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會影響患者的生育嗎?

男科醫生陳善聞 發佈 2022-07-04T14:38:47.554130+00:00

可能有一定了解的垂體瘤患者都知道垂體和生育問題息息相關,由於腫瘤的壓迫作用、垂體激素功能障礙或多種治療的結果,這些患者的生育能力通常會受到影響。

垂體生長在大腦底部,雖然只有一顆「花生米」大小,卻也能左右你我他,是人體的主管腺體,指揮和調控身體絕大多數內分泌腺的活動,被稱為「內分泌之王」。垂體瘤的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且男性略多於女性。垂體瘤更愛找上「年輕人」,垂體瘤通常發生於青壯年時期,常常會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生育功能、學習和工作能力;可能有一定了解的垂體瘤患者都知道垂體和生育問題息息相關,由於腫瘤的壓迫作用、垂體激素功能障礙或多種治療的結果,這些患者的生育能力通常會受到影響。恢復生育能力的最初的方法包括對泌乳素瘤使用多巴胺激動劑和在其他垂體腺瘤中進行手術以縮減腫瘤體積。所以在醫生建議治療時,患者常常有這樣的擔憂:垂體瘤會影響患者的生育嗎?可以不手術嗎?

一.垂體可分泌哪些激素?

垂體可分為垂體前葉(腺垂體)和垂體後葉(神經垂體)兩部分,各部分均有重要任務。『腺垂體』是加工廠,由許多不同的細胞組成,如TSH細胞、ACTH細胞、GH細胞、PRL細胞、Gn細胞等,分別製造7種激素(見下圖藍字),就像醫院,不同科室各司其職。通過這些激素,促生長發育,並調控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如甲狀腺、腎上腺、性腺...)。

二.垂體瘤臨床症狀

垂體瘤的主要症狀有:小孩長得非常高或者長得非常矮;成年人男性可以表現陽痿;女性可以表現為月經不調,泌乳;還有,人長得非常肥胖或者長得肢端肥大,都有可能是垂體瘤的常見表現;如果垂體瘤長大壓迫視神經,還可能會引起視力變化等等。

垂體瘤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但是,100個垂體瘤中僅僅有1個病人可能會出現症狀,出現症狀的這個病人中也有可能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僅需要觀察就可以了。

三.95%的垂體瘤預後良好,多學科診治很重要

如果一個病人懷疑自己有垂體方面的問題,最常見的檢查是內分泌檢查,包括垂體腺功能、甲狀腺、腎上腺、性腺功能等檢查。另外, CT、核磁共振對發現腫瘤的早期病變也都非常有幫助。

病人確診後的治療也不是哪一個醫生確定的,應該由多學科的團隊來共同決定。

這個團隊應該包括神經外科專家、內分泌專家、男性、女性生殖專家、影像科專家、還有病理專家等,由他們共同來根據病人的症狀體症、影像學的變化來確定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病人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垂體瘤的發病率很高,但是絕大部分是良性腫瘤。只有少數垂體腫瘤——有一種垂體腫瘤叫難治性垂體瘤,這種垂體瘤不管是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還是放射治療效果都非常差。

但是比例非常低,國內外的文獻報導的比例都在1~3%,也就是說非常少的病人出現非常不好的治療效果。

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垂體腫瘤的治療,只要到規範的垂體中心去治療,95%以上的病人都會取得一個良好的效果。

四.功能性垂體瘤影響生長生育,要積極治療

對於青少年來說,垂體瘤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影響生長、發育、代謝。對成年人來講,垂體瘤可能影響生殖、生育、性格方面。

垂體腺瘤分為功能性非功能性。非功能性的腺瘤可以長期的觀察,特別是一些微小的非功能腺瘤,可能終生都不需要治療。

功能性腺瘤,由於腫瘤長期處於高功能狀態,會引起生殖障礙、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等問題。功能性垂體瘤需要積極地處理。

泌乳素瘤是最常見的功能性垂體瘤,占育齡年輕女性的高泌乳素性不孕症的30%- 40%。泌乳素巨腺瘤的直徑≥4cm的瘤,僅占所有泌乳素瘤的2-3%,多見於中年男性。除了腫瘤所引起的腫塊占位效應,泌乳素(PRL)水平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從垂體腺體前葉脈動性釋放,且直接影響精子形成和排卵(spermatogenesis and ovulation),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有一定的危害性影響。在男性中,高泌乳素血症也會引起最終靠正常的泌乳素水平維持的精子運動的變化。Kisspeptin是一種強效的下丘腦Gn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的刺激物,與生殖功能和青春期的成熟密切相關。這種肽代表了一種新的靶向以治療患有未糾正的高泌乳素血症的不孕症患者。

對於泌乳素瘤的處於生殖年齡的患者,且希望生育,治療應考慮恢復和維持生育和性腺功能,並且降低妊娠期腫瘤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和男性生育能力的恢復常發生在泌乳素瘤的一線治療使用多巴胺激動劑(DA)治療期間。多巴胺激動劑(DA)可使90%以上的閉經、不排卵的女性恢復排卵,而相較溴隱亭,卡麥角林(cabergoline)療效更好、耐受性更佳而更為可取。一般來說,一旦證實懷孕,就必須停止服用多巴胺激動劑。然而,對於泌乳素大腺瘤的患者,妊娠期間腫瘤增大的重大風險超過長期藥物治療的風險,因此,可以選擇在妊娠期延續服用多巴胺激動劑治療,尤其是對剛開始治療的患者,以及以前沒有接受過減瘤手術的患者。

在一項涉及患有泌乳素瘤的高泌乳素血症的不孕症婦女的個體化的前瞻性的研究中,,大多數女性對溴隱亭耐藥或不能耐受,卡麥角林按9毫克/周的劑量給藥,在妊娠四周停藥。該組的85人中有80人(94%)恢復了生育能力,95次懷孕,所有都是健康出生的嬰兒,且患者在妊娠期間沒有腫瘤擴大。這些結果表明,單獨使用卡麥角林可以克服多巴胺激動劑的抵抗性,並恢復大多數患有泌乳素大腺瘤女性的生育能力,不需要其他孕前的治療方法。在妊娠期間很少需要手術,只有在腫瘤體積顯著增大且與多巴胺激動劑治療無關時才需要在妊娠中期後再考慮手術治療。

放療也可用於控制腫瘤生長,但其恢復PRL的水平至正常水平的有效性很有限。已有病例報導在放射外科治療對多巴胺激動劑耐藥的泌乳素瘤數年後成功懷孕。然而,需要著重強調的是放療有多種併發症,可能會對生育能力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在泌乳素瘤的治療中很少被提及。

其他治療,如克羅米芬檸檬酸鹽、促性腺激素和脈衝式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可以誘導排卵和妊娠,而不影響PRL的水平。同樣,克羅米芬長期給藥已被證明是一種可能的策略,以恢復接受多巴胺激動劑治療卻未能使PRL正常化的男性的促性腺激素性功能減退症。達到完整的性腺功能所需的時間從10天到4個月不等。在有反應者中,在服藥克羅米芬治療期間,勃起功能和精子活力均有顯著改善。克羅米芬提高精子活力可能有利於生育,而傳統的睪酮替代治療可改善勃起功能,但通常會降低生育能力。最近,帕瑞肽(pasireotide)對多巴胺激動劑有抵抗性的泌乳素瘤中表現出良好的療效,為改善男性和女性的性腺功能和恢復生育能力開闢了新的治療選擇。

無功能垂體腺瘤( NFPA)不孕症的機制與腫瘤擴大、垂體柄受壓迫所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垂體激素缺乏以及手術或放療的後遺症有關。手術是減輕NFPA的腫塊占位效應的主要選擇,但其在恢復垂體功能和生育能力方面的療效尚不確定。在一項721例無功能垂體腺瘤(NFPA)患者的研究中,該組76.6%的患者術前性腺功能減退,67.7%的患者術後有持續性腺功能減退。另一組中,26.7%的患者術後性腺功能減退有所改善,而術後11.3%的患者出現新發性腺功能減退。總的來說,15%-50%接受手術的患者可以恢復一項或多項垂體激素缺乏,三分之二的患者的高泌乳素血症會得到解決。相反,在不同的研究系列中,有2%到15%的患者的垂體激素在術前正常的情況下,有新出現的激素缺乏。對NFPA使用卡麥角林和生長抑素類似物進行藥物治療,預計不會促進顯著的腫瘤縮小,從而恢復性腺功能和生育能力。以往的放療增加發生垂體功能低下的風險,降低了受孕和妊娠的機會。

五.不是所有垂體瘤都需要手術!

絕大部分病人,應該說99%的病人終生都可能不需要治療,只有少數出現了內分泌功能紊亂、視力的變化、嚴重頭痛、腦積水等才需要處理。手術切除是治療垂體腺瘤的主要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垂體瘤都需要手術治療。臨床上看到不少垂體瘤病人被錯切。建議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精確診斷,因為多數垂體瘤者可能終生都不需要治療,需對垂體瘤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選擇要格外慎重,以免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垂體瘤可以通過手術、藥物和放療等多種方法治療。主要根據腫瘤的大小、是否分泌激素以及患者併發症的情況決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通常無內分泌激素異常的小的微腺瘤不一定要治療,大約97%的垂體無功能瘤是不需要手術的,若沒有相應的垂體激素亢進或低減的情況,臨床上可以長期在內分泌科隨診。

若在隨診的過程中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腫瘤生長速度加快,壓迫了周圍的組織(如視野缺損等),可以考慮經鼻蝶微創手術治療。

對於垂體泌乳素分泌型、生長激素型等功能性腫瘤,均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但並不一定需要手術或放射治療,80%左右泌乳素型垂體瘤需用藥物治療,相當一部分肢端肥大患者術前或術後有殘留,需要用生長抑素類藥物治療。

六.那麼,做完手術,會影響患者的生育嗎?

泌乳素瘤分泌泌乳素,又稱催乳素。血液中泌乳素水平明顯升高,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會引起不孕不育。經神經外科醫生治療後,患者泌乳素恢復正常後,生育功能也能恢復。這就是為什麼說神經外科醫生也是「送子觀音」。

垂體腺瘤患者恢復生育能力的最初方法是控制腫瘤腫塊,使功能病變的超量激素水平恢復正常,並在出現垂體激素缺乏症的情況下進行恰當的激素替代治療。特別是,生長激素缺乏症似乎是垂體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GH直接作用於卵泡成熟,通過IGF-I,其可增強LH和FSH對卵巢顆粒細胞的作用。在男性,生長激素調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反應、性腺分化、類固醇生成,和配子發育。因此,生長激素治療可能會增加生長激素缺陷症患者的受孕機率,應該予以充分利用。重要的是,收集的30多年生長激素缺乏症(GHD)成人生長激素替代治療的數據,證實這種治療方法在垂體腫瘤再生長或繼發性腫瘤的風險發生方面的安全性。

克羅米芬是一種已知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對有完整的下丘腦-垂體軸的患者有效。它替代從下丘腦和垂體的雌激素受體中的內源性雌激素,減少促進內源性GnRH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負反饋。如前所述,該藥物可在一些患有垂體瘤的女性或男性不育患者中誘導排卵或精子生成。

促性腺激素給藥可使許多因腫瘤或其治療引起的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減退症的男性和女性恢復生育能力。無論是以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形式的FSH,還是高純度尿FSH用藥或重組FSH配方,以及純化的hCG,作為LH的有效替代品,都是必需的。脈衝式GnRH治療是治療下丘腦缺陷症患者的另一種選擇。

患者術後的生育問題,尤其是年輕的女性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其實,只要我們在手術當中很仔細地保護了垂體的功能,原則上是不會影響生育的,當然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一個超大的垂體瘤,已經把垂體壓得功能不好了,即使解除了壓迫,這部分的垂體功能也慢慢調整。

原則上,手術都要儘量保證垂體的功能。我們專業醫生做手術不光要解除腫瘤的壓迫,還要保證術後病人的生活質量。如果垂體受到損傷以後,激素水平紊亂,生活質量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會在手術當中儘量地保護垂體。

總之,大部分的垂體瘤患者,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原則上是不影響生育的,但這要求我們在術中一定要保護好垂體的功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