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少見的血管瘤疾病——上皮樣血管瘤

血管瘤醫生薛玲 發佈 2022-07-16T11:16:20.500620+00:00

病史:自寶寶出生起即發現肛門左側有一腫物,花生大小,棕紅色,表面光滑。專科檢查:肛門左側一 2.0 cm×2.5 cm棕紅色腫物,表面輕微皺縮,觸之較軟,腫物表面糜爛、破潰及少許出血。

案例分享

八個月的寶寶,以「肛門左側發現腫物8月」為代主訴入院。

病史:自寶寶出生起即發現肛門左側有一腫物,花生大小,棕紅色,表面光滑。沒有其他不適症狀,沒有在意,未治療。1天前發現患兒無明顯誘因出現腫物表面破潰及出血,腫物大小也增大到蠶豆大小。家中沒有親屬有類似的情況。

體格檢查:一般情況良好,發育中等,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增大。專科檢查:肛門左側一 2.0 cm×2.5 cm棕紅色腫物,表面輕微皺縮,觸之較軟,腫物表面糜爛、破潰及少許出血。

輔助檢查:血常規和凝血功能檢查結果均未見明顯的異常。


組織病理檢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和皮下組織可見小至中等血管增生,增生的血管內皮細胞腫脹,突向管腔,可見發育不成熟的增生血管,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廣泛浸潤。

免疫組化:血管壁 CD31及CD34均陽性。

結合上述情況,初步診斷為:上皮樣血管瘤

什麼是上皮樣血管瘤?什麼原因能夠導致上皮樣血管瘤的發生?怎麼樣才能確認孩子是上皮樣血管瘤的患兒?上皮樣血管瘤的患兒可以採取哪些治療方法呢?下面,我們來依次解答。


一、致使上皮樣血管瘤發生的原因

針對上皮樣血管瘤患兒發生的原因,目前學術圈內眾口不一,沒有一種壓倒性的說法誕生。有學者認為局部創傷是導致這種疾病的關鍵因素,上皮樣血管瘤患兒的病損部位常位於容易受到創傷的淺表部位。

患兒的組織病理顯示皮下組織內的肌型動脈受損傷,受損的動脈周圍有增生的上皮樣內皮細胞環繞。隨著受損時間的推移,增生的內皮細胞會不斷發育成熟,患兒增生的上皮樣細胞和修復細胞有相似的細胞形態。

有學者認為上皮樣血管瘤是內皮細胞來源的腫瘤性增生病變

也有學者研究發現患者有酪氨酸激酶基因突變、T細胞受體基因重排及低T細胞克隆


還有部分學者發現上皮樣血管瘤患者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表達增多

有一些人群堅持患者病變的發生與動脈、靜脈損傷繼發性引起血管反應性增生有關;

亦有學者認為與病原微生物感染有關。

因為有患者血常規檢查報告單上常出現嗜酸粒細胞異常,認為病變與嗜酸粒細胞有關。嗜酸細胞引發炎症反應、增強中性粒細胞的遷移、刺激T淋巴細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產生一氧化碳等作用。

總之,想要明確知道上皮樣血管瘤患者真正的病因,還仍需要一代代的學者不斷探究。


二、患兒的病變特點和組織病理改變知多少?

非洲等地區的主治醫師可能根本不會有機會見到上皮樣血管瘤的患者,相反,在我國實習醫師就有機會見到上皮樣血管瘤的患者,這是因為上皮樣血管瘤好發於白種人群和亞洲人,黑種人群很少會患有此種疾病。

上皮樣血管瘤的患兒病變部位常在耳朵周圍、臉面部、頭皮上等部位,較少累及軀幹和四肢。

上皮樣血管瘤患者的典型皮膚損害表現為暗紅色半球形的丘疹或者結節,可以單發,也可能多發、多發時隨著病變的進展能夠相互融合,病損區域直徑一般為1~10cm,質軟或質韌。


如果患兒伴隨系統症狀,一般表現為瘙癢、疼痛或者出血。倘若患者的病變累積到骨組織,一般是單個骨、尤其以下肢骨骼多見,表現為疼痛或者病理性骨折。

患者的病變主要發生在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層,以增生的小血管伴內皮細胞上皮樣改變為特徵性改變。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能夠觀察到小葉狀團塊,血管團的中心一般是肌型動脈或靜脈,周圍是增生的毛細血管,管腔內可見上皮樣內皮細胞,呈釘樣或墓碑樣突入管腔內,間質內有嗜酸粒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


高倍鏡下可以更加細緻地觀察上皮樣內皮細胞,核呈卵圓形,一般沒有病理性的核分裂像;胞質豐富、呈現嗜酸性。增加免疫組化檢查,能夠發現CD31、CD34、F8陽性表達,而上皮標誌物細胞角蛋白大部分呈陰性表達。

上皮樣血管瘤典型的皮膚損害為暗紅色半球形的丘疹或者結節,以增生的小血管伴內皮細胞上皮樣改變為特徵性的改變,免疫組化檢查CD31、CD34、F8陽性表達等。知道了這些就可以確定患兒一定患有上皮樣血管瘤嗎?當然不是!


三、三種疾病容易混淆,需要明確辨別!

上皮樣血管瘤患兒常需要與上皮樣血管內皮瘤、上皮樣血管肉瘤、木村病這三種疾病相區別。先來看與上皮樣血管瘤只有一字之差的上皮樣血管肉瘤。

皮膚、甲狀腺以及一些深部的軟組織常容易發生上皮樣血管肉瘤的病變,病變一般是出血性的腫塊,會引起患者持續性疼痛、而且與正常的組織之間拉扯不清。

從微觀上看上皮樣血管肉瘤的病變組織會發現兩種結構,一種是呈片狀、巢狀或條索狀排列的上皮樣腫瘤細胞,這些細胞體積較大,胞質豐富且嗜酸,部分可呈印戒細胞樣,細胞異形性明顯,核大、核仁明顯,核分裂像易見,常伴出血和壞死,血管不明顯,也就是實性區域。

另一種是血管形成區域,由分化好的血管上皮構成,亦或由大小不一的不規則血管腔隙構成。


與上皮樣血管瘤有兩字之隔的上皮樣血管內皮瘤主要表現為孤立性的腫塊,也可以累積到骨質結構,和上皮樣血管瘤一樣常累積下肢骨骼。在X線圖像上呈現溶骨性骨質破壞。

光鏡下有特徵性黏液玻璃樣或軟骨樣基質、內皮細胞呈條索狀或巢狀排列,常伴胞質內空泡,無或少許成熟的血管腔,細胞存在異形性,可與上皮樣血管瘤相鑑別。


還需要與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鑑別,稱為木村病(也就是嗜酸性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以皮下軟組織腫塊為主要的表現,多發生在頭頸部、眼眶最多見。上皮樣血管瘤的患兒病變也可以在皮下組織,但是木村病的浸潤深度更深。

木村病常累積到淋巴結,但是一般沒有內皮細胞上皮樣改變。木村病的患兒常常伴有蛋白尿、腎病綜合徵等腎臟疾病。

根據上皮樣血管肉瘤的病變組織會發現兩種結構,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光鏡下有特徵性黏液玻璃樣或軟骨樣基質,木村病常累積到淋巴結,但是一般沒有內皮細胞上皮樣改變等。仔細區分,還是可以將上皮樣血管瘤患兒區別出來的。不過,確診的患兒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四、治療上皮樣血管瘤患兒的方法不單一

治療上皮樣血管瘤的方法很多,直接果斷的手術切除是很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尤其是Mohs 手術切除治療。不過手術過後護理較麻煩、而且手術對患兒的傷害也較大。

口服異維 A 酸 ,局部外用咪喹莫特,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或細胞毒藥物,冷凍治療,光動力療法,放療,雷射治療,射頻消融等都是常見的能用來治療上皮樣血管瘤的非侵襲性的治療方法,對患兒來說,安全係數高於手術治療。


聯合應用上述的非侵襲性治療方法,可以達到快速緩解症狀的作用,聯合治療中,目前來說,以CO2雷射治療和脈衝染料雷射治療效果最佳。

單克隆抗體類的靶向藥物像貝伐珠單抗、美泊利單抗等也能夠治療上皮樣血管瘤的患者。貝伐珠單抗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而抑制血管生成,而美泊利單抗則通過阻斷 IL-5 與嗜酸粒細胞表面的 IL-5 受體複合體的相互作用而完全緩解症狀。

累積到骨組織的上皮樣血管瘤患者,一般採用局部刮除治療,在手術過後再進行植骨治療為主。術後一般無需放療或化療,但是對於不易刮除的病灶術後多採用輔助放療,以期待患兒更好的痊癒。


參考文獻

【1】蘇海輝,單士軍,苑世萍,段志華,王曉艷. 嬰兒上皮樣血管瘤[J]. 臨床皮膚科雜誌,2020,49(02):101-103.

【2】徐廣芬,晏洪波. 上皮樣血管瘤研究進展[J].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2019,12(06):355-35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