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酸中毒後,為什麼醫生建議「停用」碳酸氫鈉?

醫學界腎病頻道 發佈 2022-10-04T06:13:12.368092+00:00

正常飲食情況下,成年人每日每公斤體重產生大約1mmol H+,腎臟通過分泌H+、NH4 +和重吸收HCO3-以維持血漿pH值相對穩定,使男性血漿碳酸氫鹽濃度維持在大約 25.4±0.09 mmol/L,非妊娠女性的血漿碳酸氫鹽濃度維持在 24.4±1.3 mmol/L。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大部分患者進入血液透析以後,酸中毒會被糾正,此時醫生會停用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也就是俗稱的小蘇打,被廣泛地用於護理、多系統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等各個臨床領域,更是與慢性腎臟病(CKD)結下不解之緣。隨著腎功能下降,代謝性酸中毒發生機率的逐漸升高,碳酸氫鈉幾乎是每個CKD患者藥品清單里的必備藥物,今天來跟大家聊一下它在我們腎內科疾病中的應用。

碳酸氫鈉對腎病患者有何幫助?

腎臟是人體調節酸鹼平衡的重要器官,主要調節人體代謝產生的固定酸(主要為蛋白質代謝產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正常飲食情況下,成年人每日每公斤體重產生大約1mmol H+,腎臟通過分泌H+、NH4 +和重吸收HCO3-以維持血漿pH值相對穩定,使男性血漿碳酸氫鹽濃度維持在大約 25.4±0.09 mmol/L,非妊娠女性的血漿碳酸氫鹽濃度維持在 24.4±1.3 mmol/L[1]

當腎臟排酸保鹼功能發生障礙時,人體就會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隨著CKD進展,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體內固定酸從尿中排泄減少,腎臟分泌H+、分泌NH4 +、重吸收HCO3-以及合成碳酸氫鹽的能力下降,腎臟調節固定酸的能力下降,導致代謝性酸中毒發生。

(2)重金屬及藥物的影響,使腎小管排酸功能障礙。

(3)腎小管功能障礙。

隨著CKD進展,腎臟排酸保鹼的功能受累,當動脈血HCO3 -<22 mmol/L,二氧化碳分壓基本正常,即可診斷為代謝性酸中毒。一項研究顯示CKD2期、3期、4期代謝性酸中毒發生率分別為7%、13%、37%,當腎小球濾過率降至正常的20%-25%時,僅有20%的患者血清碳酸氫鹽濃度維持正常。

CKD患者的代謝性酸中毒會對機體產生很多不利影響,主要包括:促進肌肉蛋白降解和肌肉萎縮,減少白蛋白的合成,誘發或加重骨代謝疾病,促進CKD進展,可能會致使心臟病惡化、促進炎症、增加死亡率等[2]

此時,就需要外源性補充碳酸氫鈉片,幫助腎臟完成維持酸鹼平衡的作用,減輕代謝性酸中毒對人體造成的各種傷害。

因為碳酸氫鈉是鹼性的,會影響很多食物中的營養素、藥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一般建議在飯後兩小時左右服用。具體劑量要參考二氧化碳結合力指標,和患者的胃酸分泌情況。胃酸過多的患者可以飯前服用,但要注意服用劑量、持續時間,以免胃酸減少影響消化。

一片碳酸氫鈉大約含有137mg鈉,如果患者一天吃了6片碳酸氫鈉,那麼就吃進了822mg的鈉,約為2g鹽,因此,腎病患者千萬不可草率服用碳酸氫鈉。

腎臟替代治療的患者,還需要使用碳酸氫鈉嗎?

血液透析

表1:碳酸氫鹽透析液成分及濃度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透析液成分中含有碳酸氫根成分,因此血液透析可以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所以大部分患者進入血液透析以後,就建議停止服用碳酸氫鈉片。

但很多人仍有疑惑,大部分患者的血液透析是每周進行3-4次,並非天天進行的,在透析間期患者還是可能會發生代謝性酸中毒,此時是不是應該服用碳酸氫鈉糾來糾正酸中毒呢?

其實這個問題現在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血液透析結束後立即就發生。在透析間期,即使發生,也非常輕微,隨著下一次血液透析的進行,代謝性酸中毒再次被糾正。這就是國內大多數血透中心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後,停服碳酸氫鈉的原因。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研究者對33例血液透析伴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進行觀察後發現,在充分透析的情況下,通過採用口服或靜脈滴注碳酸氫鈉進行酸中毒糾正後,患者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等反映營養狀況指標較治療前顯著提高,說明在血液透析的同時使用碳酸氫鈉,能更充分地糾正酸中毒,改善患者食慾、降低自身肌肉蛋白質降解從而善患者營養狀態。但此項研究的入組病例較少,其他血液透析中心的相關研究也很少,所以到底血液透析患者繼續服用碳酸氫鈉是否有益?機制為何?這些問題還需要多中心、更多入組病例的研究來解答[3]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的腹透液中含有乳酸鈉,它在肝臟轉化成碳酸氫根,可以糾正酸中毒,而且與血液透析不同,腹膜透析的患者大部分為持續性腹膜透析,也就是腹透液在腹腔中持續存在,可以起到持續糾正酸中毒作用。

即使是間斷行腹膜透析或者夜間自動腹膜透析機行腹透的患者,腹透時間多長達10小時以上,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酸中毒的問題。很多來我院複診的腹透患者,複查血氣分析,都不存在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有些甚至血液呈偏鹼性的。

碳酸氫鈉在臨床的其他應用

(1)口腔護理和預防肺部真菌感染

對於手足口病、接受誘導化療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頜面部組織重建自由皮瓣術後等患者,使用碳酸氫鈉患處塗抹、漱口等進行口腔護理,可以起到促進口腔皰疹癒合、抑制口腔細菌生長繁殖,治療口腔炎等作用。

另外對於嚴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等需建立人工氣道維持呼吸支持治療的患者,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氣道濕化沖洗肺部能有效預防肺部真菌感染發生[4]

(2)消化系統的治療作用

臨床研究報導,在使用乳糖紅黴素進行注射治療時,聯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能有效減少患兒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在食管、賁門疾病的圍術期治療恢復過程中,腸內營養管對確保腸內營養、促進患者恢復十分重要,但其堵塞的概率很大。5%碳酸氫鈉溶液呈鹼性,可以中和營養液中所含的多種酸性物質,並能夠溶解腸內易堵塞的營養液成分,對於預防和處理腸內營養管堵塞能夠取得顯著療效。

(3)對循環系統的治療作用

在冠狀動脈造影(介入)前,患者選擇採用碳酸氫鈉進行水化,相比於使用0.9% NaCl 注射液水化能更有效地預防對比劑腎病發生。碳酸氫鈉在水化過程中可以利用自身鹼性使尿液鹼化,降低自由基的量,降低蛋白及尿酸在腎小管結晶析出,藉此保護腎臟。碳酸氫鈉還可作為治療新生兒抗心律失常藥物中毒的治療。有研究顯示靜脈滴注8.4%碳酸氫鈉注射液,可使中毒患兒心律穩定,中毒現象有所好轉,病情得到控制[4]

另外,碳酸氫鈉溶液還可用於痛風性膝關節炎的術中沖洗、百草枯中毒患者洗胃、鹼化尿液、預防尿酸性腎結石、中和胃酸(但現在此作用被質子泵抑制劑所代替)等臨床應用。

更多腎病臨床知識哪裡看?

快來「醫生站」瞧一瞧👇

參考文獻:

[1]陳科.慢性腎臟病不同分期代謝性酸中毒的相關因素分析[D].遼寧,大連醫科大學,2017,31-33

[2]金惠銘,王建枝.病理生理學第7版[M].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54

[3]鄭健,陳五星,王耀新.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治療 33例慢性血液透析病人營養不良的療效觀察[J].福建醫藥雜誌,2003,25(1):90-91

[4]宋金春,龍星穎.碳酸氫鈉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 ,2018,24(15):90-91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丨lee溪鹿

審核專家丨李青教授

責任編輯丨cindy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 End -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