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土白對號入座①:百越民族的九大特徵,你漢化成功了嗎?

愉悅鋼筆 發佈 2022-07-18T05:17:53.001700+00:00

南越,又稱南越人,先秦時期百越各部落的其中一支部落。南越不等同於南越國,南越是部落名,居地主要是廣東,包括壯族、瑤族、畲族和疍家等。

南越,又稱南越人,先秦時期百越各部落的其中一支部落。南越不等同於南越國,南越是部落名,居地主要是廣東,包括壯族、瑤族、畲族和疍家等。


《史記》稱「南越」,《漢書》稱「南粵」。「越」與「粵」通,簡稱「粵」 。後來"粵"和"越"區分,粵指廣東,越指浙江。

實際上,俚僚人就是指南越人。在古籍中,俚人和僚人會分開用,但後面又合為俚僚人。

民族學研究者練銘志說,俚人從東漢興起,到兩晉南北朝及隋唐廣布嶺南百越地區,直至隋唐,俚人是粵西一帶的主人。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漢人大量南遷,北燕王后裔馮融家族遷居新會後,部分南遷高涼。而到劉宋時期,境內俚人十多倍於漢人。

現將南越民族的九大特徵介紹如下。

語言

南越民族使用的共同語,是今天的壯侗語族的語言,土白話其實也是其中之一,有大量的壯侗語為底層,即使是日常用語也充滿壯侗語色彩,比如喜歡用倒裝句。

布依話與千里之外的泰國語相通,諺語云:「會說布依話、走遍東南亞」,就是因為兩個地方都在使用百越民族共同語。


白話的祖先是古俚僚語,是古俚僚語受漢語影響而形成的。所以,壯族人學白話很容易,這說明兩者之間是親戚關係。

我們可以留意到,各詞條及論文介紹土白話時,都會有類似表述:

古越人把古俚僚語發展成俚僚白話和壯侗語,所以俚僚白話中有大量壯侗語的成分難免。現在白話中存留著不少的古壯侗語成份。

南北朝至隋唐俚僚人發展創造出了俚僚白話,並溶合夷化了當時的南遷漢人,成為了嶺表的新僚人。

伝語,即吳川話,俗稱吳川骨,屬土白話,是一種以俚僚古越語為主體,融合了古閩語和古漢語(官話)的混合型語言。

有的學者認為百越語是白話,白話是廣州話的底層。白話(主要指粵西、桂東、桂西南語區)與廣州白話相比,存在著巨大差異,有的白話人根本聽不懂白話。

唐後期因羈糜政策(少數民族自治政策)的收縮,地方勢力走向中央流官制,朝庭偏重沿海統治,移治廣州,粵西、桂東南語區再度與外界隔絕,至今經歷了千年之久,俚僚語白話變化不大。由俚僚語白話發展而來的廣州白話(珠三角至西江流域),因明朝大批漢族移民(實為客家人)融入,又加上多次正音運動,改造和重塑土白話,使之與俚僚語白話拉大了距離。這也正是某些人倒打一耙,說客家話為什麼和廣州白話有些相似的原因。有空筆者將會專門論述廣州白話的歷史。

好的,再把話題收回來點,古俚僚語之所以變成白話,其實是要感謝冼夫人的。


冼夫人(512~602年),出生於陽西(今陽江)冼村,南北朝嶺南地區俚人領袖,高涼郡(今廣東恩平、高州一帶)俚人。「俚」為壯族古稱之一,故冼夫人為壯族人。冼氏世代均為南越族首領。

她約20歲時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婚後常和馮寶一起處理政事。其實,馮寶就是個「妻管嚴」。久而久之,馮寶及其子孫都已經被同化夷化。請注意是被同化夷化了。

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丈夫馮寶病逝,嶺南大亂。冼太夫人憑著自己的威望,勸服、團結百越,使社會安定了下來。


在此之前,各部落語言雜亂,經冼夫人統一嶺南百越,遂令語言逐漸趨同,其產物就是土白話。其實,現在各地的土白話也不統一。當時已有俚僚人大量漢化——其實是偽漢化,只是取了漢族姓名,風俗、飲食等跟俚僚人一樣。

據方言學研究,從廣州話與壯語一些相同或相近的詞彙,亦可看出粵方言源自古俚僚語。比如:倒塌,粵方言為lam5,壯語為lam4;癢,粵方言為hen2,壯語為hum2或han2;軟、爛,粵語為nam2,壯語為nom;北方話「的」,粵語為「概」(ke5),壯語為ka:i5;北方話「這」,粵語為「呢」(ni55/nei55),壯語為nai4或nei4,西雙版納傣語為ni4,等等。

稻作

百越民族自古生活在水田地區,是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被稱為「稻作民族」。

1926年,中國水稻研究的奠基人丁穎在廣州市郊發現了野生稻。他在1957年《農業學報》上寫道:「認定我國栽培稻種是源於華南。」後來,在整個嶺南西江流域,經常會有各種野生稻被發現。

西江流域為古代駱越人生活的區域。由於這片區域發現的野生稻面積最大,品種最多,基因多樣性最豐富,廣西已成為水稻基因多樣性的研究中心。

原住民


百越民族是中國南方原住民族。他們遷徙路線僅限於中國南方的廣西、廣東、雲南、貴州等省和遷往南海對面的東南亞各國,所以,被稱為中國南方民族。

所以,土白人才稱漢族人為「客人」或「客家」。

人種

百越民族的人種,應該是南方人種,個頭較矮,骨架偏細,人多苗條。



北方人種多是蒙古人種,個頭較高,骨架粗大,人多壯漢。

因此,有人認為,除了語言上的類似外,今天我國的傣、泰、壯人民以及操白話方言的人種體質與今天東南亞人種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首先是多數眼穴較深,鼻樑塌扁,膚色偏深,顯然和馬來人種有著近親關係。

另據人類學家測定,四五千年前的越人和中原人的確分屬不同的種族,嶺南土著的種族特徵是:身材較矮小,臉形較瘦窄,眼睛較大,鼻樑較低,顴骨凸出,皮膚較黑。今日之廣西壯族、海南黎族、土白人還保留了不少古越人的特徵。

當然,也有南遷漢人被同化夷化的,他們的長相則是北方漢族人的長相。比如,本是客家人、潮汕人或是其他北方地區遷入者的後代,他們現在講的是白話,但是他們並非俚僚土著。

共同的人文始祖

百越民族在自己的古籍里,記載有一個共同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散見於水書、布依文古籍、壯族布洛陀經書之中,也口口相傳於傣族、黎族的神話傳說中。

「布洛陀」,「布」在壯語中是對人物或人物群體的尊稱,「布洛陀」用壯語翻譯過來就是「山裡的老人」「無所不知的老人」,也就是「始祖公」。

也有專家認為,「布洛陀」其實就是盤古。


所以,廣西壯族學者認為,布洛陀是源遠流長的珠江流域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

如今廣州花都人依然保留著拜祭盤古王的傳統習俗。徐聞地區還有過「盤古誕」的習俗。廣州、佛山、清遠、高州等地都有或曾有盤古廟。


建築

建築是與當地環境、地理氣候相適應的結果。百越民族因為生活在潮濕大霧、水網密布的中國南方,為了防蛇防潮、規避野獸,造房起屋要蓋成通風透光、離地三尺的吊腳樓。




由上三圖可對比發現,古代相當一段時間,南越人(土白人等)的建築仍以干欄式、吊腳樓的為主。

而漢人遷入嶺南後,南越人的建築才發生了變化。廣為人知的鑊耳屋其實也是學習徽派建築所得,有空筆者將會專門撰文講述其中的歷史。


由於明以前建築採用木結構,保存困難,所以現存的傳統建築,多為明清和民國時期所建,也就是說鑊耳屋其實是明清以來建設和保存下來的。

欲知後事,請見下回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