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海之濱到關外古城,追尋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歷史足跡

鷹眼視野 發佈 2022-09-08T19:48:54.783078+00:00

被史學家稱譽為「明朝第一將軍」的袁崇煥,是明朝末年的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薊遼督師,曾多次指揮率軍大挫企圖南下入侵中原的金軍而屢建奇功,擊敗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阻擋後金南下,為拯救危難的明朝竭盡全力,後遭皇太極施以反間計,雖勤勉卻昏庸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中計而枉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終於導致明王朝的滅亡。


被史學家稱譽為「明朝第一將軍」的袁崇煥(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是明朝末年的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薊遼督師,曾多次指揮率軍大挫企圖南下入侵中原的金軍而屢建奇功,擊敗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阻擋後金南下,為拯救危難的明朝竭盡全力,後遭皇太極施以反間計,雖勤勉卻昏庸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中計而枉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終於導致明王朝的滅亡。在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8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臨死前袁崇煥毫無懼色,大聲吟哦:「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表達其「寧為直折劍,猶勝曲全鉤」,袁崇煥忠貞愛國赤膽忠心的一生,實為後人世代敬仰的民族英雄。

袁崇煥1584年6月6日出生在廣東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14歲時隨祖袁世祥,父袁子鵬遷至廣西藤縣,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35歲中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開始走上仕途。袁崇煥從文職改任武職,一生最輝煌的業績是任職寧遠時期,其間安撫軍民,整備邊防,抗擊後金,功勳卓著,取得「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的彪炳戰績,正如他自己一生的踐行:「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袁崇煥抗擊清軍建功立業的遼寧興城

背倚遼西丘陵,南臨渤海,雄踞遼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的興城,是東北地區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興城古城,是現今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有著近600年的歷史。明天啟六年1月(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10萬大軍輕取遼西諸城,但在圍攻寧遠時(即興城),遭到袁崇煥率軍的頑強抵抗。鎮守寧遠古城的袁崇煥,率領不足2萬的守軍與後金軍展開激戰,用紅夷大炮重創後金軍,努爾哈赤身負重傷,引兵敗退,於同年8月傷重不治死亡,這就是載入史冊的「寧遠大捷」。次年的天啟七年5月,清太宗皇太極統軍捲土重來,再次圍攻寧遠城,又再次兵敗城下,是為「寧錦大捷」。現在古城牆下仍保留著當年的紅夷大炮,見證昔日炮火連天的歲月山河,興城古城城牆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明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的興城古城,是一座方形衛城,城牆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城中心設有鐘鼓樓,城門外築有半圓形瓮城,城牆四角仍築有炮台,用來架設紅夷大炮,顯得威嚴壯觀,氣勢巍峨。與四座城門箭樓遙相對應的鼓樓凌空飛架,高17.2米,分為三層,鼓樓基座平面為正方形,高如城牆,下砌通向四條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用大青磚砌成,分東、西、南、北各築拱形通道。沿石階可登上鼓樓,古城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

除了登上古城牆和漫步古街,另一處了解歷史的地方是修復的薊遼督師府,這裡有較詳實的資料介紹了當時的歷史情況和袁崇煥的一生。

薊遼督師府是明代北方最高軍政領導機構,管轄遼東(今遼寧大部)、薊鎮(今河北大部)、天津、山東登州、萊州等地,興城古城內的薊遼督師府,始建於明末期,為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受命督師薊遼駐守寧遠(興城)時所建,占地10292平方米,在清代改為寧遠州府,亦稱寧遠正堂。興城市政府於2001年在原址復修薊遼督師府,復修後的薊遼督師府南北寬84米,東西長125米,總建築面積2363平方米,以興城古城的軍事文化為依託,緊扣軍事重鎮這一主題特色,以傳統和現代多種表現形式為手段,再現薊遼督師府歷史雄風;宣傳袁崇煥等將士大智、大勇、大廉和愛國主義精神;展示明清遼東戰爭史,凸顯「一座寧遠古城,半部明清戰史」的歷史地位。

北京的袁崇煥墓祠與袁督師廟

袁崇煥壯烈犧牲後,世傳部將佘明德冒死為其收斂骸骨,偷偷埋葬於北京廣渠門內廣東義園內,佘家誓願世世代代為袁崇煥守墓,這一守就是17代人將近400年。直到袁崇煥蒙冤死難過去一百多年後,乾隆皇帝當政時的1782年,才解密了當年皇太極反間計陷害袁崇煥的千古奇冤,乾隆親自為袁崇煥正名,公告天下為袁崇煥平反昭雪。

今天的袁崇煥紀念館,在北京崇文區花市斜街廣東義園舊址,是在袁崇煥的墓和祠基礎上建立的紀念館。袁崇煥平反後墓園得到公開和修繕;1831年道光年間,有人為袁崇煥和佘義士立了碑,並且在墓前修建了袁崇煥祠。道光年間維修袁崇煥墓時,時任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的廣東南海人吳榮光題寫了墓碑:有明袁大將軍墓。袁崇煥紀念館珍藏有袁崇煥手跡《聽雨》以及康有為題寫的「明袁督師廟記」手書等珍貴文物。墓祠現存坐北朝南的祠堂五間及後院墓地,墓堂廊柱懸有康有為所書對聯:自壞長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壯山河。

袁督師廟則在北京龍潭湖公園內,由廣東東莞人張伯禎建於1917年,修於1980年,為面闊三間的硬山頂建築。廟內有《袁督師廟碑記》、康有為手書輓聯。有康有為題書的「袁督師廟」匾額和對聯:「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廟,死重泰山,當時乃蒙大難;聞鼙鼓思東遼將帥,一夫當關,隱若敵國,何處更得先生」。廟門兩旁,刻有康有為親筆題寫的對聯,廟內明間正壁上,鑲嵌著袁督師的石像,兩壁和兩側次間中的《明袁督師廟記》、《袁督師廟碑記》、《佘義士墓志銘》等石刻作品,也大多為康有為、梁啓超兩位廣東老鄉的手筆,有較高的歷史和書法藝術價值。1984年,這裡被正式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52年2月,北京市規劃局準備遷移城內所有墓地,進行大規模地改造城市建設,照此規定,袁督師廟和祠墓均在遷移之列。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等知名人士聯名上書毛主席,提出「茲當提倡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之際」,希望將袁崇煥祠墓「特予保全,並加崇飾,以資觀感」。1952年5月25日毛主席立即批示北京市彭真市長,同意袁崇煥祠「應予保存」。因此,袁崇煥祠墓不但未遷,北京市政府還撥款進行了修飾,袁崇煥祠墓得到妥善保護,宋慶齡、周恩來、李濟深、傅作義等國家領導人,都曾經先後到袁崇煥墓地祭掃紀念這位民族英雄,2006年,袁崇煥祠墓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廣東東莞的袁崇煥紀念園

梁啓超曾經高度評價袁崇煥:「若夫以一身之言動、進退、生死,關係國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於古未始有之。有之,則袁督師其人也。」

為弘揚袁崇煥愛國精神,2003年在袁崇煥故鄉出生地的廣東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由政府投資1.2億元在其故居舊址上,修建了占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的園林景區,作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袁崇煥紀念園,對觀眾免費開放。

崇煥紀念園是以袁崇煥故里為依託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集仿明建築、雕像、浮雕、對聯、詩歌、書法等手法於一體,主要以收藏、研究和展示袁崇煥文化的場館。園內現有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精心雕琢的袁崇煥石雕像、莊嚴肅穆的袁督師祠、手工精鑿的19幅袁崇煥傳記浮雕、武俠小說宗師金庸為袁崇煥紀念園題寫的「崇煥故園」的書法刻石以及故居、衣冠冢、三界廟等景點,袁崇煥紀念園現有藏品3048件/套,入選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

紀念園內環境優雅,亭台樓閣曲徑迴廊、翠瓦朱檐錯落有致,這裡已經成為東莞的重點文化設施和旅遊勝地。

從袁崇煥出生地南海之濱的廣東東莞,到其建功立業的關外遼東興城,再到他壯烈犧牲的古都北京,追尋民族英雄的歷史足跡,感懷其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一片丹心,千古留名,英烈不朽,萬民敬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