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歷代大師有哪些?

心學敬誠宗 發佈 2022-08-08T06:24:50.720558+00:00

李通玄,世稱李長者,又稱棗柏大士,唐代著名的華嚴學者。青年時鑽研易理,到四十餘歲時,專攻佛典,潛心《華嚴》。

除華嚴五祖外,歷代大師不少,傳續不絕。


李通玄(635—730年),世稱李長者,又稱棗柏大士,唐代著名的華嚴學者。青年時鑽研易理,到四十餘歲時,專攻佛典,潛心《華嚴》。當時正值八十《華嚴》譯成。於開元七年(719)春,他攜帶新譯《華嚴經》到太原盂縣西南同穎鄉大賢村高山(一作仙)奴家,造論闡明經義。三年足不出戶,據說每天早晨只食棗十顆、柏葉餅一枚,由此世稱棗柏大士。經過五年寫成《新華嚴經論》。他在智儼、法藏一系以外,別樹一幟,於華嚴一宗傳統的學說,分宗立教,但大體仍不出法界圓融的義旨。他應用《易經》的思想來解釋《華嚴》,創「三聖圓融」說。確立了李通玄的佛學思想在華嚴學史,乃至佛教史上的歷史地位。

馬鳴(公元1、2世紀),古印度佛教詩人、劇作家,生於中天竺一個婆羅門家庭,後隨著名佛教學者脅尊者出家,在東天竺、北天竺宣傳佛法。馬鳴不僅是一個佛學家,也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和劇作家,寫過不少詩作和劇本。現存主要作品是敘事詩《佛所行贊》、《美難陀傳》(《莊嚴難陀》)和三部梵語戲劇殘卷。馬鳴的佛教理論闡述了苦、空、無常、無我等小乘佛教基本教義,但也提倡大乘緣起性空的思想,反映了小乘向大乘過渡的內容,因此中國和日本有些佛教學者認為他是大乘佛教的創始人。馬鳴與提婆、龍猛、童受並稱為「四日照世」。

龍樹(150—250年)菩薩名。以龍成道,故字曰龍。譯為龍猛。又雲其母樹下生之,號曰龍樹。佛滅後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經下)。著名的大乘佛教論師,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傳說他入龍宮齎《楞嚴經》《華嚴經》,開鐵塔傳密藏。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他的《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龍樹菩薩開創的中觀學說,被大乘學者奉為圭臬。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翻譯、介紹到中國來,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弘揚、光大,影響深遠。中國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龍樹菩薩為共同的祖師。

唐武宗滅佛,自宗密之後,華嚴傳播也受到阻礙,不再有嚴密的傳承祖師,其中著名的有如下大師——

長水子璇(965—1038年)宋初高僧,弘揚賢宗之大德,賢宗於會昌法難後略有復興之勢。

晉水淨源(1011—1088年)師於長水子璇,為宋代華嚴中興之師,著有《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等,後世稱為華嚴宗的「中興教主」。

師會可堂(1102—1166年)宋代高僧,力宏華嚴之大家之一。

仲華文才(1241—1302年)元代弘揚華嚴宗之高僧。

幻堂寶嚴(1272—1322年)仲華文才弟子,力宏華嚴之大德。

魯庵普泰(約16世紀初)明初傳習華嚴之大德,宏賢宗於一線。

雲棲袾宏(1535—1615年)即蓮池大師,融通禪淨諸宗,為明代一大高僧,亦被尊為淨宗第八祖。

雪浪洪恩(1545—1608年)明代弘揚賢宗一大家,博學好文,講弘頗盛。

一雨通潤(1565—1624年)雪浪弟子,精著述,續師力宏賢宗於明末。

柏亭續法(1641—1728年)為雲棲袾宏五世法孫,於杭州弘揚華嚴五十多年,著述甚富,有《賢首五教儀》等,為清代宏揚賢宗一代巨子。

通理達天(1701—1782年)清代高僧,博通經教,著述豐,有《楞嚴經指掌疏》等,為近世傳宏華嚴之大家。

彭紹升居士(1740—1796年)清代佛門大居士,著有《華嚴念佛三昧論》等。

月霞顯珠(1858—1917年)近代佛門大德,民國初創興華嚴大學。

應慈法師(1873—1965年)近現代佛門大德,續月霞後主持華嚴大學,對賢宗之弘傳,畢生不懈。

自唐代起,在朝鮮、日本,華嚴傳承也頗為繁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