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回憶」營銷成亮點 休閒零食市場颳起懷舊風

食城食事 發佈 2022-06-30T21:23:08.863594+00:00

憑藉經典的包裝和傳統的味道,懷舊零食再度席捲而來。咪咪蝦條、喔喔奶糖、小當家乾脆麵……提及這些名字,瞬間就能勾起許多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懷舊經濟悄然升溫,全國各地紛紛可見懷舊主題商鋪,從裝修到商品無不透出濃濃的「復古潮」「懷舊潮」,吸引人們消費、打卡,回憶舊時光。

  憑藉經典的包裝和傳統的味道,懷舊零食再度席捲而來。咪咪蝦條、喔喔奶糖、小當家乾脆麵……提及這些名字,瞬間就能勾起許多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懷舊經濟悄然升溫,全國各地紛紛可見懷舊主題商鋪,從裝修到商品無不透出濃濃的「復古潮」「懷舊潮」,吸引人們消費、打卡,回憶舊時光。

回味小時候味道

  浙江台州一家零食鋪,映入眼帘的是濃厚的復古風裝飾。門上掛著的流動紅旗,瞬間帶人們重回小時候。還有門口的老式自行車、電冰箱以及店內的老式電視機、充滿年代感的懷舊海報等,都為零食鋪增添了不少童年感覺。櫻桃肉、北京烤鴨、無花果、大白兔、閃電爽……店內賣的大多是懷舊零食。僅是靠牆邊的一個貨架,就擺放了二三十種零食。工作人員表示,節假日、周末人很多,有時店內擠滿了人。

  江蘇南京夫子廟的幾家懷舊小店。還未進門,就已經遠遠地聽到音響里傳來《上海灘》熟悉的歌聲。站在小店門口,門頭即彰顯出了懷舊特色:老式電視機里播放著「古早」的數碼遊戲,軍綠色的自行車後面是貼有冰棍字樣的鐵皮箱。踏進小店,琳琅滿目的小商品更是讓顧客「一秒穿越」:堆砌成牆的健力寶飲料、滿筐的南京板鴨小零食、擺放整齊的百雀羚雪花膏……店鋪的裝修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寫有批發、零售字樣的糖果展示攤,店鋪的一角貼滿了香港電影海報,閃爍著的霓虹燈為這片景象更添了幾分情懷。

  夫子廟中的另一家店鋪也是懷舊感撲面而來,一進門就看到牆角的拳皇遊戲廳,老式的電風扇嘎吱嘎吱地擺著頭,另一角的大白兔奶糖專櫃飄著濃郁的奶香味。

  業內人士表示,懷舊小店主要銷售的是各種懷舊零食,包括老酸奶、跳跳糖、無花果絲、麥麗素、奶糖等。很多人下單購買,為的就是回味一下小時候的味道。

  光顧這類懷舊主題小店的客群十分廣泛。一部分是專門來打卡的「80後」「90後」,一部分是衝著體驗來的「00後」,還有不少是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的。

  一家店員表示,小店顧客以年輕人居多,有很多年輕人喜歡來這裡打卡拍照,不少人是看了網絡上的推薦來到店裡,也有被店鋪裝修吸引進來的。

  大學生張一說,自己十分喜歡探店,也曾來過夫子廟的懷舊小店,「我還想再去看看,未來有機會也考慮自己開一家。」有消費者說,每個月都會買上一些懷舊零食,買一些零食也會送給朋友,送的不是零食,是情懷。90後洪星說,之所以喜歡懷舊小店是因為能夠產生共鳴,喚起對於青春歲月的回憶。

  不過,也有很多人購買過一次或是看過價格標籤後,就被「勸退」。「懷舊商品」早已不是小時候的價格。以夫子廟一家店為例,商品價格為1—30元不等。一包南京板鴨零食的零售價為3元,相較於過去5毛錢翻了6倍。但價格上漲與社會整體的消費水平提升有關,進貨價、成本價都在上漲,零售價也必然攀升。

  一位顧客買了幾根棒棒糖和5包南京板鴨零食,總共支付了23元。「對於小時候的自己這可能是一筆巨款,但是長大後偶爾來消費一下情懷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也有人表示不願意在店裡消費。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己曾經也對這種店充滿好奇,但是發現線下商品的價格比較貴,如果自己真的想買,還是會優先考慮網購。

網購懷舊零食成潮流

  最近,可達鴨在網絡爆紅,說明許多年輕人童心未泯。當中小學生們收到迷你廚具、魔方等玩具時,廣大「95後」正在下單懷舊零食。美團優選數據顯示,5月以來,酸梅粉、無花果等懷舊零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0%,「95後」消費者成主力軍,占比超過養娃的「80後」。「95後」零食訂單中,辣條銷量穩居第一,同比去年增長了310%。

  不同城市的年輕群體之間,懷舊零食口味偏好也不同。例如,杭州和蘇州的「95後」,吃掉的果丹皮位居全國前兩名,深圳「95後」是奶片消費大戶,而武漢的「95後」則摘下最愛吃沙琪瑪的桂冠。除了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青年對於懷舊零食的消費力不容小覷。例如,湛江「95後」吃掉的酸梅粉比廣深都要多,訂單量居全國第一。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人們放慢了外出的腳步。居家帶孩子上網課的徐穎,在網上下單購買了懷舊零食大禮包。禮包里有蝦子面、魷魚絲、戒指糖、辣條等。重新吃到這些零食,讓她的味覺被喚醒,好像回到了童年。當時她的家裡並不富裕,為了吃到這些零食,她要期盼和等待很長時間,等嘗到滋味的時候,心裡擁有的是滿滿的幸福感。「現在的各種糖果和零食,感覺缺少了糖果本身的奶味、甜味和糧食的天然質感。」徐穎惋惜地說,「我很想嘗到小時候的那種味道,那是一種久違了的純真和質樸的感覺。」

  網際網路的發達,讓懷舊零食能便捷地銷往全國各地。在一家網購平台,以懷舊為標籤的零食賣家超過了上千家,排名前列的商家,其懷舊零食大禮包的月銷量超過10萬件。以不足30元的花費,即可買到40—50種懷舊零食,讓人們重溫小時候的味道。甚至有商家銷售懷舊西紅柿和老品種的水果等,以懷舊為賣點的商品和賣家如今已經越來越多。

仍需回歸商業本質

  近期懷舊經濟不斷升溫,這種「激活回憶」的營銷成為重要商業技巧被廣泛使用。從周杰倫到王心凌,從奧比島到可達鴨,一個又一個經典IP突然翻紅。不少人表示,自己懷念的不是具體的某個事物,而是在懷念過去的自己。

  但商家傍上懷舊經濟也並非一定能實現商業的成功,還需要結合當下特色創新,回歸商業本質。「這種店鋪既然存在就說明有市場,懷舊風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曉彥表示,但當市場飽和了之後,或者其自身吸引力下降之後,閉店是必然現象。

  王曉彥指出,懷舊只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消費點,但是如果想要長久地發展一家店鋪,店主在經營上需要及時調整,最好能夠滿足各個群體的需求。比如以前可能主要吸引的「80後」,那麼隨著時代的變化,當「00後」開始長大,其需要引進一些千禧年代特有的產物。

  懷舊風正好戳中了一批顧客的內心,目前看依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懷舊零食,對於消費者不僅是一份普通的老式零食,更多的是回憶舊時光,滿足的是心理需求。未來,懷舊店鋪應不斷優化門店服務,推出創新體驗內容。

  「對於消費者來說,除了要滿足心理上的懷舊需求,還需要滿足使用感的需求或是口感上的需求。如果說賣的產品只有懷舊其表,內里的品質卻差強人意,那麼回頭客也是會變少的。」王曉彥說,產品的品質依然是經營者首要考慮的因素,無論哪種技巧,最後還需回歸商業本質做好經營。

  (朱美喬 綜合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