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8月14日 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明棟 發佈 2022-08-18T16:04:06.225886+00:00

今天是2022年8月14日,農曆二零二二年七月十七,星期日,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哪些事情?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歷史上的今天所發生的大事件。

今天是2022年8月14日,農曆二零二二年七月十七,星期日,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哪些事情?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歷史上的今天所發生的大事件。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出自唐太宗李世民)

992年8月14日:趙普逝世。趙普(922-992年8月14日),字則平,北宋初年宰相,是北宋初期的傑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士。出生於幽州薊縣(今北京),後遷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陽(今河南洛陽)。雖足智多謀卻不好讀書,後來在趙匡胤的勸告下開始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1433年8月14日: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逝世。若昂一世(1357年4月11日-1433年8月14日),是葡萄牙阿維什王朝的建立者,被稱為「若昂大帝」,是葡萄牙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他在位時期,葡萄牙確立了向海上發展的國策,並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吹響了前奏。若昂一世從誕生到登上葡萄牙的王位,是由一系列浪漫而又血腥的故事構成的。

1642年8月14日:荷蘭航海家塔斯曼在雅加達啟航。塔斯曼約1603年生於荷蘭格羅寧根城附近農村。約1632年入荷蘭東印度公司供職。1634年,出航至印尼的塞蘭島。1639年,隨船至日本以東海域尋找產金銀的島嶼。繼又赴日本、柬埔寨、蘇門答臘等地進行貿易。其後受荷屬東印度總督A.范迪門之遣,探查通往南美的航線及尚未確知的「南方大陸」。1642年8月14日,塔斯曼自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啟航,經印度洋入太平洋。11月24日抵塔斯馬尼亞島,名為范迪門地。12月13日至紐西蘭南島。1643年1月4日離紐西蘭,途中發現湯加、斐濟諸島。6月返回巴達維亞。1644年率船隊勘查澳大利亞北部海岸,並繪製海圖。1648年率艦隊與西班牙戰於菲律賓海域。1653年退職後居巴達維亞,大約1659年在該地去世。1694年英國出版其航海日記,1860年Y.茨瓦爾特出版他的旅行遊記。

1688年8月14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出生。腓特烈·威廉一世(1688年8月14日—1740年5月31日),普魯士國王兼布蘭登堡選帝侯(1713年—1740年在位),綽號「軍曹國王」。腓特烈一世之子,腓特烈二世之父。他的父親腓特烈一世成功地使普魯士變為一個王國,而他本人則大大加強了這個王國的軍事力量。

1740年8月14日:教宗庇護七世出生。教宗庇護七世,(1740年8月14日-1823年8月20日), 1800年—1823年在位,出生於義大利北部Emilia-Romagna區切塞納市。但登基大典時皇冠被拿破崙奪走,並且自行為自己及皇后加冕,庇護七世視之為奇恥大辱。1809年拿破崙進攻維也納,併吞教皇國屬下各邦,庇護七世大發雷霆,宣布將拿破崙再次革除教門。拿破崙便於1809年7月6日逮捕了梵蒂岡中的教皇庇護七世並將其押解回薩沃納囚禁,庇護七世也是在拿破崙退位後才被釋放。當時的法國宗教已經亂成一片,長期處於無秩序狀態。1814年,教宗庇護七世恢復於1773年被教宗克雷芒十四世解散的耶穌會。

1777年8月14日: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出生。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丹麥物理學家、化學家,電流磁效應的發現者。

1867年8月14日:英國小說家、劇作家高爾斯·華綏誕生。高爾斯·華綏(1867—1933),英國著名作家。1867年8月14日生於倫敦,曾在牛津大學讀法律,後放棄律師工作從事文學創作。 1906年,高爾斯·華綏完成長篇小說《有產業的人》,小說獲得廣泛好評,他也因此而被公認為英國第一流作家。高爾斯·華綏是個多產的作家,在2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幾乎每年寫一部小說和一部劇本。1932年,高爾斯·華綏「因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1871年8月14日:清朝光緒帝載恬出生。光緒帝載恬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他在同治帝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緒34年砒霜中毒而死,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河北易縣崇陵。

1880年8月14日:科隆大教堂正式落成。1248年科隆大教堂建造奠基,直到1880年8月14日正式落成。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它是該城市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1884年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至今仍是最高的哥德式建築。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9世紀才由當時德皇威廉一世象徵性宣告完工,建築期間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科隆大教堂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曾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脫離該名錄。 科隆大教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總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聖堂主保為聖母瑪利亞及聖伯多祿。

1900年8月14日:慈禧光緒棄京出逃。當日,慈禧接連5次召見軍機大臣等,決定「出京」作「暫避之計」。

同一日,近代早期維新思想家、語言學家馬建忠去世。馬建忠,字眉叔。江蘇丹徒(今鎮江)人,1844年(清道光十四年)生。早年即研究西學。1876年(光緒二年)被派赴法國留學並任清史館翻譯。1879年得博士學位後回國,從李鴻章辦洋務,曾任輪船招商局會辦、上海機器織布局總辦等。撰《適可齋紀言紀行》,主張廢除厘金,收回關稅主權,振興工商業。並稱許西方議會制度,精通英、法語文及希臘文、拉丁文。所著《馬氏文通》,為中國第一部較全面系統的語法著作。

1917年8月14日:中國正式對德國、奧地利宣戰。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發布《大總統布告》,正式宣布對德、奧宣戰。當日,外交部照會各協約國、中立國、駐華公使以及德國駐京代表、奧地利駐華公使,通告中國對德、奧宣戰。美、英、法、日、意、俄等國公使當即復函外交部,對中國參戰表示歡迎。奧地利公使在復函中聲明:「此項宣戰,本公使以為違背憲法,當視為無效。蓋按黎前大總統之高明意見,此項宣戰之舉應由國會兩院同意贊成,方可施行。」外交部認為,中奧已為敵國,不能接受這一公文,當即將公文退還奧地利公使。

1920年8月14日:第七屆奧運會在安特衛普舉行。在古代,所有戰爭在奧運會舉辦期間都要停戰,而現代奧運會正好相反,一次世界大戰使得原定在柏林舉行的1916年奧運會被迫取消。國際奧委會也於1915年將總部從巴黎遷到瑞士洛桑。

1934年8月14日:參加十四屆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舉債歸國。1934年8月14日,第十四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閉幕,中國運動員參加了閉幕式。這次奧運會是於上月29日開幕的,為參加奧運會,中國體育協進會聘王正廷、董守義、許明輝、馬約翰、宋君復、容啟兆、江良規7人組成遴選委員會,負責辦理選拔和訓練選手事宜。中國代表團共有33名運動員,分別參加足球、籃球、田徑、游泳4個項目的比賽。總領隊為職業外交家王正廷,總幹事為董守義。代表團所需經費為12萬美元,但因南京政府所拔經費極少,代表團只得先派以「球王」李惠堂為首的足球隊一路出訪比賽直達倫敦,靠賣門票籌集資金。比賽結果,中國運動員全部在預賽中被淘汰。賽事結束後,代表團靠王正廷募捐舉債才得以回國。

1937年8月14日:日機轟炸南京。1937年8月7日,南京《新民報》發表社論認為南京「不是重工業區,不是金融市場,也不是軍事重鎮,實在夠不上敵機的轟炸,南京並不如一般想像之危險。我們希望大家沉著鎮靜一點好了。」但14日午間,防空警報驟然而起。日本空軍木更津隊重轟炸機16架飛臨南京上空,瘋狂投彈,把雨花台軍區炸得稀爛。這是抗戰史上南京首遭日本空襲。自此,日機頻頻來襲,防空警報不絕於耳,南京民眾一日數驚。8月15日,日機大舉來襲,爆發激烈空戰;19日,日機兩度來襲,被擊架3架;21日晨,日機來襲,受狙擊而未成;23日,日機來襲被中國空軍擊退;24日,日機9架來襲,被擊落兩架;26日,日機12架來襲,被擊落兩架。

1941年8月14日:日軍向晉察冀邊區大舉「掃蕩」。日軍集中第二十六、第四十一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三、第四、第九旅各一部共約2萬餘人,分多路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實施「掃蕩」。日軍先後攻占晉察兩省邊界長城線上的上寨至娘子關段各要點,將邊區割裂;另以一部兵力分別向冀中第七分區實施佯動。

23日,實行佯動任務的日軍第二十一、三十三、一一零師團各一部,突然改變進攻方向,分別沿房山、保定、石家莊、井陘等地多路、多方向地圍攻位於北嶽區的八路軍第一、第四軍分區和駐平西的冀熱察挺進軍。為避開日軍的鋒芒,爭取主動,八路軍以一部兵力在內線堅持鬥爭,大量殺傷、消耗和遲滯日軍,掩護主力轉移,各分區機關和主力部隊在內線作戰部隊的掩護下,抓住有利戰機,相繼轉移至外線作戰。31日,日偽軍除以一部兵力合圍平西地區八路軍部隊外,集中主力約2萬餘人向阜平方向實施猛烈攻擊。

1945年8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國民政府代表王世傑和蘇聯政府代表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該條約規定:締約雙方擔任協同其他聯合國家對日本作戰直至獲得最後勝利為止;在此次對日作戰中,彼此互給一切必要之軍事及其他援助與支持;締約雙方下與日本單獨談判或簽訂協定、和約;締約雙方之一方不參加任何反對對方之同盟和集團等等。

同時還簽訂了將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改為長春鐵路,歸中蘇兩國共同所有,由兩國共同經營的《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蘇軍當在日本投降後三個星期開始由中國撤退,並在三個月內撤完的《中蘇關於蘇軍進入東三省之協定》;中國將大連港口工程及其設備的一半無償租給蘇聯,租期為30年的《中蘇關於大連協定》;中蘇兩國共同使用海軍基地旅順口,蘇聯有權在基地駐紮陸、海、空軍的《中蘇關於旅順口協定》。
  兩國政府還互換照會:蘇聯尊重中國在東三省主權及領土完整,如外蒙公民投票願獨立,中國政府當予承認。

1956年8月14日: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逝世。劇作家和共產主義理論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在柏林逝世。他1898年出生於巴伐刊亞。25歲左右時遇見了作曲家庫爾特·魏爾,並與他將約翰·蓋爾的劇本《乞丐的歌劇》改編為《三便士的歌劇》獲得成功。

1980年8月14日:波蘭工人大罷工。1976年以來,波蘭經濟形勢日趨惡化,1980年7月,政府決定用議價的辦法提高肉類及其他食品的價格,引起了工人的不滿,盧布林省的工人最先發起罷工,接著是華沙、西里西亞和羅茲。政府許諾提高工人工資,形勢有所緩和。

8月14日,格但斯克、格丁尼亞、索波特和什切青等地工人再次掀起罷工,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工人大罷工。罷工期間,各地工人分別成立罷工委員會,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以華勒沙為首的三聯城(格但斯克、格丁尼亞、索波特)的罷工委員會。政府同罷工委員會達成協議:政府承認新的工會組織——團結工會為不受黨和政府領導的獨立的工會,保證罷工的權利和罷工者的人身安全,尊重憲法保證的言論、報刊和出版自由。罷工工人也承認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這次大規模的工人罷工導致了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蓋萊克的下台,使波蘭繼續陷入經濟、政治危機之中。

1992年8月14日:長征二號火箭發射澳星成功。1992年8月14日7時12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喜訊: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二號E」捆綁式運載火箭順利起飛,成功地把美國研製的澳大利亞「澳賽特B1」通信衛星入預定軌道。

1997年8月14日:科學家發現最早的人類足跡。美國和南非的兩名科學家在華盛頓宣布,他們發現了11.7萬年前人類祖先腳印的化石,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祖先的足跡。這組腳印是由美國古人類學家李·伯格和南非地理學家大衛·羅伯茨1995年9月在南非開普敦以北約97公里處的大西洋海岸的岩石中發現的。經過近兩年的研究,他們認為這組腳印是人類祖先留下的,腳印長21.6厘米,可能是一名身高1.6l米的婦女的腳印當時,暴雨過後,沙灘潮濕,腳印留下後很快被大風吹來的細沙掩埋,後經漫長歲月形成砂礫岩石,腳印因此被保留下來。

2010年8月14日:首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新加坡舉行。時間為2010年8月14日至26日,屆時約有3500名14~18歲的青年運動員參加26個項目的角逐。中國代表團唯一一個足球系統出租集體項目的資格給了女子三人籃球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