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為了獲得這專政權利,我也是煞費苦心,無不用其極了

煜侃歷史 發佈 2022-07-31T07:12:14.434844+00:00

當我從楚國回到劉邦的身邊,一切美夢都破碎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劉邦身邊已經多了一個戚夫人。即使是在出生上我都是遜色於人家,戚夫人是周王朝的王室後裔,她的父親曾經是秦朝時期的一名將領官居中尉,後來跟劉邦一起東征西討打天下,算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

當我從楚國回到劉邦的身邊,一切美夢都破碎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劉邦身邊已經多了一個戚夫人。不管從年紀和外貌上,戚夫人都是占了上風。即使是在出生上我都是遜色於人家,戚夫人是周王朝的王室後裔,她的父親曾經是秦朝時期的一名將領官居中尉,後來跟劉邦一起東征西討打天下,算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戚夫人的兄弟當時也是劉邦跟前的紅人,妥妥的出生名門。

」特進朝侯太僕、光祿侍中、監營持節……功充列王室。」

前面的文章我也說了,後宮幾乎沒我什麼事兒了,那就不如前朝找點事兒幹了。為自己活著、為兒子的將來,都有好處,從此我也就開始向著涉及朝政的方向發展起來。


這要在朝中有立足之地,必然先要立威,按照歷史上的很多案例,立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斬殺一些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我也準備照著做。在尋找目標的時候,感覺韓信很符合上述特徵,韓信也算是劉邦面前的紅人,在朝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殺了他必然會起到威懾朝中眾人的目的。結果不出所料,確實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很快我就成為了西漢王朝的決策核心人物。

後來戚夫人又開始作妖,經常給劉邦吹枕頭風,要求換立太子讓她兒子當太子。我也知道這個時候的劉邦,已經被戚夫人迷得鬼迷心竅了,光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改變不了他的想法了。我就找到當時的牛人「張良」,張良知道吧,就是後期連劉邦都佩服的人,現代的某遊戲裡有句名言「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話最早就是劉邦來形容張良的。

張良當時也很為難,他認為要是在戰爭年代,殿下還能聽我出謀劃策幫助他退敵;現在這和平年代要我插手他後宮的事端,殿下是肯定不會搭理他的。不過,張良後來還是給我獻了一計,叫我去找4個老頭來助陣說服劉邦。這4個老頭其實是劉邦一度很敬佩,甚至想請他們出山都沒請動的人物,人送外號「商山四皓」。即使是你們現代人,也經常用這個外號來形容那些有名望但不高調的隱士。

「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在我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幾位高人最終願意幫我一把。他們其實也不用做太多的事情,就是陪著我的兒子就行,生活起居乃至上朝都陪著太子,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宮裡的皇宮大臣以及劉邦看到這個場面,他曾經請不動的人,現在在陪著他的兒子。此時看到此等場景的劉邦也很納悶,為什麼當時我都沒請動他們,這個時候卻來陪著太子了?

看在這等架勢,劉邦只得認為,既然有這幾位高人輔佐太子,他也就無後顧之憂了。從此,也不再提換立太子的事情。

在我兒子劉盈當上皇帝後的第四年,這一年我本來做了一個雖然看上去不太體面,但是還算情理之中的操作。讓我的外孫女嫁給了我的兒子,也就是我讓當時的漢惠帝劉盈娶了他的親外甥女,不要驚訝,這在古代已經是「基操勿驚」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本來應該是「親上加親」的事情,不料這劉盈就是不喜歡這個我給他安排的皇后。也使得他們倆一直沒孩子,不過也不奇怪,當時結婚的時候,我這外孫女才11歲。後來我幫他們抱了一個孩子當養子,為了掩人耳目我還把這個孩子的親生母親給殺了。但是,沒曾想就是這次操作,能夠成為我後來臨朝稱制的一個因素。

這個時候的大漢王朝,劉盈的皇帝照樣做著,我在背後各種操作照樣幹著。在解決了劉邦當年的那些個寵妃們之後。我的兒子又因為我的殘暴不仁變得無心上朝,整天表現得鬱鬱寡歡,沒多久也就鬱鬱而終了。

劉盈死了,這國不可一日無君啊,我就立馬想辦法讓我給劉盈抱來的養子給捧上位,你們後世都叫他「劉恭」,其實我自己都不知道他叫什麼,為了不失公允,我們就暫且叫他「西漢前少帝」吧。這孩子當年還小,根本沒辦法自理朝政,那麼理所當然需要我這個祖母幫襯著了,從此就有了在歷史上流傳了千年之久的「垂簾聽政」這樣的操作。請記住,這項操作的發明人是我。

最後的結果看似還很光鮮,前面的過程只有冷暖自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