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稻作簡史,你了解嗎

科普三農 發佈 2022-09-29T00:50:48.862262+00:00

中國江西萬年吊桶環的先民採食野生稻,並嘗試人工栽培。湖南玉蟾岩的先民學會了馴化野生稻,初步掌握水稻栽培技術。

距今1400萬年前

稻屬野生稻分化。

公元前1萬~前8000年

中國江西萬年吊桶環的先民採食野生稻,並嘗試人工栽培。湖南玉蟾岩的先民學會了馴化野生稻,初步掌握水稻栽培技術。

公元前9000~前7000年

中國浙江上山的先民不僅會種水稻,還會用石磨棒和石磨盤給水稻脫殼,利用稻穀殼製作陶器。

公元前7000~前5000年

河南賈湖、浙江跨湖橋、湖南八十掌握了水稻栽培技術。

公元前5000~前4000年

中國浙江河姆渡的先民使用骨耜來翻耕土地,收穫的稻穀被存儲在干欄式糧倉中,水稻生產已形成規模。

距今6000年前

長江流域水稻種植已經形成規模。

公元前3300~前2300年

浙江良渚的先民修水利、平土地、改窪灘,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提高栽培技術。

公元前5000~前2000年

水稻在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新砦文化、陶寺文化、二里頭文化等時期均有廣泛種植。

西周

統治者重視農業,農業生產技術提高,水稻產量增加。農具材質繁多,包括石器、骨器、蚌器、木器、陶器、青銅器等。

春秋

農業進一步發展,農具鐵器化,精耕細作的農耕技術模式逐漸完善。

戰國

長江流域水稻種植髮達,江西新幹縣的糧倉保存了大量粳米,糧倉面積大約600平方米。

西漢

「代田法」和「區田法」出現並得到推廣。

水稻不僅是長江流域的主要糧食作物,而且其種植區域迅速擴展。

水稻品種豐富,有秈稻、粳稻、黏稻、糯稻等品種。

水稻傳播到伊朗和日本。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了江南地區「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的農耕方式。

東漢

犁耕和牛耕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牛耕有二牛抬槓和一牛挽犁之分。

張衡的《南都賦》記載了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阡陌縱橫、稻田遍布的壯麗景觀,詩曰:「開竇灑流,浸彼稻田。溝澮脈連,堤塍相輑」

水稻播種方式由撒播發展為育秧移栽(稱為「別稻」)。崔的《四民月令》中,已經指出「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的適宜密度。

稻田養魚模式出現。

西晉

張華在《博物志》一書中指出了「五土所宜,黃白宜種禾……下泉宜稻,得其宜,則利百倍」的因地制宜獲得水稻高產的方法。

南方種苕子作為稻田綠肥。郭義恭的《廣志》一書中說它「蔓延殷盛,可以美田」。

南北朝

水田耙發明,南方稻田種植形成了「耕—耙—耖」的精耕細作模式。

北魏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曝根令堅」的水稻烤田(或叫曬田、乾田、擱田)技術,以及「稻無所緣,唯歲易為良」的稻田輪作制度,至今在農業科學和農業生產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

唐代

曲轅犁出現,相比於直轅犁,既調節了耕地的深淺,亦省力,可由一牛抬槓,提高了耕作效率,加快了江南水田的開發。

唐代詩人杜甫有「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亂」和「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頃間。喜無多屋宇,幸不礙雲山」之句。

北宋時期

北宋發明秧馬,用於輔助插秧。蘇軾途徑武昌時,曾見當地農民使用秧馬,後作《秧馬歌》。

水稻總產量躍升為五穀之首。

南宋

詩人陸游有「秋風罷亞九千頃」「家家場中打稻聲」之句,由此可以窺見當時種稻規模之大。

稻麥兩熟制在南方全面推廣,提高了江南一帶的土地生產力。

明代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記載:「今天下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這說明明代水稻產量已經大致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70%了。

清代

皇帝康熙育成「御稻」,並在全國推廣種植。

1926—1933年

丁穎利用普通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後代,選育出「中山1號」。

1957年

丁穎根據形態、生理和生態等特性將水稻分為秈和粳兩亞種,根據生態學把我國稻區分為6個生態區。

1964年

袁隆平從洞庭早秈稻田中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

1970年

袁隆平助手李必湖在海南發現「野敗」原始不育株。

1975年

我國水田大量使用插秧機。

1986年

《中國稻作學》出版。

1989年

中國水稻研究所落成。

2000年

「中國超級稻計劃」第一期目標實現。

2002年

《科學》雜誌發表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水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論文和資料庫。

2016年

雲南省箇舊市一季稻「超優千號」百畝片平均畝產1088千克。

2021年

中國找回四倍體野生稻基因,為更優秀的水稻品種培育提供支持。

2022年

運用數位技術在多地實現水稻「耕、種、管、收」全過程智能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