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3件事,睡覺打呼嚕次數會逐漸減少,看到就是賺到

nana談健康 發佈 2022-08-18T19:48:37.133937+00:00

「你的呼嚕聲真的是絕了,堪比打雷」妻子琪琪無奈說道。「你別忽悠我,我睡覺從不打呼的,以前上學住宿也沒人反應過這個問題」陳先生立馬回應。「你還別不信,這次是沒錄,下次你再打呼嚕,我就給你錄下來,看看你咋狡辯」琪琪翻了翻白眼。「你錄唄,我等著聽,別讓我等不到這個機會哦」陳先生嬉笑道。

「你的呼嚕聲真的是絕了,堪比打雷」妻子琪琪無奈說道。

「你別忽悠我,我睡覺從不打呼的,以前上學住宿也沒人反應過這個問題」陳先生立馬回應。

「你還別不信,這次是沒錄,下次你再打呼嚕,我就給你錄下來,看看你咋狡辯」琪琪翻了翻白眼。

「你錄唄,我等著聽,別讓我等不到這個機會哦」陳先生嬉笑道。

這不,說完當天晚上,丈夫的鼾聲「如約」響起,琪琪默默地打開了手機錄音,把丈夫的「罪證」錄了下來。

第二天起來,琪琪便分享了這段錄音,丈夫聽著這十分有節奏的鼾聲,尷尬地笑了。而看著丈夫如此可愛的模樣,琪琪也忍不住笑了。

打呼嚕這種事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尤其是男性,更容易出現,這是為何呢?

打呼嚕為何「重男輕女」?

相關數據顯示:打呼嚕人群中的男女比例為2:1,生活中不少女性都抱怨過伴侶打呼嚕。那男性為何容易打呼嚕呢?人之所以會打呼嚕,主要就是因為睡覺時呼吸不暢

而導致呼吸不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冒,這一點不少人應該體會過,鼻腔堵塞很容易導致睡覺打呼嚕;睡得姿勢不對,比如平臥可使舌頭、軟齶下墜,也容易阻塞呼吸道,從而引發打呼嚕;

酒喝多了也會導致咽喉部位肌肉鬆弛,從而導致打呼嚕;還有就是肥胖的人,因脖子上肉太多,也會壓迫呼吸道,更容易出現打呼嚕的情況。

一般來說,這些原因導致的打呼嚕,在經過改變睡姿(側臥)、戒酒、控制體重等調節後,都會得到明顯改善。如果在調節後一點效果都沒有,要警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S)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睡眠呼吸疾病,主要以睡眠時呼吸反覆停頓為特徵,具體表現為鼾聲高,有時突然「沒聲了」、幾十秒後又捲土重來,睡眠期間總覺得口乾舌燥。

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影響睡眠、降低血氧飽和度,進而誘發腦梗、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心血管疾病問題,嚴重的可在深夜睡眠過程中發生猝死。

所以,對於打呼嚕這種情況,大家不要不當回事,需及時找出原因,針對性解決。

這3種人睡覺打鼾尤其要小心

打呼嚕可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但如果這3這類人群頻繁出現打呼嚕的情況,要小心。

寶寶:

寶寶打呼嚕除了睡姿不當導致的以外,有可能是因為疾病引起的,比如急性腺樣體炎,因炎症刺激可導致腺樣體肥大、增生,從而引發打呼嚕。

這種情況如沒有及時處理,當誘發上呼吸道感染時,可能導致腺樣體面容,導致孩子變醜,甚至影響孩子生長發育、智力。此外,支氣管炎、扁桃體腫大等均可導致寶寶打呼嚕。

孕婦:

孕婦打呼嚕,當心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有關,要及時進行醫療干預,不然准媽媽長期處於缺氧狀態下,很可能影響到寶寶的發育,提升低體重兒、重度窒息等高危產兒的發病率

老人:

老人因年齡增長,肌肉鬆弛,懸雍垂下墜,也容易堵塞氣道,出現打呼嚕的情況,多伴有鼻塞、憋氣、白天精神不振、嗜睡等表現,需及時干預,不然容易因睡眠中反覆的呼吸暫停而誘發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腦梗塞,甚至猝死。

可見,打呼嚕不是小事,有些時候對於一些特殊的人群來說,嚴重的可能會致命,所以該要及時調節。

如果你的另一半打鼾,該怎麼辦?

「鼾聲如雷」不代表是睡得香,有可能是OSAS,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干預,造成明顯缺氧,可對身體產生多種損害,如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精神障礙等,甚至猝死。

所以出現OSAS,及時干預,主要的方法有2種:

一是保守治療:包括建立側臥睡眠習慣,枕頭高度適中,這樣有助於減輕咽喉部阻塞,緩解打呼嚕的表現;儘量將體重控制到合適範圍,因為肥胖的人更容易打呼嚕;

禁菸忌酒,因為吸菸能引起呼吸道症狀加重,飲酒可加重打鼾;配戴口腔矯治器,可幫助擴大口咽及下咽部,減少堵塞感,從而緩解打呼嚕。

二是手術治療,如鼻腔重建術、腺樣體或扁桃體切除術......具體需進行哪種手術需先找出具體原因,如腺樣體肥大則進行腺樣體切除術,氣道狹窄的問題解決了,打呼嚕的情況自然也就改善了。

總結:打呼嚕,有時可能是疾病的徵兆,比如OSAS,這可不是簡單的打呼嚕,需及時干預,不然可能危害多器官、多系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家要注意辨別,發現異常,及時就醫診治。

參考資料:

[1]《打呼嚕,夜間「殺手」的聲音》.光明日報.2022-05-28

[2]《老年人打鼾危害大 應及時就診》.人民網.2022-04-06

[3]《打鼾可能是病 可以用這些方法「靜音」》.人民網-重慶頻道.2022-02-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