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戰疫·陝:「長安佛韻」之「眾生祈願」——西安碑林博物館

魚在在藻 發佈 2022-10-02T10:06:06.192252+00:00

西安碑林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西安碑林區三學街15號,原為陝博。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館分組成西安碑林博物館碑刻展廳真可謂洋洋大觀!只是精品都被玻璃罩罩著,且碑如密林,空間逼仄,無形中對拍攝「say No」。倒是新石刻藝術館中的「長安佛韻」讓人流連忘返!

西安碑林博物館碑刻展廳真可謂洋洋大觀!只是精品都被玻璃罩罩著,且碑如密林,空間逼仄,無形中對拍攝「say No」。倒是新石刻藝術館中的「長安佛韻」讓人流連忘返!該展廳「共展出約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長安佛教藝術的最高水平。陳列分為造像碑區、造像區、大型造像區,全方位闡釋了長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樣式和藝術風格。2011年,『長安佛韻』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新石刻藝術館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

新石刻展廳內「長安佛韻」主題展,分「眾生祈願」和「寶相千顏」兩個單元。這期介紹「眾生祈願」。

「眾生祈願」部分以造像碑為主,展出有《邑子六十人造像碑》、《田良寬造像碑》、《朱輔伯造像碑》等29件文物,藻飾華美,雕鑿精湛,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信息,反應了當時邑社、家族、佛教組織等情況,史料價值突出,展示了關中地區造像碑的特點和風格。

田良寬造像碑為佛道合一造像碑。四面雕刻,每面均開一龕,龕內有一主尊像,碑陽與碑左側面為道像,碑陰與碑由側面為佛像。碑陽道像戴山形冠,面龐瘦長,額頭有白毫,唇上刻有鬍鬚;脖頸刻「三道」紋;身著雙領下垂式道袍;雙腿結跏趺坐,左手自然放於左腿上,右手持雉尾。其左右兩側雕兩脅侍。這些特徵均說明道像是對佛教造像儀軌的模仿。龕楣為屋殿式,上有一獸頭,呲牙怒目。獸頭左右上方又各刻一仙鳥,嘴銜芝草相對而立。造像碑四面均雕有文字,內容為捐資刻像人的身份、姓名及發願文。(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豎長方形,碑陽上部開一龕,內刻一佛二菩薩,龕楣為尖拱形。龕下平刻雙獅、二供養比丘、供養人。中下部有發願文3行:中軍將軍武都太守朱雙熾;延昌元年七月十五日;朱奇兄弟三人等為父母造石像一區。兩旁刻多個供養人像。

碑陰龕同碑陽,亦為尖拱形,造一佛二菩薩。佛結跏趺坐,施無畏印和與願印,著通肩衣。佛與菩薩面相方長,頸為長圓柱形,造型頗為獨特。龕下部中間為香爐,左右刻二象,外側再刻二護法獅。下半部刻兩層供養人像和榜題。碑側主要造像為兩小龕,上龕為一坐佛,下龕為二像對坐,其一為思維菩薩,另一像左手下撫,右手似上舉(殘斷)。兩龕之上為淺浮雕八尊小坐佛,龕下為供養人像和姓名。

碑右側有三層龕,上為坐佛龕,中為立佛龕,下龕內雕有一尊道教老君坐像,著交領長袍頭戴道冠、下蓄長須,雙手持扇置於腹前。龕上還刻有四尊小坐佛像。像左為供養人榜題:道像主奉朝請寧時將軍朱安興;像右榜題為:妻孫先女。(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從造像碑四面的文字內容看,這是北華山太守朱奇、帳內都督朱山埠、將軍朱安興等兄弟三人及家眷為父母敬造的石像。碑陽,即有發願文的一面,為朱奇所造,兩面碑側分別為朱安興和朱山埠造。其中因朱安興崇信道教,所以在一面碑側雕鑿有一個道龕,不僅反映了在朱氏家族中佛道兼信、以佛為主的現象,也代表了當時信仰和造像的趨勢,即佛道互容。可見,不同的宗教信仰又因家族的血緣關係而得以和睦相處。(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朱法曜造像碑四面造像,碑陽上端為千佛龕,共四排,各刻十像。中部開上下兩龕。上龕為倚坐佛像,施無畏印和與願印,帔帛交又於胸腹間,有項飾,應是表現成佛的彌勒。左右為脅侍菩薩,分別持蓮蕾和變形寶珠。下龕坐佛為釋迦佛,結半》趺坐,施無畏和與願印,著雙領下垂袈裟,二脅侍菩薩與上龕同。這兩龕左右分別又開四小龕,其中最上端的左右小龕分別是帔帛交叉的彌勒像,下面三龕(左右共六龕)是雙坐佛,為釋迦佛和多寶佛。下部是供養人像,中間是兩位主要供養人,下排為騎馬出行圖。

碑陰主要為千佛造像,共十七排,每排十像。千佛之下有供養人題名及發願文,有沙彌、比丘等人。發願文為:「檀越主朱輔伯……大代普太(泰)元年七月廿三日。像主比丘僧為一切法界眾生造二百一十五軀石像。」(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朱黑奴造像,四面造像。造像碑共雕大小佛、菩薩近百尊。正背兩面均作三層大龕,主像為一佛二菩薩二比丘和一佛二菩薩。龕楣作折拱形,以飛天為裝飾。佛像高內髻,面相瘦削秀麗,雙眉彎如新月,眼角細長。雙手作說法狀,盤膝而坐,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衣裙呈重疊式,經佛座長長垂下,線條簡潔,似有飄動之感。菩薩面相多如佛,裝飾絢麗,富於變化。四周小佛均為龕式坐像。造像下部線刻寶供和銘文,中有「像主朱黑奴」等供養人姓名,因此稱《朱黑奴造像碑》。整個造像布局合理、構圖和諧,與《未輔伯造像》同坑出土,風格類似,是北魏晚期作品。(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邑子六十人造像碑,四面造像。1960出土於陝西富平縣小學,同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碑陽主龕造坐佛像,施無畏印和與願印,高內慢,刻波浪紋,左右各一尊脅侍菩薩。龕下左右各刻一護法獅,左獅背上騎乘一胡人。龕楣為圓拱形,上有尖拱形火焰紋。龕下為四排供養人形象,榜題大部分為呂姓。

碑陰圓拱形龕楣上刻屋字形,造像為道像,天尊頭戴道冠,著交領束腰長袍,左手撫膝似作與願印,右手執扇於胸前,長髯垂至胸。左右各一位戴冠的脅侍真人,龕下亦有二獅,獅背騎有胡人。龕側刻有「邑師李元安」的形象及榜題。龕下刻五排供養人,有「但官」、「侍者」、「典錄」等職,邑子以呂姓居多。

碑右側上部開一龕造交腳菩薩像,中間供養人有呂、胡、李等姓,下部為長篇發願文,約200餘字,有「熙平二年歲次丁西五月」等文字內容。碑左側上部開一方形龕,造道像一尊,頭戴道冠,著交領束腰衣,雙手合於腹前,長髯下垂,雙耳至肩。龕楣為屋形。龕下為供養人,計有「道士呂陽」、「道士呂榮孫、」「邑子呂叔與」、「道士李丑奴」、「輔國將軍武都太守李元安」等。(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此碑四面造像,碑陰、碑陽各為佛、道,兩側亦為佛、道平均分配。佛教徒以比丘和弟子稱,道教徒以道士和邑師稱,一般供養人則統稱邑子,不分佛、道。從姓名來看,此碑是一塊以呂氏家族為主的造像碑,而家族中佛、道信徒都有。造像風格較為特別,佛、道像的頭部十分頎長,佛龕為火焰紋,道龕為屋形,但道像的樣式與佛像十分接近。供養人形象清瘦,應當是北魏遷都洛陽後受南朝文化影響的結果。(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茹氏一百人造像碑,四面造像。碑陽上部開龕,龕內造像頭戴道冠,著雙領交襟袍,右手執扇,左手施與願印,下顎留有長須,神情嚴肅,兩脅侍以陰刻手法立於龕外兩側。龕楣內刻卷葉瑞草,兩側陰刻飛天。佛龕上部刻有舞動交纏的游龍,其間刻有鷹、兔、羊等動物紋飾。龕左、右上角的圓輪內分別雕刻蟾蜍、金烏形象。龕下有香爐,香爐兩側及碑陽下部均刻有供養人和榜題。

碑陰開孟頂龕,下掛帷帳,龕內雕有菩薩坐於大象背上,左右各刻有大象的頭部。菩薩頭戴花冠,額有白毫,著雙領窄袖衣裙,腰束寬帶,衣帶下垂著地。雙手緊握牽象的韁繩,下著褲跣足踏於山岩上。兩脅侍均已殘缺不全。龕左上刻一隻鸚鵡,下刻一隻公雞;右上刻有鳳凰,羽毛豐滿欲振翅高飛。龕兩側懸掛兩甬鍾。龕下鐫刻五排供養人。

碑左側為圓拱龕,龕內刻天尊,著交襟道袍,寬帶束腰,下為魏碑體發願文。碑右側上為尖拱龕,龕楣飾火焰紋,龕內跌坐一佛,著雙領下垂袈裟,右手施無畏印。下雕兩獸,一作走動狀,一伏於地,民間色彩濃郁,其下為五排供養人。(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從發願文我們可以看出佛道並存的特點,一方面宣揚抑佛揚道的「老子化胡」說,同時又有佛教彌勒龍華三會的內容,反映了北朝時期關中地區佛、道二教即相互鬥爭又兼容並存的複雜情況。華龍三會是指彌勒佛將來在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開三番法會,度盡上、中、下三根的眾生。(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北魏景明二年(501年)造像碑,是一件造像塔中的一節,多件造像塔節上下重疊而構成造像塔。此造像塔節為四面造像,每面各開一龕。現以有發願文的一面為第一面,順時針方向排序。(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第一面:龕中主尊佛像雙手施禪定印。頭頂肉髻飽滿高聳,髮髻呈水波紋狀,額頭有白毫,面龐豐盈,雙耳垂肩;上身內著僧祗支佛衣,外著半披式袈裟,衣紋為凸起加陰線刻;雙腿結跏趺坐於力士和雙獅托舉的台座上;佛像左右兩邊各雕一脅侍菩薩,腳下有力士托舉;背光雕火焰紋、小化佛和連珠紋;龕楣雕四組小龕,龕內各雕三尊坐佛;兩側各開五龕,每龕均雕二佛並坐;左右下角各有一護法獅,兩獅之間刻有「景明二年歲次」等發願文。主尊佛像健陀羅風格明顯。

第二面:龕中主尊佛像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結跏趺坐。髮髻以旋渦紋、水波紋雕飾,面帶微笑,雙耳垂肩;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施說法印;袈裟呈「V」形衣紋下垂覆搭於台座;其左右兩側各有一脅侍菩薩,雙手捧蓮花站立於蓮花台上,蓮花台被小鬼、力士托舉;佛像身後背光飾有火焰紋、連珠紋、化佛和蓮瓣紋;龕楣及左右邊均刻小坐佛;龕下雕有力士、怪獸做托舉狀。左右下角各雕一窣堵坡。

第三面:龕中主尊佛像結半跏趺坐於須彌座上。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衣紋凸起,以陰線加刻;頭部螺發,肉髻高聳;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施說法印;身後背光有飛天、連珠紋和火焰紋;佛像兩側各有一觀音菩薩手持淨瓶立於蓮台上;尖拱形龕楣刻有十五尊坐式化佛,上有刻若干化生童子像;左上角雕有一思維菩薩;佛龕左右兩側各雕四尊小坐佛,坐佛下各有一力士。佛龕之下是一排供養人形象。

第四面:龕內佛像及左右脅侍與第二面相同。主尊佛像左右裳裙角各刻有一禮佛信徒,做跪拜狀;龕楣有一尊小坐佛,刻有化生童子像;佛龕左右兩側邊各雕五尊小坐佛;龕下中間為一做托舉狀力士,力士左邊為一雷神王,右邊為一風神王;龕下左右下角各雕有一窣堵坡。

此造像塔節四面佛像均帶有較為明顯的犍陀羅造像風格。雕飾華麗,刻畫細膩。其中,對神王像和禮佛信徒的表現,體現出佛教與民間信仰相結合特點,反映出佛教漢化過程中的信仰變化。(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佛龕內雕一佛二菩薩,釋迦佛像高肉髻,面相豐腴,身著通肩大衣,結跏趺坐,手施禪定印。龕左右兩邊各有銘文。佛龕上方有九個小佛像,下方為供養人造像,每個造像旁邊附有供養人的名字。所謂的供養人,是指因信仰某種宗教,通過提供資金、物品或勞力,製作聖像、開鑿石窟、修建宗教場所等形式弘揚教義的虔誠信徒。(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呂建崇造像碑,沙石質,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出土於甘肅秦安縣城南十里的鄭家川,1954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造像碑由碑首和碑身兩部分組成,碑首陽面為四條蟠螭纏繞式,碑額中下部開小龕,內雕一佛,髮髻扁平,面相豐頤,身披袈裟,結》趺坐於方形台座上,袈裟自然垂落於台座前;碑陰楷書刻「建崇寺」三字。

碑陽龕楣上方有比丘頭像和飛天,龕內為一佛四比丘二菩薩。主像結踟跌坐於方形台上,座側有兩獅子;四比丘著交領袈裟,神情各異;菩薩身體微側,頭戴花冠、面龐方正。下方為題名共16行,滿行14字,有界格,楷書。

碑陰上部開龕造佛,下部為發願文。龕頂部並排刻七個圓拱小龕,內有佛像。下為帳形龕榻,龕楣兩側為龍形動物。龕內為一佛二比丘二菩薩組合,佛雙日微閉,著褒衣博帶式袈蚡,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下垂執袈蚡一角坐於蓮台之上;二比丘面目清秀,立於佛兩側;二菩薩,寧靜持重,頭戴花冠,均手執蓮蕾,立於佛身旁。下部發願文豎16行,橫行11字,有界格,楷書。碑側一面線刻有(菩提)樹一棵,樹下一比丘,著交領袈蚡,下有題名。另一側無內容。

這座造像碑為北周時期的作品,在風格上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佛像肉髻低平,頸短肩寬,面相豐滿,體態壯碩,衣紋較為寬疏,與面相清瘦,高肉髻及衣紋緊密的北魏造像有明顯差異。(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千佛造像碑四面造像碑,呈豎方形,浮雕四面多龕千佛造像。正面上部為滿飾祜珞束慢拱龕,雕鑿精細繁麗而不顯得瑣碎紊亂,帷幔的掛鈎束帶呈條理順暢的褶皺,給人以輕盈飄動之感。龕內作六階形大小不等的小龕,佛與供養菩薩均表現出肅穆之美。背面與兩側雕多層佛龕,人物表情生動,神態安詳。為隋代中的精品。(摘自西安碑林博物館官網)

歡迎來訪,願安康常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