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嗎?事實不一定如你所想的那樣

商君愛歷史 發佈 2022-09-29T23:51:18.264248+00:00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大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巔峰對決,大漢帝國以深厚的文化、政治及人口與經濟上的微弱優勢取勝,今天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用數據來呈現,到底是大唐牛掰,還是當時風頭正勁的阿拉伯帝國更強。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大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巔峰對決,大漢帝國以深厚的文化、政治及人口與經濟上的微弱優勢取勝,今天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用數據來呈現,到底是大唐牛掰,還是當時風頭正勁的阿拉伯帝國更強。

1, GDP比拼:大唐完勝

大唐帝國在公元750年前後達到最頂峰,那時候全國一片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國家強盛、萬國來朝。我們夢想中的大唐雄風,基本上就是在這段時間。

大唐帝國與大漢帝國有點不一樣的地方是,大唐是真正的民富國強,而大漢主要是國強,民並不富。

那個時候,全世界的GDP不到1000億美元(以1990年的購買力美元來計價),比較準確的是974億美元。大唐帝國的GDP達到279.6億美元,占全世界GDP總量的28.7%。

阿拉伯帝國也基本上在同一時期達到鼎盛,其GDP為183.3億美元,與大唐相距甚遠,占全世界GDP總量的18.8%,中間相差兩個查理曼帝國,公元814年查理曼帝國的GDP是5.3億美元!要知道,查理曼帝國在當時可不是小角色,乃當時的全球四大霸主之一!另外一個霸主就是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

因此,在GDP財力的比拼上,大唐獲得全勝

2, 人口比拼:大唐完勝

對於大唐的人口統計,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通典》記載,公元755年的全國人口是5291萬人,占當時世界總人口(2.15億)的24.6%;而《世界人口史》估算唐朝人口為8000萬,占世界總人口(3億)的24.39%。我們按照最小值5291萬來比較。

唐朝的京師長安,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是全世界人民的首都、心中嚮往的地方。僅僅長安,就有人口大約80萬,雖然及不上北宋汴京的百萬人口,但大家想一下,同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只有30萬人就被譽為歐洲的中心了,而羅馬更是只有5萬人,巴黎只有可憐的2.5萬人!

唐朝的強盛在人口上的體現,除了數量龐大外,還在吸引外來人口方面。比如江南的揚州,不但有新羅、日本的商人,還有大量波斯、阿拉伯的商船在揚州停留。

在朝中任官的外國人,更是達到了三千餘人!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想像的,充分體現了大唐氣度和自信:

哥舒翰——西突厥突騎施人

阿史那思摩——東突厥人

高仙芝——高句麗人

李光弼——契丹人

沙叱阿博——沙陀人

康待寶——康國人

安祿山、駱光先——安國人

何潘仁——何國人

瞿曇悉達——天竺人

李懷光——渤海靺鞨人

夫蒙靈詧——羌族

黑齒常之——百濟人

契苾何力——鐵勒人

……

不扯遠了,我們再看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在公元750年全盛時期的人口是3400萬,占世界總人口的15.8%,中間又相隔兩個查理曼帝國的人口,公元814年查理曼帝國人口是1250萬。

因此,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人口質素、人口流動上,大唐再次獲得全勝

3, 疆域比拼:阿拉伯帝國勝

唐朝極盛版圖並不是出現在開元盛世,而是唐高宗龍朔年間。經過唐太宗、唐高宗兩代皇帝的大規模對外戰爭,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羅伏州、北括玄闕州、西及安息州、東臨哥勿州的遼闊疆域, 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還有一種說法是1076萬平方公里。

當時長安城西北的城門叫做開遠門,去絲綢之路的商賈旅人和前往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軍隊都需要經過這裡,因此這裡設置有一座里程碑。里程碑碑文由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手書,碑文內容是:「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也就是告訴諸位遠行的人請不要擔心,我們這裡到大唐西疆只有九千九百里的路途,絕對沒有一萬里,全程受大唐軍隊的保護,因此沒有必要擔心「萬里長征人未還」。就這一句話,大國氣派撲面而來。

這是我印象里,中國歷代王朝中,最囂張的低調裝B法,沒有之一。

我們再來看看同時代的阿拉伯帝國,大規模的擴張事業仍在如火如荼地繼續。在西方,已將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全部收入囊中,還越過直布羅陀海峽滅掉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前鋒直抵法蘭克。在東方,侵入中亞的河中地區,征服了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勢力直抵大唐的邊緣地帶,並與唐帝國的中亞駐軍發生了碰撞,751年怛羅斯戰役,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最直接的一次較量

在公元750年左右,阿拉伯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面積約1340萬平方公里。

因此,疆域比拼上,阿拉伯帝國勝

4, 軍事比拼:阿拉伯帝國略勝

在戰鬥力上,大唐軍隊絕對勝過中國曆朝歷代的軍隊!唐朝也是對外發動戰爭最多的朝代之一,我們把元朝除外。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對外戰爭的最後結果都是大獲全勝

但說這些都沒有用,因為大唐與阿拉伯帝國直接面對面打過一場戰役,雖然規模不大,對兩個超級大國都不痛不癢、適可而止,並都及時阻止了戰爭的擴大化,避免了「世界大戰」的爆發,但結果很明顯:唐軍輸了。

這場戰爭就是:怛羅斯之戰!

公元749年12月,高仙芝以石國「無藩臣禮」為由,對其進行征討,石國未戰請降。高仙芝假裝答應石國投降,但隨即違背承諾,趁其不備出兵掩襲,占領石國。唐軍不但俘虜了石國國王,而且燒殺搶掠。

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的國王獻於玄宗面前,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

但在唐軍圍攻石國時,石國王子僥倖逃脫,並向阿拉伯帝國求救。高仙芝得到情報後,先發制人,揮師3萬主動進攻大食,而對方則有大軍15-20萬。唐軍勞師遠襲,從安西深入七百餘里,而且是在阿拉伯的地盤上作戰,在補給、情報等方面都不占優勢。

由於唐軍將士極其英勇善戰,加上強弓硬弩的技術優勢,高仙芝曾經占得上風,阿拉伯聯軍先後7次進攻均被唐軍步、騎兵壓制住。戰鬥持續了五天,雙方仍是不分勝負。

然而在第五天傍晚的激戰中,唐軍的盟軍叛變,叛軍從背後包圍了唐軍步兵,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阿拉伯聯軍趁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的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高仙芝在夜色掩護下單騎逃脫。

縱橫東亞百餘年的唐朝鐵軍,在這裡最後一次展現了它的雄姿。怛羅斯之戰過後,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以西之地盡失,許多自漢代以來就已載入中國史籍的古國均落入阿拉伯人手中,中國版圖縮小了百餘萬平方公里。華夏文明從此退出中亞,這一地區開始了整體穆斯林化的過程,直到今天。

因此,軍事比拼上,阿拉伯帝國略勝

5, 影響力比拼:平局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逢人就說「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一個靠化緣吃飯的和尚可以和各國國王談笑風生,還沒開始討論佛法呢,對方就先口呼聖僧,說明什麼?大唐威名遠播!

還有,《資治通鑑》記載:貞觀七年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園,戊午還宮。從上皇(指唐高祖,當時已讓位。)置酒故漢未央宮。上皇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

你換到現在,什麼時候在國宴上叫日本首相給你跳個舞,再喊美國總統給你念首詩試試?

而且大唐影響力在其他國家都深入骨髓,比如回紇汗國,每次對外作戰取得勝利都會把俘虜送到長安;每次大唐對外用兵,只要用得著他的,都會主動出兵……

唐朝向北征剿突厥,向南平定南詔,向西征服高昌等西域諸國,向東征高句麗收復遼東,拓展千里國土,被各族尊為天可汗,現實版打的別人叫爸爸。

文化方面,唐詩享有國際聲譽,無論是文學、科技、宗教、天文、藝術,還是醫術、生產、製造等各個行業,唐朝都達到了當時的巔峰。唐長安是當時名副其實的文化中心,萬邦來朝。

相對來說,阿拉伯帝國的影響力,在當時也是巨大的,而且對後世影響也很大,特別是把穆斯林傳播到了整個中亞。

因此,影響力比拼上,平局

如果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開戰

這個假設,要看戰爭發生在什麼地方。如果戰爭發生在帕米爾高原以東,一定是大唐勝;如果戰爭發生在帕米爾高原以西,則阿拉伯帝國的勝率更高。

因為在冷兵器時代,國家文化、軍隊的輻射力有限,一旦超過了帕米爾高原,不論是唐還是明,後勤補給就非常困難,主要是靠你這個國家在當地的文化影響力,誰影響力大,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而培育文化影響力,則是以十年、百年為單位。

其實,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在公元715年和717年發生過兩次衝突,都以大唐取勝告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