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發表趙婉清老師文章《涵育課程思政能力 提升外語教學質量》

九派教育 發佈 2022-07-08T21:17:24.196811+00:00

【來源:金華市外辦_對外開放】7月4日,《中國教育報》發表趙婉清老師文章《涵育課程思政能力 提升外語教學質量——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紮實推進人才培養》。

【來源:金華市外辦_對外開放】

7月4日,《中國教育報》發表趙婉清老師文章《涵育課程思政能力 提升外語教學質量——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紮實推進人才培養》。

文章分享了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堅持價值引領、凝聚思想共識,創新教學模式、激發課堂共情,立足專業特色、促進體系共建,挖掘教學資源、搭建平台共享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涵育課程思政能力,釋放專業課程能量,提升外語教學質量。

涵育課程思政能力提升外語教學質量

——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紮實推進人才培養

趙婉清

課程思政是高校推進「三全育人」、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舉措。作為融專業性、公共性、人文性為一體的高校外語教學,努力涵育課程思政能力,實現外語專業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外語教學和育人質量比翼齊飛,從而培養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外語專業人才,顯得重要而迫切。近年來,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努力從以下4個方面發力,涵育課程思政能力,釋放專業課程能量,提升外語教學質量。

堅持價值引領 凝聚思想共識

長期以來,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脫節」不同程度存在著,外語專業教育亦莫能外。在教學中專業教育過於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而輕視價值的引領,部分外語教師對思政教育的理解則過於簡單,學生專注於專業知識而忽視了「責任意識」「情懷意識」等方面的塑造和升華。學院認為,外語教學不僅肩負著幫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責任,也擔負著用外語傳播中國好聲音、講述中國好故事的使命,因此通過會議研討、沙龍交流、工作坊反思等方式,在教師層面凝聚課程思政思想共識,促進外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讓課程思政入腦入心,從而凝聚起師生重視課程思政的思想共識。

創新教學模式 激發課堂共情

高效的教學模式更能高效地實現思政滲透。外語教學的發展關鍵在於教學質量的提升,這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課堂的感染力,努力增進課程的吸引力,激發課堂共情,在教學中成功地實現師生有效互動和愉悅合作,打造出學生期待的「專業+思政」課。學院對此下足功夫,注重「模式創新」,結合實際情況,推進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案例教學、合作教學、現場教學等課堂教學改革;堅持「內容為王」,立足專業,站在學生的角度滿足他們對課程的期待,解決他們心中的困惑,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對課程產生興趣;堅持「學生為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保持融洽的課堂氛圍,讓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享受成就感、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擁有獲得感;強化「榜樣共學」,教師不斷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反覆打磨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師之間經常交流溝通,切磋教藝,學生之間更要取長補短,共同提升,努力營造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課堂氛圍。

立足專業特色 促進體系共建

外語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文化知識,還要鼓勵學生擔起傳承弘揚中華文明的使命,為國家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專業人才,因此,外語教學必須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學院利用公共課程教學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統籌各類資源,加大對課程思政的探索和實踐,共建具有「浙師風格、外院特色」的課程思政體系。結合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優化專業培養方案,提高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深化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改革,完善課程過程管理和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建立健全教師教學考核激勵機制,充分激發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等。

挖掘教學資源 搭建平台共享

學院牢牢把握外語教育的價值導向,把課程思政與外語教育建設緊密結合,全方位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積極挖掘教學資源,搭建各類平台,實現資源共享。不斷加強課堂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網際網路+」教學平台建設;積極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建設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堂;積極組織和課程思政相關的學術會議,打造課程思政交流研討平台,拓寬師生的視野;打造課程思政實踐課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和實踐活動,強化現場教學、實踐教學,讓課程思政活起來。不斷盤活校院、系部、師生身邊的教學資源,建立起師師、生生、師生隨時共享的課程思政平台,並讓這些資源流動起來,充分實現價值與效益。( 作者: 供稿單位: 外國語學院)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