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賈平凹、孫甘露、石鐘山、海飛等名家長篇新作集中亮相,開掘現實主義新鮮表達

文匯網 發佈 2022-07-06T00:14:59.498494+00:00

梁曉聲長篇小說新作《中文桃李》新近面世,聚焦時代更迭之際普通青年人的彷徨與堅守,記錄芸芸眾生的悲歡甘苦;

梁曉聲《中文桃李》、賈平凹《秦嶺記》、孫甘露《千里江山圖》、海飛《蘇州河》等一批長篇小說新作亮相。製圖:李潔

究竟怎樣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眼下,一批知名作家集體發力,紛紛推出長篇小說新作,開掘現實題材的創新表達,引發廣泛關注。

梁曉聲長篇小說新作《中文桃李》新近面世,聚焦時代更迭之際普通青年人的彷徨與堅守,記錄芸芸眾生的悲歡甘苦;賈平凹立足文學原鄉,以近乎古人筆記的筆法,在長篇《秦 嶺記》裡寫秦嶺 的鳥獸 蟲魚、花草樹木、人生底細;孫甘露新作《千里江山圖》走進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從中打撈出隱秘而偉大的歷史事件;《激情燃燒的歲月》等電視劇原著作者石鐘山推出最新長篇《問蒼茫大地》;「海飛諜戰系列」版圖添新作《蘇州河》,探索諜戰新敘事……

這群文壇名家深鑿生活的泉眼,力求以細膩筆力直探人性微妙皺褶。評論界認為,他們的新作開掘了現實主義新鮮表達,以富有煙火氣的「溫暖篝火」構建向上向善的「有情天地」,寫出普通人強勁而有韌性的生活奮鬥。

觀照時代浮沉與人心悲喜,是文學寫作的一大母題

觀照時代浮沉與人心悲喜,是文學寫作的一大母題。《人世間》餘溫未散,梁曉聲的新長篇《中文桃李》已新鮮出爐。擅寫大歷史大變革的他,這次將目光對準了80後大學生這一群體,講述他們的理想和奮鬥,也傾訴他們的苦悶與困惑。

「為80後學子,為我的學生寫一部書,是我的心念。」作為一個過來人,梁曉聲在小說中放入了自己對於社會、文化乃至人生的種種思考。書中寫到的中文系學子的困境,便來自他在教學中的觀察——在20世紀80年代,中文系是非常風光的一個專業,才子才女都在這個專業。而當書中的主人公開始學中文的時候(2000年),情況已經不一樣了,文學開始走向邊緣,很多學生是因為在理科方面不具備優勢才無奈選擇了中文,恨不得考研的時候趕快擺脫這個專業。小說《中文桃李》中,男主人公李曉東熱情創辦文學校刊,女主人公徐冉一心想要考上「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研究生,兩人的不同選擇也正代表了不同心態的中文系學子。

有一個時期中文系的收入相對較低,但梁曉聲認為,學中文並非真的「無用」。「相當多普通家庭的兒女,從先人留下的文化書籍中獲取力量,作家中這樣的人就有很多。所以說書籍是一種絕好的東西,只是看你讀到什麼程度。」梁曉聲說,這書原名《執否》,但有個問題——執什麼?不執什麼?並不明確。「走過70多年的人生之後,我始終有一種想法,就是人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呢?想來想去,除了真善美,其他確實是過眼煙雲。」

精神原鄉,對作家的成長和塑造起著關鍵作用。以賈平凹為例,幾十年過去了,他一直在寫秦嶺——寫它歷史的光榮和苦難,寫它現實的振興和憂患……「我笑我自己,生在秦嶺長在秦嶺,不過是秦嶺溝溝岔岔里的一隻螻蟻,不停地去寫秦嶺,即便有多大的想法,末了也僅僅把自己寫成了秦嶺里的一棵小樹。」70歲的賈平凹,新近出版了他的第19部長篇小說《秦嶺記》。書中,他以筆記小說的形式講述了近60個秦嶺故事,將這裡的物事、人事、史事悠悠道來。

業內評價,《秦嶺記》是作家沉潛累年、積澱半生的「一個人的山海經」,其筆下的山川、草木、花鳥、蟲魚都是有靈性的,有自己的生活態度、生命姿態,這些感悟來自作家七十年來的生命洞察。

以別開生面的諜戰敘事,展現驚心動魄的革命史

近年來,文學界與影視界親密互動,諜戰一直是熱門題材。在讀者觀眾審美力水漲船高的當下,僅僅依賴匠氣製作或有「智識缺陷」的諜戰小說將黯然失色。因此,諜戰題材不僅考驗作家講故事的手法,也離不開對細節、邏輯的嚴謹把控,對傳統敘事方式的創新突破。

上世紀30年代,位於上海的中共中央總部遭到嚴重破壞,時任中央局做出了一項絕密的重大決策:「安全地將中央有關領導從上海撤離,轉移到瑞金,轉移到更廣闊的天地里去」——這是一段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也是孫甘露最新長篇《千里江山圖》的創作題材。書中,一群掩去姓名、藏起過往、躬身入局的理想主義者用生命照亮了風雨如晦的暗夜。孫甘露帶領讀者走進現場,以其小說家的筆力,寫出一場場曲折迂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展現歷史進程的沉鬱悲壯,凸顯理想主義者們的激情信仰和精神豐碑。

「這一過程環環相扣,急促的節奏令讀者都沒有喘息的機會——既為革命者的生命危險而擔憂,又為他們挫敗敵人陰謀的機智而喝彩。」評論家賀紹俊認為,孫甘露出色的小說敘述能力再一次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但這一次他收斂起自己的精神想像力,就像一名地質勘察員或歷史記錄者,「以極其冷靜客觀的寫實性文字,講述了驚險曲折、危機四伏的故事,其真實感和歷史感,會讓你覺得這一定是歷史上的一段真實存在。另一方面,孫甘露並未止步於真實呈現一個闖出絕境的故事,而是要進一步探詢革命的本質和革命者的靈魂。」

不過分依賴衝突,能否保持戲劇張力?作家、編劇石鐘山將新作《問蒼茫大地》稱為「非典型」諜戰小說。全書沒有把重心全放在跌宕起伏的情節、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上,而是著力書寫硝煙散去後的隱秘較量與無聲激情,時間跨度從東北解放前夕到改革開放之後,重點展示大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命運。評論家孟繁華認為,這樣的嘗試讓諜戰題材作品跳出單一「奇觀」,更為生活化,更接地氣。

採用「非典型」諜戰敘事的,還有編劇、作家海飛的新作《蘇州河》。該小說圍繞新中國成立前後在上海發生的一系列案件展開,表層以命案與諜戰行進,其內核涌動著的卻是深層次的人性與內心世界。而書中所有的人生,都倒映在蘇州河的波光里。

文丨許暘

編輯丨吳澤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