠影響,鞭辟入裡,深入淺出,非常精彩。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

羅志田/著,商務印書館,2021年10月版

推薦人:韓少華

推薦語:

111年前的辛亥革命,締造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那時候多數世界強國還是君主制,主要的共和制國家也就法國、美國等,或許即如這本書的作者羅志田老師所問:「在朝廷並無太多暴戾苛政的情形下,為何會發生革命?清朝何以驟然崩潰,革命何以輕易速成?」

這本書仔細考察了清代的最後十年,「展現清季自上而下的改革怎樣走向自下而上的革命」。試摘錄一節,來自於「別開四千年來一世界」這一章節:「對於朝廷是否真能實行立憲,當年海內外有不同立場、持不同取向之人,對其都不夠信任,惟程度不同,反應也不同。革命黨人的態度特別意味深長,他們一面公開否認朝廷能夠立憲,其實內心對政府有信任,故也常發出『不許』政府立憲的主張,甚至有人承認若立憲成功,革命就沒希望了。這樣,改革的進程本身,就成了對其正當性的論證方式和檢驗手段。若朝廷證明自己真能立憲,則可進入操作層面繼續推進自上而下的改革;若朝廷被『證明』不能立憲,則不論開國會還是革命,都是另一種自下而上的途徑了。」

《漢代的謠言》

呂宗力/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推薦人:黃曉峰

推薦語:

秦漢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部謠言史,《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另一處則記載了傳言「今年祖龍死」。至於秦的滅亡,緣起於吳廣在草叢裡的那一句「大楚興陳勝王」,是眾所周知的。西漢、東漢,此類讖緯、妖言、預言層出不窮。劉秀登基的詔書中,就直接引用讖緯說:「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後來,劉秀命大臣尹敏編讖緯全集,這哥們直接夾帶私貨,「因其闕文增之曰:『君無口,為漢輔。』」用讖緯為自己討官做。

《漢代的謠言》一書作者指出:「這些言論通常被視為虛妄、謬誤、無稽、迷信,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捏造的消息,怪誕不經的邪說,易為有心人利用來誤導、愚民,頗類現代漢語所說的『謠言』。」雖然資料豐富,但尚缺乏系統整理和嚴肅討論。作者為了講上述內容都包含在內,對謠言給出了一個較為寬泛的定義:「一種未經證實但未必虛妄謬誤、主要經口頭傳播(當然也可以文字為載體)的言論信息,經人際溝通、集體參與和廣泛傳播而構建成形。至於謠言的最初版本是否屬無中生有,或謠言原創者(如果有的話)的動機是否故意捏造,並不是本書關注的重點。」(第3頁)在此基礎上,他根據材料中的用詞習慣,將謠言分為流言、訛言、妖言、謠言、讖言、讖謠、政治神話等多個類別。

從作者的論述來看,除了政治神話,其餘的分類差別並不大,在秦漢的律令中,妄言、誹謗,以及非所宜言,都是與妖言並列的嚴重言論罪名,也都具有對上不敬、不利在上位者的性質。作者在辨析之後認為,「四種可以入罪的言論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有相當高的同質性,都屬於違逆上意的大不敬罪。」特別是「非所宜言」像個大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42頁)所以,一則傳言,被視為「妖言」還是「謠言」,其實並不十分講究,端看在上位者的態度。比如,作者指出,東漢「妖言令」的打擊對象,主要是在統治者看來有不良政治意圖或不良政治影響者。換句話說,妖言內容對己有利,即使其言語可能妖異不經,統治當局有時也願意表示寬容。而當一些「妖言」經事實檢驗成為靈驗的「讖言」(通常是對正在當權者有利),原先被下獄、誅殺的案犯往往可以得到平反,甚至敘功。(74頁)

因此,作者的重心在於從新聞傳播學的角度討論這些謠言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社會輿論、社會思潮,以及統治者對此的應對。作者指出:「西漢每到權力結構嚴重失衡之時,或東漢後期政爭激化之時,朝野民間的批評流言就會洶湧而至。而自然災異與社會危機也最易誘發訛言。西漢元成之際,宦官、外戚、朝臣相爭,廢立流言不絕,各地水旱連綿,民情擾攘,訛言紛傳。當社會、政治秩序紊亂,以下犯上的妖言就容易浮現。批判性民謠多針對政策失誤和吏治敗壞,而西漢元成、兩漢之際、東漢末年是民謠傳播的高峰期。讖言、讖謠、政治神話每每出現於政局不穩、改朝換代之際。」(207頁)而從傳播的途徑、方式來看,「非官方渠道謠言信息傳播的高效率,可能與災異或社會政治危機情境中人們的集體焦慮心態有關。在這種語境中,人們的不安全感、恐懼感會以倍數放大,對謠言類信息的需求大增,群體依賴意識增強……謠言信息傳播中人們相互知會、相互刺激、相互慰藉」。(210頁)「一旦妖言走向民眾,進入非官方、非主流傳播渠道,以妖異不經之言欺誑、煽惑眾人,就可能形成對統治者不利的輿論,對統治秩序破壞、威脅極大。所以秦漢當局要以嚴刑峻法,及時封殺妖言。」

另一方面,由於整個社會深信各種形式的謠言,秦漢當局也會動用官方力量,大肆製造讖緯、謠言,為自己統治的合法化加持。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已到最後關頭,他命人偽造大量符瑞,包括數萬首歌謠,營造出獲得廣泛認同的輿論假象。而反王莽的勢力則以「吏民歌吟思漢久矣」,證明人心思漢,新莽將敗。東漢末年,曹魏臣僚向曹丕勸進,論證魏受天命、漢當禪魏的正當性時,除了引述圖讖、符瑞,還必須以「百姓協歌謠之聲」論證「漢氏衰廢,行次已絕」,魏當受命。(89-90頁)正反雙方展開激烈的謠言大戰,也就是輿論大戰。

但這些謠言對普通百姓了解事情的真相可能並無幫助。作者在全書最後指出:「在信息占有極不對稱的傳統社會,不少謠言的始作俑者、推波助瀾者,本身就是『智者』。運作謠言為政治鬥爭武器的,不少也是智者。占有信息最完整、闢謠最力的官府,則往往最熱衷於隱瞞信息、收藏真相。在信息製造、傳播鏈上居於劣勢的弱勢群體,如果完全拒絕傳聞類信息,他們又該從何處獲知他們的處境、了解他們的利益所在,用什麼方式宣洩他們的情緒,宣示他們的訴求呢?」(230頁)

在傳統社會,謠言的起起落落是無解的。

《活在日本的魯迅》

趙京華/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4月版

推薦人:於淑娟

推薦語:

在魯迅逝世13周年的時候,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活在日本的魯迅》關注的是日本的魯迅研究,在思想史、學術史中的魯迅一直活著,而且「東亞魯迅」具有「世界意義」。

首先令我讀進去的是本書首章長篇「導論」。這裡提到,「『二戰』後日本知識界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了一個魯迅逝世逢十幾年的傳統」,那麼日本知識界究竟是如何紀念、討論魯迅的?從1946年到1976年,作者梳理了戰後不同時代下日本思想輿論界對於魯迅的討論,一個非專業的讀者從中即可理解「魯迅」的生命力是超越了空間和時間的。在書的最後,作者講到「東亞魯迅」並未展開更多論述,僅以韓國情況略作了說明,讀到這裡頗有些不滿足,更想了解在韓國、在台灣,甚至是超越東亞範圍的關於魯迅的討論,以及回過頭來再審視和思考在魯迅吶喊的這塊土地上,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

《假病:江南地區一個村落的疾病觀念》

沈燕/著,灕江出版社,2022年4月版

這是一部用田野考察記錄,講述浙江德清一個鄉村村民(主要是她的家庭)對待生老病死的態度和方式,勾勒出地方性醫療知識體系。書名中的「假病」,作者定義為一種相對較「虛」的,更進一步說是某種失序引發的病痛,這種病,村民們會「感覺到種不對勁,而且這種『不對勁』有三個特徵:其一,患病的突然性。這種病以前沒有得過,無緣無故生發出來,並且來勢洶洶,比如小阿姆的胳膊痛、小姑的失眠症。其二,『擰』的病。原本只是小毛病,卻怎麼看都看不好,且不斷復發,比如小姑家小孩的咳嗽、父親的腰痛。其三,就是覺得身體不舒服,究竟何處不舒服,如何不舒服,卻無法說清。母親所謂的身上痛,並不能描述清楚,更多的是用『不舒服』一詞來說明。事實上,這三種情形並不能完全區分開,往往一種病里同時包含著這三個特徵。」(76-78頁)

村民遇到這種不對勁的病,首先考慮的是去湖墩廟小福菩薩、關仙婆(靈媒)那裡諮詢,尋找病因或求仙水。這並不意味著村民對西醫的絕對排斥,而是這種不對勁的病可能是另一個世界即陰間的影響。既然病因來自陰間,那麼治療的辦法也來自陰間,即安撫陰間的鬼魂,使陰陽之間的秩序重新有序。這樣的疾病觀、身體觀,意味著將身體視為小宇宙,而人的一生,也就是小宇宙的運行。作者總結說:「也許對九里村村民來說,『來到人世本身就被視為一種再生』,於是在某種意義上,死亡與出生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經過一個閾限期,通過一定的時間與儀式,才能被新的世界所接納……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葬禮過後還要舉行三朝、七七、百日、三年滿等儀式。在這三年中,近親須一日三餐侍奉亡者,亡者每天也會回家吃飯,直到三年之後亡者在陰間有了戶口,他才算真正成為陰間的『人』。與之相應,嬰兒出生之後要歷經洗三朝、滿月、百祿兒、周歲等儀式才逐漸被接納為村子裡的人。這種從生至死、死而復生的循環模式,表達著人們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宇宙觀。同樣的,與天上明月的陰晴圓缺相關聯,初一是新月、十五是滿月,它們象徵著無盡的開始與結束,於是陰間的鬼魂也就得以在初一、十五重新回到人間,回到生前的家。」(132頁)

所以,我們也許可以這麼理解,作者是以「假病」作為切口,描述九里村的神聖空間和世俗空間的互動關係。當然,這裡的神聖空間並非冥府這麼複雜,而是一個鄉村的村民與祖先之間的人鬼關係。假病只有放在這個關係中去,才能被理解。比如她母親在2012年身上疼痛,但去醫院卻未查出病因,於是去關仙婆那裡諮詢,結果牽出一個靈異的故事:

爺爺死後,因身邊沒錢,便在陰間謀了一份撐船的職業。據說這船叫傷司船,船上待著的都是些沒有後代祭祀的野鬼,這些鬼既沒錢又沒吃的。爺爺的任務是每天撐著船,載著這些鬼到處討飯吃。若有人身體較弱,惹到這些鬼,便會生病。患者可以燒點佛經給這些鬼,如此一來,鬼要到了錢,患者的病也就好了。那天,爺爺撐著船到了我家附近,想著回趟家看看,於是便把船停靠在了後面的這條小水溝里。當然,這條船上還有職位更大的管理者,爺爺只是個撐船的。當時,吳姓小孩正站在水裡電魚,船上的鬼們見了,便把他拉上了船,於是在陽間的他就意外身亡了。等爺爺從家出來,想救回那小孩,已經來不及了。從那時起,吳姓小孩便一直認為他的死是爺爺停了船的緣故。若當時爺爺沒把船停靠在這兒,他便不會橫死,如今也就擺起人家享受天倫之樂了。

吳姓小孩眼看著我們家生活越來越好,爺爺有了兒媳婦,又有了孫女,他心裡更是嫉恨,於是便來捉弄我母親,讓她全身疼痛。關仙時,爺爺還問母親:「他要把你拖上船你不曉得的啊?還好我及時趕到,把你拖了回來。」母親想了想,沒想起來,也許是在夢裡。(64-65頁)

作者在書中講了很多類似的病痛故事,其核心都是人鬼之間的失序。其中既有吳姓小孩的報復,也有去世親人要求定期祭拜、燒佛經,還有孤魂野鬼祟人等。其中最精彩的是第四章,描述她奶奶去世後葬禮的儀式以及後輩通過關仙婆與逝者對話的過程。在村民眼中,生者與逝者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即使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也不能改變這一基本觀念。通過亡人之嘴,作者總結了村民眼中陰間世界是怎樣的存在:首先,是臨死及剛死時候的相關事宜。其次,是亡人們在陰間的日常生活。再次,是陰間與陽間的聯繫。(136-140頁)

如果將這個陰間與古代文獻描述的陰間世界比照,會發現並無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對陰間世界的理解幾千年來並沒有根本的變化。比如村民拜懺燒佛經,換算為陰間的錢,在燒的過程中要防止其他野鬼來搶錢,這在古代筆記中多有記載,只是兌換率和防損耗的方式不同而已,其基本思路並無變化。

作者在第五章介紹了作為九里村神聖空間湖墩廟的各種祭拜活動情況,有意思的是,那裡同時也成為村民特別是中老年婦女的社交場所。神聖空間與世俗空間以日常生活化的方式交集。作者總結說:「村民們從出生、成長,直到死亡,在人生的各個重要階段,都直接或間接與廟產生關聯。可以說,廟的存在使人們了解自己從何處來,該如何順利度過這一生,又將往何處去。廟就像是人生的中轉站,在關鍵時刻給予人停留、思考、決定的時間。」(182頁)

作者的考察,並非羅列這些碎片化的地方性知識,還指從身體感受到的疾痛出發,在病因觀的追尋、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生發出的看待自己身體、看待周圍世界,甚至看待人生的價值觀念體系。它包含著信仰與實踐,最終指向的是向死而生。這裡的「向死而生」有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指村民們觀念中生死共存的世界,具體指生者在日常生活中與祖先、鬼、神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它提醒著人們不可見世界的存在,並告訴人們順利生活的策略;其二指村民們懷抱著對死的希望而生,他們知道死亡終將會來臨,但死亡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生的延續,並且可以在陽間就對死後的生活進行準備。這種向死而生的生活,給予了人們生的希望,同時又賦予了人死的從容。(235-236頁)

作者在最後介紹了近年來流行於大城市的一種心理療法即家庭系統排列,她認為這種治療方式與九里村村民的疾病觀念有很多相似之處。也許作者覺得,在現代化進程中,鄉村神聖空間觀念的逐漸式微之後,會有新一代可以接受的某種轉化方式。也許人類總是能找到解決之道,但我並不樂觀。

《貧窮的質感:王梆的英國觀察》

王梆/著,上海文藝出版社·單讀,2022年4月版

推薦人:龔思量

推薦語:

在閱讀《貧窮的質感:王梆的英國觀察》一書時,我首先感受到的是王梆對於貧窮生活的體驗並非是置身事外的觀察,而是她自己生活的感受。正如她在序言中寫下的:「這本書首先是一個在英生活的memoir(回憶錄),其次才是我對英國社會政治,民生和文化的 observation (觀察)。」對於自2010年起在英國生活,租住過倫敦市中心的廉租房,採訪過養老院的無房老人,曾在保守黨世代為王的選區參加科爾賓的工黨活動,也在疫情期間參加志願團隊幫助孤寡病殘的作者而言,貧窮並非是抽象的描述,而是切實的體驗。

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對於貧窮如何對個人尊嚴造成衝擊的感受。王梆認為,英國是一個極其注重尊嚴的社會:寫信多用敬語,普通人家的前花園往往比後花園修葺得更像皇家花園,做禮拜時永遠穿最好的衣服,慈善店裡的舊衣一定熨燙齊整,像新衣一樣展示,給街頭露宿者的新年禮物也一定要做成漂亮的禮包……但這種尊嚴感也讓人與人之間表露痛苦和困難變得艱難。對此,王梆在播客「螺絲在擰緊」里表示:「你必須說一些非常接地氣的話,『what a patchy day』,然後別人就會從『patchy』,灰濛濛的一種心態來面對你。『Oh, yeah. Gloomy. Isn't it? 』怎麼會這麼糟糕呢?這個時候,你就很容易進入到別人內心的脆弱里。」在疫情之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個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無地可去、失業多月、還不上貸款,但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可能要比文字所報導的更令人絕望。如果希望真正去理解這種貧窮的質感,除去和他們一樣生活之外,別無他法。

《娑羅館清言·圍爐夜話》

明·屠隆、清·王永彬/撰,衛紹生、祁文潔/注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推薦人:方曉燕

推薦語:

暑天宜讀清涼書,明清的清言小品就很應季,其中最有名的一種應該是廣受推崇的《菜根譚》,而屠隆的《娑羅館清言》和《續娑羅館清言》則是對開創這種莊禪意趣的清言傳統有著重要意義的作品。雖說書以「娑羅館」之名標舉佛理,其中也有不少「凡情自縛,則摶沙捻土,一身纏為葛藤;空觀一成,則割水吹毛,四大等於枯木」之類的闡發,但細翻來,更多的還是「三徑竹間,日華澹澹」「一編窗下,風雨瀟瀟」的詩家清景,以及「道上紅塵,江中白浪,饒他南面百城;花間明月,松下涼風,輸我北窗一枕」的淵明情懷,至於「催租吏只問家僮,知主人之不理生產;收稼奴徑達主母,笑先生之向如外賓」這種調侃更是深諳世情方描繪得出。

「幽人清事,總在自適」(《圍爐夜話》),參禪閱俗,讀書修身,都是為了自適,勸世原是勸己,或許就像研究晚明小品的吳承學老師說的那樣,「清言世界是晚明文人的濁世清夢——一種他們所追求而難以實現的理想或者正遠離他們而去的現實」。

《神遊: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

田曉菲/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5月版

推薦人:朱凡

推薦語:

遊歷在任何時代都有其魅力,尤其是在巨變剛剛發生、邊界驟然開放、流動空前頻繁的時代。因為存在這樣的相似以及更為複雜的不同,本書選取南北朝和十九世紀這兩個相隔千年的歷史時期,考察其間關於行旅和觀照的不同領域、不同文體的作品,構成了一種「不同類型的學術寫作」。

第一章由東晉士人對於山水的觀照切入,探討了中古時代對「觀看」的言說和思辨,以及佛教的「觀想」在這個時期對中國本土產生的深遠影響。書中提到「想」這個字在早期中古有著在頭腦中以「心眼」而非「肉眼」觀看對象的特定意義,「意所存曰思,仿佛如睹其容之處前曰想」。佛教強調「心」的力量,東晉文人則圍繞「心」和「境」展開辯論,發生在頭腦和想像中的遠遊似乎比身臨其境的造訪更受青睞。

第二章「異域之旅」從征行賦、征行記和法顯的《佛國記》中,提煉出了「歷史模式」和「天堂/地域模式」這兩種觀看世界的基本範式。其中《佛國記》還和四世紀晚期一位基督教徒前往近東聖地的朝聖旅行進行了對照,甚至被視為「現代長篇小說的遙遠濫觴」。法顯將中天竺描述為人間天堂,其餘旅途則是艱險地獄,然而在獅子國一座佛殿中卻發生了非常感性的一幕,法顯在感慨積年遊歷、舉目無舊的悲懷之中,「忽於此玉像邊,見商人以晉地一白絹扇供養,不覺悽然,淚下滿目」,樂園於是失落。

討論十九世紀最早一批出使士人的海外遊記的第四章大概是全書中最具可讀性的部分,章節中選擇的文本主要來自斌椿(1804-?)和張德彝(1847-1918),在缺乏可參考的歐美遊記的情況下,他們必須言說存在於原有知識體系和世界觀之外的食物。「性別」在這裡構成了一個有趣的維度。斌椿評價西貢人「男子蓄髮挽髻,多無須。女子赤足,無簪珥。所見莫辨雌雄」。然而在出使歐美時,因為張德彝和使團中的年輕男性尚未蓄鬚且留長辮、穿長袍,屢屢被本地人錯認為女子,令其極為窘困。當他們看到西方社會上層階級女性可以與異性自由交往以及夫婦在公共場合相伴同行時,驚嘆困惑之餘更強化了其對於性秩序混亂和「去男性化」的焦慮。

《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

范曄/著 顧湘/繪,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2022年5月版

推薦人:鄭詩亮

推薦語:

我喜愛的日劇《非自然死亡》裡,我喜愛的演員石原里美扮演的法醫有一句名台詞:「有時間絕望,還不如去吃美食然後睡個覺。」這句台詞移用於評價我喜愛的新書《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也很合宜。對當下常常失望、難過的我們來說,這本精緻的小書,就是能夠予人以寬慰的美食。

我認真想過,具體要用哪種美食來形容《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老實說,不大想得出。這本書乍看起來,還真有點兒古怪,仔細一品,實在是討人喜歡,可愛極了。在前半部分的《動物手冊》中,范曄老師不厭其煩地為各種根本不存在的幻想動物編寫詞條,甚至還給它們一個個起了拉丁文名字(顯然,他最偏愛熊,書中關於熊的詞條高達二十一個,遠超其他各種動物),這種帶有濃濃學究氣的做法讓我立刻想到博爾赫斯,他老人家就特別喜歡在自己的作品當中玩這種遊戲……而范曄老師一本正經地解說「天氣浴豹」這種諧音哏,還拉來雲豹、雪豹、雷豹、雨豹、霧豹作陪,又讓我記起了柯拉柯夫斯基,這位哲學家寫的那本《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同樣莊重且滑稽……至於後半部分的《看不見的小貓和其他故事》,能夠讓人聯想的作家就更多了:劉易斯·卡羅爾、A.A.米爾恩、尼爾·蓋曼……不過,掉書袋的行為可以就此打住了,因為這分明搞錯了重點,這本書的重點必須是——可愛!顧湘老師那如夢似幻又富於天真童趣的插畫,與文字簡直是太搭了,用「相得益彰」這類成語來形容都嫌不夠貼切。看來看去,屬兔的我,很想把那張「烏托邦尼兔」的插畫,拿來用作社交媒體頭像。

《新世界:亞非團結的中國實踐與淵源》

殷之光/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推薦人:丁雄飛

推薦語:

《新世界》梳理了萬隆會議之後十餘年間,在以亞非合作為主軸的第三世界去殖民化與解放運動高潮時期里,中國對「亞非團結」的認識與實踐,並藉此重述了戰後國際秩序的形成與演變。如作者所說,我們今天對這段歷史的記憶被某種失敗主義情緒籠罩。「第三世界」從一個追尋政治主體性的自我表述,重新成為「不發達」的代名詞。但是,《新世界》認為,與其將萬隆作為一個轉瞬即逝的「時刻」,不如將其視為一個綿延的過程。在霸權與反霸權鬥爭這一漫長的全球史進程中,萬隆及其背後第三世界國家的國際主義政治實踐,才真正將二十世紀的反抗與十九世紀的反抗區別開。今天,西方右翼民族主義政治的復興,讓我看到了一個十九世紀的幽靈,它將二十世紀革命進程中建立起的世界主義理想打碎,將十九世紀那種狹隘的自我中心主義請出墳墓,並給它戴上了族裔民族主義的面紗。正因如此,回顧二十世紀「新世界」誕生的歷史尤為必要,它事關對於未來國際秩序的新的想像。

《椰風蕉雨:南洋故事集》

劉以鬯/著 梅子/編,四川人民出版社·後浪,2022年6月版

推薦人:顧明

推薦語:

香港作家劉以鬯的這本南洋故事集,非常適合在當下的江南閱讀,悶熱、潮濕。知道劉以鬯多半源自王家衛,他的小說,諸如《對倒》《酒徒》,成就了王家衛的電影,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成了王家衛電影中很多人物的原型。因此讀《椰風蕉雨》裡的很多故事,會不自覺地將男女主人公設想成梁朝偉和張曼玉的模樣。全書收錄作家以客居南洋五年的記憶寫成的兩個中篇《星加坡故事》和《蕉風椰雨》(與書名形成了一種錯置),以及40個短篇和20篇微型小說。故事多以愛情為主,報社編輯邂逅歌女,心有所屬的女子被家人逼迫嫁給不喜歡的醜男,然而最終發現,她所心儀的男子只是渣男,醜男卻默默關心,至死愛護著她。情節是王家衛式的,但是劉以鬯的文筆就比「墨鏡王」有太多的想像力了。比如《星加坡故事》裡寫男主在歌台(類似於酒吧、夜總會)初見紅歌星白玲小姐(《2046》裡周慕雲結識的旅館鄰居也叫白玲),當晚她著一身綠,綠衣、綠高跟鞋、綠手套、綠耳環,頭上還插了一朵綠色的大麗花,「站在麥克風前顯得非常突出,像在黑暗處看夜光表「。這個比喻可比王家衛電影裡那些雞湯式台詞有趣多了。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丁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