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帝國的興盛與衰亡

手機用戶石刻古韻 發佈 2022-07-13T13:25:57.475473+00:00

公元前1122年,中國歷史開始了一個新的變革時代,這個時代的到來標誌著奴隸社會的終結,封建社會的建立。

公元前1122年,中國歷史開始了一個新的變革時代,這個時代的到來標誌著奴隸社會的終結,封建社會的建立。周王朝推翻商王朝的統治,成為統一華夏各民族的封建帝國。此時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現了許多龐大的君主制國家,這些東方大國的形成,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使世界古代文明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商末之際,文明古國巴比倫,在公元前1100年已經被敘利亞人所征服。到了西周末年,敘利亞人與以色列人,米太人相繼滅亡,古巴比倫建立起新的亞述帝國。亞述帝國經歷了兩個多世紀連續不斷地戰爭,建立了一個地跨西亞北非的奴隸制帝國,將兩河流域南部和埃及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成為鐵器時代的第一個帝國。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整個西周存在時期是西亞諸種族的領導者。一直到了公元前606年,才被東南加爾底亞人和北部的米太人、波斯人所滅掉。亞述帝國之所以走向滅亡,是因為它依靠在軍事上建立起來的龐大帝國,未能滿足帝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殘酷地剝削和高壓政策,導致被占領區的人民不斷地起來反抗,加上王室內部的矛盾日趨尖銳,致使亞述帝國快速地滅亡。

商代武丁時代,正是古埃及處在第九王朝拉美斯的第二時代。在這個時代,從埃及逃亡出來的一大批奴隸,在摩西的領導下,在今日的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建立起希伯來人的國家。到了公元前930年,這個埃及的大奴隸制國家也和商王朝一樣,走進了衰敗時期。埃及被入侵的愛西屋皮亞人所征服,直到公元前670年,愛西屋皮亞人才被埃及人驅除家園。在這個時代,原來居住在希臘半島的黑蘭種族已經移居到了半島的南端,散布在山麓及沿海一帶的平原,他們創造了希臘奴隸所有制國家。在亞細亞南部,白色雅利安人的戰車,已經駛入了印度北部的五河地區。在此之前入侵印度的德羅維陀族,在雅利安人的刀劍之下變成了奴隸。而居住在印度的波里色種的土人,則被迫逃向印度西北部的山林地帶。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薄里色人的一部分,越過今日的喜馬拉雅山和甘肅邊境與南遷來的西藏羌族人,發生了種族文化的關係。

中國與中亞許多種族的關係,雖然尚未發現可靠的資料證明他們之間的融合,但是從周穆王西征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國已經於西亞有著商業貿易的往來。文明世界的擴大,自由世界的縮小,到此時世界上幾個文明古國相互之間的影響和接觸已經推進了東西方文明的進程,東西方的文明得到了充實和發展,西周王朝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的洪流中興起的。

中國歷史的源頭追溯到夏商周時代至少有5000年歷史,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一個朝代的結束,意味著一個新的帝國的到來,西周就是在剪滅了商王朝之後而建立起來的龐大封建帝國。周人是一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大約在夏代末期,這個部落的群體在西北一帶活動。傳說周始祖曾做過夏朝的農官,周人是姬姓的部落,最早和羌人的姜姓部落通婚,結成了部落聯盟。后稷的母親姜嫄是帝嚳的元妃,是堯舜同時代的人物。姜嫄與殷祖契的母親簡狄又同為帝嚳之妃(有可能是同一部族)。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其父為橋極,橋極的父親叫玄囂,玄囂的父親是黃帝,可見他們與黃帝是同宗同族。郭沫若先生認為周之祖先與黃帝並無聯繫,他認為黃帝之名始見於《山海經》,「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黃帝的祖先是犬戎」。那麼是《史記》的記載出了問題,還是郭老的研究有歧義,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上古的歷史。三皇的傳說歷史久遠而難以分辨,沒有地下的出土文物可以證明。五帝之說可以按歷史的順序排列,氏族脈絡十分清晰。

據說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當時已經有五帝的譜系流傳,帝王的世系和歷史年代十分詳細。可以確定五帝是同一族群,只不過是分成不同的部落而已。黃帝時有二十五子,得其姓十四人的傳說,延續下來幾千年,現代人未能見到古代文獻的詳細記載。郭老認為帝嚳、帝舜為同一人,姜嫄、簡狄與娥皇、女英為兩個人,這種觀點我們感到略顯牽強。帝嚳是黃帝的曾孫,以地名為號,他娶陳峰氏之女而生放勛,放勛就是堯,堯的時代發生了大的洪澇災害,堯向四獄詢問解決的辦法,四獄一齊推薦舜,堯為了考驗舜的品德和才能,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從史書上看舜不是第一繼承人,他又跟堯沒有親戚關係,他是經過大臣的推薦做了帝王,他和帝嚳相差幾代,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姜嫄與娥皇,簡狄與女英更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姜嫄是契的母親,簡狄是殷始祖契的生母,同個人處在不同的時代,氏族和姓氏不同,怎麼可能是同一個人。簡狄是有戎氏之女,是帝嚳的次妃,簡狄同三人行浴,看見一隻玄鳥墜其卵她吞了玄鳥的卵而懷孕。

契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在商這個地方,並賜姓子氏。姜嫄是帝嚳的元妃,因見到巨人的足跡而懷孕,棄剛出生時,姜嫄把棄拋到了荒郊野外,有一隻神鳥為他遮風避雨救了他的性命。棄在孩提時懂得稼穡之道,被堯封為農師。到了舜執政的時候,他又被封到邰這個地方做官,被賜封姬姓。邰在今陝西省武功縣,商州在河南商洛,兩地相差千里,怎麼可能歸結為同一個人呢?顯然歷史的證據不足。我們把郭老的觀點歸納為以下幾點:

(1) 三皇五帝同出於黃帝之說,是周秦間學者所造。

(2) 五帝古無疊承之跡,其發生祖孫父子之關係者,當在五行生勝說發生以後才出現的,後人言五帝者亦無定論。

(3) 帝嚳和帝舜實際上是一人。

(4 )二女的傳說古本有之,後世合而為一人。

郭老的結論是中國古代的史前傳說,帝王的誕生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均系野合,表明那時的社會是男女雜交的血族群婚,二女的傳說只是表明社會已經進展到亞血族群婚的階段。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論述的亞血族群婚是否同中國古代社會婚姻制度是否有相同之處,我們不敢妄加評論。但是從我們所見到的現存史料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在各個國家的種族中不盡相同,有的民族經過了母系氏族社會,然後進入到父系氏族社會。有的民族沒有經過母系氏族社會,而直接進入到父系氏族社會。是不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全部都經歷了群婚制,這一點歷史學家不會認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種族,不同的人種,他們自身的發展都不一樣,不可能用同一種模式來衡量。比如說愛斯基摩人,就沒有經歷過母系和父系的階段。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社會的人之初,是否是血族群婚制,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人類的早期活動不盡相同,與傳統的教科書上說得大不一樣。人類大約在600萬年前從奧爾奧古猿的突然直立行走,向類人猿邁出的第一步開始,到了300萬年前真正的人類才在非洲的衣索比亞誕生。類人猿的誕生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生命體過程,而是經歷過漫長吸納、分化、變異、整合後才形成了人的雛形。隨著人類活動範圍逐漸地擴大,種群的遷徙,氣候的影響,導致人類種族由原來的幾支發展到幾十支、幾百支、幾千支,最終產生了和現代人一致的群體種族。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周代社會的歷史發展,從中可以了解到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變的基本脈絡。

《史記.周本紀》記載,后稷死後,他的兒子即位,夏后氏政權衰微之時,后稷的兒子丟了王位,投奔到戎狄那裡去了。後來公劉繼承了后稷的事業,重新振興了國家,自漆水到渭水大興土木,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詩經》中有一篇叫《公劉》的詩,就是讚美公劉帶領周部族走出困境,從遊牧部落的生活走出了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詩歌如下:

篤公劉,匪居匪康。廼場廼疆,廼積廼倉,廼裹餱糧,於橐於囊,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愛方啟行。

篤公劉,於婿斯原,既庶既繁,既順廼宣,而無詠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廼陟南岡,乃覯於京。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篤公劉,於京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廼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廼里,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朔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這首周部族的史詩,歌頌了公劉帶領族人從邰遷到豳地的過程。公劉是周部族的祖先,他所生活的時代說法不一,據推測大約在夏朝的末年,即公元前1600年左右。從詩中反映的內容看,公劉不僅是周部族的第一代首領,而且還是一個注重農業生產,囤積糧食,營造國都的人。他修整農田,開闢疆渠,經過了千辛萬苦的長途跋涉,最後終於定居豳地。他建立強大的軍隊,設置國都的城防,積極備戰,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從公劉起又經過了九代,到了古公亶父的時,天下發生了大的變革。周人生息繁衍的豳地在外來少數民族戎狄的入侵之下,不得不再一次被迫遷徙。他們扶老攜幼,越過漆水,沮水、梁山來到岐山角下的周原。周原這個地方沃野千里,綠樹成蔭,周部族感到這次遷徙是一次重大戰略轉移的勝利,從此就把自己稱為周人了。

周人遷到岐山以後,調整了自己的部落組織,規劃了建國建邦的方案,重整桑田,建造屋宇村舍,大規模地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整個部族開始強盛起來。事實上周人同商人之間很早就有聯繫,在古公亶父的時候他們臣服於商族,共同討伐鬼方、戎狄等部落。古公亶父把王位讓給了小兒子季歷,季歷娶了太任,也就是周文王的母親。當時正是商朝武乙執政時期,季歷同商朝的貴族任姓摯氏通婚,兼收並蓄商代的文化,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使整個部族得到了快速地發展。武乙末年,季歷前往商朝拜見國君,武乙賜給他土地三十里,並給了大量的珠寶翡翠、車馬等物品。在商朝的支持下,季歷開始對鄰近戎狄部落發動戰爭,打敗了戎狄部落,兼併他們的方國,使他們歸順了商王朝。周族的影響和勢力也隨之擴大,到了文丁時,季歷又先後征伐燕京之戎、余無之戎、始呼之戎,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文丁封季歷為商朝的牧師,周族從此成為商王朝在西方的一個強大方國。

周部族統治的日趨強大,加劇了他們和商朝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商朝為了遏制周人的勢頭,殺了季歷。周文王繼位之後舉兵伐商,但是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時候很多諸侯都紛紛響應周文王的號召,帶著兵馬投奔到周文王這裡來。當時有個叫崇侯虎的大臣,向商紂王建議:「文王的勢力足以削弱您的地位,應該把他囚禁起來,」於是紂王就把文王囚禁在羌里。文王雖然被囚禁在羌里,但他滅商的決心沒有毀滅,他根據伏羲的八卦演繹出六十卦,苦心攻讀易經,研究軍事,時時刻刻為周朝的崛起做好充分的準備。他遊說了朝廷大臣費仲,送給紂王的美女和寶物,最後紂王終於釋放了他。文王一面爭取推翻商為王朝,一面又對其他小國發動戰爭。他先調解了虞、芮兩國之間的矛盾,把兩國結為自己的同盟。然後又親自率兵西征犬戎和密須(今甘肅靈台),不久文王的軍隊就進入到商朝的領地邘(今河南沁陽),就這樣一步步地逼近商朝的統治中心朝歌。

夏商時候就有了崇國,崇國是在豐、鎬兩地之間的一個小國。崇侯虎曾進諫紂王囚禁周文王,文王獲救後馬上出兵征討崇國。為什麼要先征伐崇國呢?因為崇國當時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並且屯有強兵,是周的近敵。文王一舉滅掉崇國,掃除了周的最大障礙,鞏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然後文王又揮師東進,徵調大批民工和奴隸,在灃水兩岸修建都城,成為了商王朝在西方最強大的敵國。文王遷都到豐之後,開始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領地,對商王朝採取了吞併的態勢。《左傳》上記載:「文王率殷之叛國以事紂,四十餘國。」可見當時商朝的統治已經開始土崩瓦解,各方諸侯紛紛投靠周文王,承認文王在西方霸主的地位。

文王在討伐崇侯虎的第二年死去,他在臨終前叮囑武王要繼承他的事業推翻紂王的殘暴統治,這一年他已經九十七歲了。文王在世時並沒有推翻商王朝,但從軍事對比上看,商朝已經明顯的處於劣勢,商朝的統治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周武王在八十四歲時即位,他上台的第二年,在盟津這個地方召集各國的諸侯開了會盟大會,啟用了太公望姜尚(也就是姜子牙)為軍師,任命周公為丞相,同時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訓練。相傳當時有八百諸侯前來會盟,商討聯合討伐紂王的策略。紂王並沒有感到大難臨頭,反而在宮廷里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手下有個叫比乾的大臣多次向紂王進諫,企圖說服紂王,可是他置若罔聞,殘酷地殺害了大臣比干,挖出他的心臟,然後又把大臣箕子關進了死牢。在紂王殘暴的迫害下,許多大臣被迫逃到鄰國,商王朝面臨著一觸即潰的局面。

周武王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在他即位的第四年,率兵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精銳的武裝部隊四萬五千人,度過盟津,聯合庸、蜀、羌、微、盧、濮等國,攻打商朝的國都朝歌,直搗紂王的老巢。 武王的軍隊並沒有遭到商朝軍隊的抵抗,周軍所向披靡、乘勝前進,在離商王朝國都朝歌只有幾十里的地方,紂王才如夢初醒,可是為時已晚。商朝的軍隊遠在東方作戰,一時無法搬師回朝,眼看著周軍攻到了都城下,紂王只好臨時抓來一些戰俘應戰,雙方的軍隊在牧野這個地方展開了一場生死決戰,結果商朝的軍隊紛紛倒戈、潰不成軍。紂王感到大勢已去,穿上金玉護身服,投火自焚而死。武王占領朝歌,宣告商王朝滅亡。

武王克商之後,兵分四路征討商朝各地諸侯。據說當時有六百多個小國,被武王征服的有九十九個國家,周朝基本上控制了商朝的大部分地區。為了穩住當時的局面,姜尚主張把商朝的舊臣全部殺掉,以絕後患。召公認為應該加以區別的對待,有罪者斬,無罪者釋放。周公則認為應該分化瓦解,即用武力統治,又要實施籠絡人心的政策。武王決定採取周公的策略,封紂王的兒子祿父為商貴族,並把他們留在商都,控制殘留的商遺民。令其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協助祿父來治理商朝的遺民,實際上是讓他們來監督祿父。

武王又命令召公釋放被囚的箕子,讓畢公主管百姓的訴訟,命令南宮括將鹿台的錢財發放給老百姓,打開糧倉,賑濟災民。一切安排好之後,武王封神農氏的後裔到焦這個地方,封黃帝的後裔到祝其縣這個地方,封帝舜的後裔到陳這個地方,封大禹的後裔到杞這個地方。然後又大封功臣謀士,師尚父被封到齊國的營丘,周公被封到山東魯國的曲阜,召公被封到燕國的爽地,封弟弟叔鮮到管國,封叔度到蔡國,其他功臣依次而封。

武王打敗了紂王之後,夜不能寐,整天憂心忡忡,思考著自己的國家將來,想盡一切辦法整治好國家。周公問武王你為什麼整天這樣的憂慮,武王說商朝逆天行道,奸佞之徒得勢,忠良之臣遭到陷害,國家生靈塗炭,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商王朝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有賢人三百六十人,因為他們不注重人才,所以才導致國家衰亡。我們現在剛剛統治了國家,立足未穩,治國的大業任重而道遠,怎麼能高枕無憂啊!只有心裡天天地想著民眾,施德政於天下,到那時才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不久武王去世,兒子成王即位,成王當時只有十二歲,尚未成人,由於周朝剛剛建立,政局不穩,周公代替成王攝政。管叔、蔡叔到處散布流言,說周公想害死成王,自己當國君。武庚也乘機和管、蔡串通一氣,聯合東夷等部落開始叛亂。周公調動軍隊進行了第二次東征,平息了武庚、管叔、蔡叔的叛亂。經過了三年的戰爭,周公取得了勝利,殺死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國家得到了安定。

周公東征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商朝潛在的舊勢力並沒有徹底的剷除,他們還想乘機復辟。這些被稱為「殷頑民」的人,要想制服他們難度很大。文王時在豐這個地方建都,後來又在灃水的東岸興建鎬京,但是地理位置太偏西部,不利於控制廣大的東部地區。武王在晚年的時候,曾經考慮過在原來夏人居住的中心伊、洛流域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周公鑑於武庚和管、蔡的叛亂教訓,如果讓商朝貴族繼續留在原來的地方,會造成極其危險的後患。於是決定建造洛邑,把殷頑民遷到那裡去,並派遣軍隊駐紮在那裡。

決定做出之後,由召公到武王生前選定的地區,測量好建築宮殿和宗廟的位置,然後制定出建都的規劃。從此周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部的鎬京叫宗周,東部的洛邑叫成周。 周公採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來對付殷頑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不僅使殷頑民在政治上受到了監督,而且在軍事上也受到控制,這樣就使周朝的統治更加鞏固和穩定。

周朝建立之初,大規模的分封諸侯,開展了「封邦建國」舉措。相傳武王、周公、成王先後設置了七十一國,武王的兄弟十五人,同姓的四十人。周王的子弟一般都得到了封地,建了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如文王的弟弟封在東虢、西虢,文王的兒子封於管、蔡、霍、魯、衛、毛、郜、雍、曹、滕、畢、原、邦等地。武王之子封於邘、晉、應、韓等地,周公之子封於凡、蔣、邢、茅、胙、蔡等地。異姓的貴族中姜姓貴族最多,也有其他姓的貴族,在康王以後,仍然陸續分封諸侯,如厲王之子在宣王時被封到鄭國。分封的目的是「封建親戚,以蕭屏周」,各個諸侯國按照成周的模式建造都城,形成了以中心都城向外擴展的格局。

分封制是周朝統治諸侯的一種政治和軍事手段,周朝通過分封使得大部分諸侯獲得既得利益,消除了他們爭奪朝廷的野心,鞏固了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康叔是武王的弟弟,他被成王封到原來的商王所在地,建立了衛國。康叔被封的土地廣大,分到了殷遺民中的七族,還把陶氏、繁氏、琦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分給他作為奴隸。據史料記載,衛國的祖先也是姬姓,康叔開始時被封在康地,是周朝的「內國」。三監之後康叔一直被封在妹土這個地方。康叔當時的勢力範圍很大,統治著原來商王朝的中心地區,他被任命為周王朝的司冠,手中有生殺大權。周公把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康叔管轄,目的就是為了鎮壓殷頑民的叛亂。周公的長子伯禽被封到原來奄國,建立了魯國(今山東曲阜)。

奄國曾經隨武庚叛周,所以周朝的統治者對奄國十分的戒備,命伯禽去統治商奄之民,其目的讓伯禽控制奄國的舊部,防止他們叛亂。伯禽分到了殷民中的六族,其中有:徐氏、條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伯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被封的疆域很大,朝廷賜給他許多的珍寶財物,成王還特意送給伯禽了一套經典文冊《周禮》。伯禽得到了封地之後,對徐夷、淮夷繼續用兵動武,鞏固了周朝在東方的統治。成王把師尚父姜尚封為齊侯,他建都在營丘(今山東臨淄)。師尚父就是姜太公,他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軍師,在東征中屢建戰功。傳說他出身貧寒,當過屠夫,開過茶館,後來立志報國,垂釣於渭水河畔,巧遇成王,拜為軍師,後來他為周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周公東征時命召公授權給師尚父,並告誡他說「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稜,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師尚父實現了周公的軍事占領計劃,先後滅掉了齊國周圍的東夷小國,從而使齊國一躍成為周朝在東方的大國。

魯國、齊國、衛國三國分別統治著武庚發動叛亂的地區,是周朝控制東方的重要支柱。在衛國以西還有晉國,成王派軍隊迅速地攻下唐國,以其地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唐叔虞,把晉國封給他的懷姓九宗。懷姓九宗本是商朝的奴隸,現在易主了,成為晉國的奴隸。晉國附近有許多戎狄部落,先後都被晉國吞併了,所以晉國就成為了這一帶的大國。

燕國在衛國的北面,燕國的始封人是召公的長子,召公是周王室中周姓的貴族,文獻記載他是文王的庶子。燕國是周朝靠近北北部的一個同姓諸侯國,其統治的地區延伸到較遠的邊疆。傅斯年先生認為,燕的原封地在河南,三監之後,召公經營北方,遷徙到河北玉田縣,後又遷到薊丘。顧擷剛先生認為燕在遷到河北之前,曾經遷入到山西境內的太岳之北、管涔之南、汾水上游,澤以燕名、山以燕名、戎以燕名,以此地稱為燕的領地。燕建都於薊(今北京附近),在出土的青銅器中,還發現了殉葬的奴隸。遼寧發現的大批青銅器,其銘文有關於燕國的記載。可見燕國的勢力範圍已經延伸到東北一帶。燕國同魯國、齊國、衛國、晉國等遙相呼應,成為犄角之勢,這是周朝當時有意安排的。

由於燕國同其他的諸侯國相距很遠,長時間獨立於北方,以至於最早幾代燕侯的名號都不十分清楚。燕國東有孤竹,是商的同姓國,相傳孤竹君有二子,一個叫伯夷;另一個叫叔齊。孤竹死後,在繼位的問題上兄弟二人互相推讓,結果都放棄了王位,投奔了周文王。這時文王已經死了,正趕上武王伐紂,他們向武王進諫堅決反對。周朝建立之後,伯夷、叔齊逃到首陽山,因不食周粟而餓死。燕國的東北是肅慎族,肅慎族散部在松花江到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很早就同周朝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周公東征勝利之後,肅慎族前來祝賀,成王以禮相待,命崇伯作《賄肅慎之命》的典冊,可見肅慎族是周朝的遠方屬國。

宋國在周朝的東南方,由商朝原來的貴族微子啟受封而建立,都商丘。在武王克商時,微子啟自縛銜壁,讓族人抬著棺材,向周軍投降。後來他沒有參加武庚的叛亂活動,在武庚被殺之後,他作為商朝的後裔受封於宋國。宋國靠近徐夷、淮夷,是周朝東南面的屏障。在宋國的周圍,周朝還封了許多異姓的小國,如姒姓的杞(今河南杞縣),偽姓的陳(今河南淮陽)。另外,蔡叔的兒子蔡仲也被封到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同宋、陳等一起守衛著周朝的東方。這些諸侯國面對的大部分是徐夷和淮夷,主要是贏姓的徐、江、六等部族,還有巢湖沿岸的群舒(舒庸、舒蓼、舒龔、舒鳩、舒龍、舒鮑)等方國部落,他們大部分都隨武庚叛周,以後又時服時叛,是周朝討伐的主要對象。

吳國是周朝在東南方最遠的同姓諸侯國(今江蘇無錫東南),傳說吳國是季歷之兄太伯、仲雍率領一部分周人和當地居民結合而建立起來的。太伯和族人接受了當地人斷髮紋身的風俗,同時把周人傳統的農耕技術、建築設計也傳到了那裡,融合成有當地特點的商周文化。江蘇東南部和安徽東部已經發現了當時的文化遺存,這裡的居民多在水濱林際的台地上建造房屋,從事漁獵活動。他們也使用石鋤、石鐮之類的工具,種植水稻,發展農業和漁獵相結合的經濟。他們還能鑄造小型的青銅器,數量和類型雖然不多,但是青銅器的質地非常完美,他們製造的陶器以夾砂粗紅陶為主,陶器的造型和中原地區的陶器相當的接近,是傳統制陶業的延續和發展。

在吳國的附近還有一個宜國,是成王把西部的虞侯改封到那裡的一個小國。江蘇丹徒出土的一批周初的青銅器中有一個矢簋,其銘文中詳細記載了虞侯矢被改封為宜侯的經過。還記載了成王授予宜侯土地和人民,賜予宜侯彤矢等器物事情。同矢簋一起出土的一對青銅角狀器,鑄有風格別致的編織紋,跟當地的幾何印紋陶器的花紋相似。安徽屯溪西周墓中發現的青銅器也有這種編織紋。在江西和湖南一些地方發現了不少西周的青銅器,這些發現說明當時周朝的勢力範圍已經達到了長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區。中原文化和當地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交流和融合,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台灣都發現了幾何印紋硬陶器。鄭州商代前期遺址中出土的幾何印紋硬陶,就和這種類型的文化有一定的關係,這是古代越人文化的代表,標誌著這時江南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後來在南方的吳國,出現了夏人和楚人同當地人建立起來的越國,對東南地區的文化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周朝除了在黃河流域建立封國之外,還在南方的江漢地區發展自己的勢力。如江漢一帶的庸、盧、彭、濮等方國部落,曾經隨武王伐紂,雙方在此之前已經建立了聯盟。周朝漢水的北岸分封了許多同姓的諸侯國,稱為「漢陽諸姬」,其中最大的是隨國。在湖北的孝感曾經發現過一批周成王時代的青銅器,記載著成王南征虎方的事跡。成王在這次征戰中經過曾地,後來把此地封給姬姓的諸侯。在湖北京山等地出土的大批青銅器,可以證明曾地就是當時的曾國所在地。

楚國是一個芋姓貴族建立起來的國家,原居住在淮水的下游,屬於追隨武庚叛周的熊盈族。武庚失敗以後,他們受到周人的壓迫而南下,被江水阻隔,於是他們沿江西上,開拓了長江中下游的大片土地,其東面有舒群,西南有石濮,西北有群蠻,東北有鄧國。楚國在這裡迅速的發展壯大,成為周朝的強大對手,周初的令簋銘文記載了周朝對楚伯的征伐。到了周昭王時,為首的楚國侵犯了周朝的疆土,周昭王率兵伐楚。當時的南夷、東夷有二十六邦,這次南征激起了當地人民的憤怒,他們在昭王渡漢水時,用了膠水粘接船隻,結果船行到江中解體,昭王被淹死,周軍六師大部分潰敗。這是周朝遭到的最慘烈的一次失敗,從此周朝失去了控制南方的力量。

楚國逐漸地滅掉了附近的小國,勢力範圍越來越大。濮在周初居於巴中,後來東入荊,居於江漢之間。周宣王時,楚國的叔堪曾經避難於濮,並建立了夔國,後來也被楚國滅掉了。庸是群蠻之中最強大的部族,周夷王時,楚熊渠興兵伐庸,揚粵至於鄂,立其長子康為句容王,仲子紅為鄂王,少子執庇為越章王,成為雄踞江漢的三股勢力。

周朝的勢力範圍在西南部達到了很遠的地方,在宗周時西方的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就有周朝所封的散國,也是通往四川的要道。武王封同姓貴族於巴,是周朝在西南最遠的封國,在那裡的巴蜀等部族和周朝有同盟的關係。到了周穆王的時候,犬戎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阻礙了周朝同西北方國的往來。周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並把犬戎的一批部落遷到了太原,從此打開了通往大西北的商旅通道,開闢了周人同西北少數民族的友好往來。後世廣泛流傳的周穆王西征的故事,用神話傳說的形式描寫了西北各少數民族之間的兄弟關係,同時也反映出中亞各族人們之間的友誼。周朝的統治地區據說西到魏、駘、芮、岐、畢,東到蒲姑、商、奄,南到巴、濮、楚、鄧,北到肅慎、燕、亳,其活動和影響範圍還不僅如此。可見周朝是當時東方的一個強大的封建帝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