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四大麵食之山西拉麵

山青號外 發佈 2022-10-01T06:07:22.849123+00:00

山西拉麵又稱扯麵、抻面、甩面,與刀削麵、剔尖、刀撥面並稱為山西四大麵食,是山西本土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


山西拉麵又稱扯麵、抻面、甩面,與刀削麵、剔尖、刀撥面並稱為山西四大麵食,是山西本土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

據清末陝西薛寶辰所著《秦食說略》記載,當時在山西、陝西一帶流行一種「楨麵條」: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軟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麵條。它薄如韭菜,形似掛麵,可以成三稜子,也可成中空之形,柔而能韌,耐煮不斷, 這種楨麵條就是今天的山西拉麵。

山西的拉麵,一般不加油、不加鹽,也不加任何讓麵條容易拉扯的添加劑,單單就用一碗水,靠著和面的技巧和功夫,讓面在和面和醒面的過程中變得容易拉制。山西拉麵可以煮、蒸、炸、炒、烙,各有一番風味。拉麵的種類也很多,有大拉麵、小拉麵、夾餡拉麵和空心拉麵等。

在山西,老人常言「好吃不過拉麵」,拉麵就是拉拉扯扯的麵條子,也有牽牽連連的意思,在過去,男女雙方搞對象,第一次登門的時候,如果女方家同意,便會做上一碗拉麵意為拉住,表示親密相待,願意跟對方建立親密關係。至今,在山西的很多地方,仍然保留著婚嫁用拉麵待客,生辰用拉麵祝壽的傳統習慣。

山西拉麵,是一拉二扯的功夫面,最考驗的是拉麵人的手上功夫,一團面在拉麵師傅的手中一下子就活了起來,開始時如銀蛇狂舞,隨著師傅手部有節奏地抖動、拉伸,回扣,麵條變得越來越細,特別是拉到最後一扣時,師傅用手一扯,拉麵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細比銀絲,根根不亂,賞心悅目。

山西拉麵不僅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觀賞性極強的藝術表演。明清時,山西麵食傳統表演技藝日趨招式化、技巧化、藝術化,各種麵食表演過程中的「行話」用語也相繼出現,諸如大把拉麵中的「鳳凰展翅」「、「蘇秦背劍」、「張飛騙馬」、「嫘祖理線」、「哪吒跪樓」、「二郎擔山」等,讓人在吃麵的同時又可以大飽眼福。

一大碗拉面上桌,蓋上一層葷素兼半的臊子,澆上香香的油潑辣子,再就上一瓣蒜,吸溜一口面,這味道,簡直爽到飛起!

麵食是山西飲食的瑰寶,更是山西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一碗拉麵,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胃的滿足,更有濃烈的幸福感,一碗拉麵,讓那些少年的時光仿佛重現,也讓在外漂泊的歲月變得溫柔。今天,你吃麵了嗎?(黃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