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古今研究:慈姑

藥王追隨者 發佈 2022-07-08T23:46:42.706562+00:00

《中藥大辭典》:「慈姑球莖行血通淋。治產後血悶,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慈姑葉消腫,解毒。治瘡腫,丹毒,惡瘡。」


慈姑:藥材基源為澤瀉科植物慈姑。

一、典籍摘要

1. 《中藥大辭典》:「慈姑球莖行血通淋。治產後血悶,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

「慈姑葉消腫,解毒。治瘡腫,丹毒,惡瘡。」

2. 《千金方》:「慈姑球莖下石淋。」

3. 《唐本草》:「慈姑球莖主百毒,產後血悶,攻心欲死,產難衣不出,搗汁服一升。」

4. 《滇南本草》:「慈姑球莖厚腸胃,止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

5. 《嶺南採藥錄》:「慈姑球莖以鹽漬之,治癲犬咬傷,並治牛程(即石硬)。」

6. 《中華本草》:「慈姑球莖味甘;微苦;微辛;性微寒。歸肝;肺;脾;膀胱經。活血涼血;止咳通淋;散結解毒。主產後血悶;胎衣不下;帶下;崩漏;衄血;嘔血;咳嗽痰血;淋濁;瘡腫;目赤腫痛;角膜白斑;瘰癧;睪丸炎;骨膜炎;毒蛇蛟傷。」

「慈姑花味微苦;性寒。歸肝;脾經。清熱解毒;利濕。主疔腫;痔漏;濕熱黃疸。」

「慈姑葉味苦;微辛;性寒。歸心;脾經。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利水消腫。主咽喉腫痛;黃疸;水腫;惡瘡腫毒;丹毒;瘰癧;濕疹;蛇蟲咬傷。」

7. 《本草綱目》:「慈姑葉調蚌粉塗瘙疿。」

8. 《本草分經》:「慈姑球莖苦甘微寒,行血能下石淋,治百毒。」

9. 《中國醫學大辭典》:「慈姑花明目,去濕。治一切療腫痔漏。祛濕之功,同於茵陳。」

10. 《日華子本草》:「慈姑葉研敷蛇蟲咬。」

11. 《本草圖經》:「慈姑葉塗效諸惡瘡腫及小兒游瘤丹毒。」

12. 《重慶草藥》:「(全株)解毒消腫,治魚口,兼能治糞毒。」

13. 《食療本草》:「主消渴,下石淋。」

14. 《隨息居飲食譜》:「甘寒。功專破血通淋,滑胎利竅。」

二、現代研究

1.成分:慈姑球莖含維生素B、胰蛋白酶抑制物。慈姑全草含慈姑醇。

2.藥理:

①對多種蛋白酶的影響:從慈姑球莖中提取的多功能蛋白酶抑制劑Ⅰ、Ⅱ對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及舒緩激肽釋放酶均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基中Ⅰ能等當量抑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對激肽釋放酶的抑制作用較弱。Ⅱ能等當量抑制2mol/L的胰蛋白酶,對激肽釋入酶的抑制活力高於Ⅰ,但對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小於Ⅰ。

②對精子體外受精的影響 體外實驗證明,慈姑球莖蛋白酶抑制劑在劑量330μg/ml以上時,能抑制精子頂部頂體蛋白酶的活性,使頂體蛋白酶喪失水解卵細胞透明帶的能力,從而使精子不能穿過透明帶與卵細胞結合,影響精子的受精。實驗還時一步證明,慈姑蛋白酶抑制劑對人、兔、大鼠、倉鼠及小鼠精子頂體蛋白酶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隨劑量增加而抑制效應增強。

3.作用:消腫,解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