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馬彩虹教授:宮腔鏡技術助推生殖醫學進展

醫師報 發佈 2022-09-28T17:18:13.952008+00:00

作者:融媒體記者 王璐正常的宮腔形態和子宮內膜是成功妊娠的關鍵因素。在不孕症婦女中常見的子宮內膜病變包括炎症性病變,增生性病變以及子宮內膜癌。其中炎症性病變在臨床宮腔鏡檢查中比較常見,包括子宮內膜息肉、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非特異性炎症,以及子宮內膜結核等特異性炎症。

作者:融媒體記者 王璐


正常的宮腔形態和子宮內膜是成功妊娠的關鍵因素。在不孕症婦女中常見的子宮內膜病變包括炎症性病變,增生性病變以及子宮內膜癌。其中炎症性病變在臨床宮腔鏡檢查中比較常見,包括子宮內膜息肉、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非特異性炎症,以及子宮內膜結核等特異性炎症。


在輔助生殖過程中,反覆種植失敗(RIF)對於臨床是個不小的挑戰。目前臨床將小於40歲,三次胚胎移植周期且累計移植至少4枚優質胚胎未能臨床妊娠者歸於此類。造成種植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母體因素和胚胎因素,其中宮腔鏡檢查對母體因素中的解剖因素和內膜因素髮揮著良好的診斷和治療作用。



在2022年北醫三院第二十四屆生殖內分泌及輔助生育技術學習班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馬彩虹教授介紹,臨床在對反覆種植失敗的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後發現,宮腔異常的發生率達到26%~51%。其中2018年的一項薈萃分析,對4 143例輔助生殖失敗患者的宮腔鏡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有861(35.64%)例顯示陽性結果。其中常見的病變主要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宮腔粘連和子宮內膜炎。


慢性子宮內膜炎


慢性子宮內膜炎指的是子宮內膜的持續炎症,其致病菌主要包括常見的細菌菌屬、支原體、脲原體以及變形桿菌屬、克雷伯菌屬、假單胞菌和加德納菌屬等。患者在臨床上經常沒有什麼症狀,或僅有輕微盆腔不適、異常子宮出血、白帶增加等表現,但其會影響胚胎著床,甚至可能導致流產發生。儘管目前臨床用內膜活檢行組織病理學檢查,但是由於具體檢驗方法存在不足,容易導致漏診。


「宮腔鏡能直接觀察宮腔內環境,且能對可疑的部位進行活檢。」馬彩虹教授介紹。慢性子宮內膜炎在宮腔鏡下的典型表現包括子宮內膜間質水腫,可見散在的<1毫米的微小息肉,有時可以見到局部的點狀或瀰漫性的內膜充血。


馬彩虹教授還提醒道,目前宮腔鏡直接診斷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標準還存在爭議,但宮腔鏡無疑是助力疾病診斷並同時去除病灶的有效治療手段。


子宮內膜息肉


「另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是子宮內膜息肉。」馬教授介紹,「在不孕女性的宮腔鏡檢查中息肉的發生率高達32%~35%,在復發性流產患者中患病率為15%~50%。」其導致不孕的機制主要包括3個方面:


1.機械的梗阻,宮頸管輸卵管開口處的息肉會干擾精子移動和卵子受精,宮腔占位會影響胚胎著床;


2.化學刺激,其產生的細胞因子,會造成局部炎症;


3.息肉部位內膜異常,導致對孕激素的敏感性下降以及蛻膜化障礙等。


「宮腔鏡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與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可以明確診斷,同時用剪刀或者刨削系統去除子宮內膜息肉,其中單發息肉推薦剪刀,多發息肉推薦刨削系統。使用刨削系統要注意充分膨宮。


宮腔粘連


宮腔粘連可能是導致不孕症或者反覆流產的原因之一,臨床治療主要是為了儘可能地恢復宮腔容積和形態,包括完全、準確地分離粘連、防止分離後再粘連,促進被損子宮內膜的修復。


「對於這類人群,宮腔鏡下的操作會有所幫助,但是我們也要儘量避免形成新的損傷,可以酌情選擇電針、刨削或者剪刀。」馬彩虹教授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離粘連後,要將纖維瘢痕組織去除,否則會影響子宮內膜的增殖癒合。瘢痕組織可以用剪刀傾斜狀剪除,或者用刨削系統將瘢痕組織削除,注意仔細分辨瘢痕組織和正常組織的界限。要盡全力保護患者的每一分子宮內膜。


本文為醫師報原創文章,禁止任何機構和個人私自轉載或引用,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微信號:Cancer-channel;郵箱:37893558@qq.com)


如未經允許轉載或使用,本報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