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手術使用的神經監測導管可以抹潤滑劑嗎?可以。不過只能選知名品牌的

新青年麻醉論壇 發佈 2022-07-18T05:33:53.701991+00:00

最近普外科在做甲狀腺的時候,都開始做術中神經監測了,於是這段時間,我也抽空學習了下相關的知識。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四個方面的問題,跟大家分享如下:管子偏粗,選小一點的管子。

大家好,我是漫達洛喵財,一個擺爛的千年老喵。最近普外科在做甲狀腺的時候,都開始做術中神經監測了,於是這段時間,我也抽空學習了下相關的知識。

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四個方面的問題,跟大家分享如下:

管子偏粗,

選小一點的管子。

帶神經監測的導管,在相同內徑(ID)的情況下,會比平時用的管子更粗一些。

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外包裝上的數值。比如,美敦力的管子,6號的管子,外徑是8.8mm,7號的管子,外徑是10.2mm,8號的管子,外徑是11.3mm。

尤其是對於腫物較大,壓迫氣管導致氣管狹窄的患者,術前大家最好量一下氣管的內徑,選擇合適的管子。

擺好體位後,

用可視喉鏡插管。

為了保證術中神經監測的準確性,需要將氣管導管的電極部分,放在正確的位置,使其接觸雙側聲帶。

為達到此目的,我們通常會使用可視喉鏡來插管,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電極的位置。

另外,還有人建議:在擺好體位後再插管,這樣可以避免插完管後因體位變化,引起導管的旋轉和移位。

管子不要抹

含局麻藥的潤滑油。

這個也比較好理解,不管是在導管表面抹含局麻藥的潤滑油,還是用喉麻管噴了局麻藥,那都可能影響電信號的傳導,從而干擾術中的監測,導致出現假陰性的情況。

因此,廠家的人通常會告訴我們,不能使用任何東西潤滑管子,也不能使用利多卡因或丁卡因進行表面麻醉。

但我看了下美敦力的官網,上面只是寫著,不要使用含有局麻藥的凝膠或潤滑油來潤滑管子,但單純的水溶性潤滑劑還是可以用的。such as K-Y® Jelly(想知道啥是K-Y® Jelly,請看結尾處!)

至於能不能用利多卡因或丁卡因進行表面麻醉,文獻上也有不同的意見。

Justin Pachuski等人的研究發現,在用利多卡因對左右兩側聲帶進行表面麻醉後第5min和第10min測量喉返神經的傳導,其閾值跟麻醉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也就是說,噴了局麻藥也不影響監測。但這也只是一篇觀察性研究的結論,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肌松藥的使用,

影響術中監測的準確性。

使用肌松藥是神經監測的重要干擾因素,這個是目前公認的事情。肌松藥使用不當,會導致神經信號監測失敗,使術者作出錯誤的判斷。

這裡說點題外話,我發現,老主任們對這個神經監測的使用,似乎也不太了解。有時會聽到他們在台上極其困惑地說,這明明就是神經啊,怎麼不響。現在想想,這極有可能就是我們肌松藥用多了,出現假陰性的情況。

目前對於這類手術,肌松藥的管理方案通常有四種。第一種是,完全不使用肌松藥;第二種是,使用短效肌松藥(比如琥珀膽鹼);第三種是,單次使用小劑量非去極化肌松藥;第四種是,使用肌松藥後再進行拮抗。

下面我們來說說,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大家可以根據科室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案。

完全不使用肌松,可以徹底排除肌松藥對喉返神經監測的干擾,但該方法會增加氣管插管的難度,氣道損傷的風險高。

使用琥珀膽鹼,其優點是肌松持續時間短,到術中需要監測到時候,肌松作用基本已經消失,不影響監測。但其自身的一些不良反應,限制了臨床使用。

在誘導時,單次使用小劑量非去極化肌松藥,是可行的。誘導時通常使用1倍ED95的劑量,例如0.3mg/kg的羅庫溴銨,然後術中不再追加。但由於肌松藥的持續時間,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術中還是可能存在因肌松恢復不足而導致信號幅度減弱。

最後就是使用肌松後再進行拮抗,理論上來說,這應該是最理想的方式。既能保證插管時有良好的肌松,又能在需要神經監測時,逆轉肌松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新斯的明,對於深度肌松的逆轉是無效的。如果使用的是羅庫溴銨,那舒更葡糖鈉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除了貴)。

總結。

甲狀腺術中神經監測,能有效降低神經損傷的發生,但也對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管號的選擇、不能使用局麻藥進行表面麻醉及肌松藥使用受限。

這可能會增加我們氣管插管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比如,有文獻報導,由於不敢使用正常劑量的羅庫溴銨,在誘導時加大了丙泊酚和瑞芬的劑量(也有可能是喉心反射),導致在插管時發生竇性停搏。

參考文獻:

1.Effect of laryngotracheal topical anesthesia on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monitoring during thyroid Surgery. J Clin Anesth. 2016 Mar;29:10-3.

2.Sinus pause during nerve integrity monitoring tube insertion following anesthetic induction with a low-dose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 A CARE-compliant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Jul 23;100(29):e26683.

END

點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