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抗腫瘤藥市場:恆瑞、石藥、百濟神州領跑

賽柏藍 發佈 2022-10-05T08:37:56.226265+00:00

來源 | 賽柏藍特約作者 | 金錢草抗腫瘤藥已經是全球包括中國醫藥市場在內,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治療領域。隨著中國藥品研發環境改善,腫瘤創新藥湧現出一批研發成果……01抗腫瘤藥是最大且增速最快的治療領域多年來,抗腫瘤藥一直是全球藥品市場最大的治療領域,並且保持著最快的增長速度。

來源 | 賽柏藍

特約作者 | 金錢草


抗腫瘤藥已經是全球包括中國醫藥市場在內,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治療領域。隨著中國藥品研發環境改善,腫瘤創新藥湧現出一批研發成果……

01

抗腫瘤藥是最大

且增速最快的治療領域

多年來,抗腫瘤藥一直是全球藥品市場最大的治療領域,並且保持著最快的增長速度。

IQVIA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抗腫瘤藥市場銷售額達到1870億美金,增長率穩定在10%以上;據預測,抗腫瘤藥未來幾年在全球市場的年均增速將維持在10%以上,至2026年達到3060億美金。

圖片

來源:IQVIA,TheGlobalUseofMedicines

2022OUTLOOKTO2026

在國內,抗腫瘤藥市場銷售額也已與抗感染藥市場規模不相上下。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抗腫瘤藥市場銷售額就已超過1458億元人民幣,2021年預計已經達到1600億元。

圖片

來源:米內網

02

抗腫瘤新藥研發審評數量創新高

隨著中國研發創新環境改善,中國醫藥創新已成為全球第二梯隊排頭兵。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中國創新在研產品數量對全球的貢獻率為13.9%,這一數值在2015年僅為4.1%,與第一梯隊差距縮小。

對中國腫瘤學術界來說,每年有三個具有影響力的盛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CSCO)。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在芝加哥開啟。ASCO官網及各企業官方消息顯示,2022年ASCO大會上,中國共有超過50家藥企的近240項研究中稿,並有19個項目入選2022年ASCO大會口頭報告,體現了中國本土藥物研究的含金量和國際學術界認可度。

最近,在法國巴黎召開的2022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中,抗腫瘤藥研發成果豐碩,ESMO官網及各企業官方資料顯示,2022年ESMO大會已有超過20家中國藥企的70多項研究中稿,本土創新臨床研究獲得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

圖片

數據來源:2022年ESMO,國盛證券研究所

結合國盛證券研究所的研報分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看我國今年上榜ESMO的腫瘤藥品:

①發布數量方面,恆瑞醫藥以29項成果、8種產品領跑國內創新藥企;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康寧傑瑞製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的創新研發成果數量也有3-5個,處於第一梯隊。

②分子類型方面,小分子抑制劑為國內藥企創新成果輸出主力;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細胞療法(CAR-T/TCR-T)、ADC等新型分子布局加速。國內雙抗領軍者康寧傑瑞製藥、康方生物共發布5項研究成果;細胞治療領域斯丹賽、恆潤達生、茂行生物、蘇州易慕峰均有早期研究數據發布。

③項目進展方面,多項PD-1療法重磅研究數據發布,包括恆瑞醫藥「雙艾」組合,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用於一線肝癌,信迪利單抗用於一線NSCLC,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多瘤種新輔助療法;茂行生物通用型CAR-T療法在膠質瘤治療中獲得突破。

我國抗腫瘤藥2021年研發審評方面也是碩果纍纍。

2021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7個抗腫瘤1類化學新藥,6個抗腫瘤1類生物新藥;我國有12個抗腫瘤1類化學藥和11個抗腫瘤1類生物藥提交上市申請。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21年度藥品審評報告》,建議批准的化學藥NDA160件中,抗腫瘤藥物、抗感染藥物、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循環系統疾病藥物、呼吸系統疾病及抗過敏藥物較多,占全部化學藥NDA批准量的73.75%。

其中,建議批准化學抗腫瘤藥NDA數量為48件,占各適應症總量的30%,遙遙領先於其他適應症。

圖片

來源:《2021年度藥品審評報告》

在批准的764件生物製品IND中,抗腫瘤藥物較多,占全部生物製品IND批准量的58.77%。

圖片

來源:《2021年度藥品審評報告》

03

藥品集采常態化,研發創新才有出路

國家和地方集采常態化進行,目的是將不合理的藥品價格水分擠出,如果企業沒有充分準備,完善產品管線、儲備優勢產品,「掉隊」是遲早的事情。

集采將促使創新藥物的醫保支付空間提升,鞭策企業更加重視「首仿」藥品及新藥研發,不斷豐富產品管線和儲備重磅產品。如此,企業會更有內生增長力。

在國家鼓勵創新的大背景下,我國醫藥創新步入快車道,醫藥研發投入、在研新藥數量、獲批創新產品呈現逐年快速遞增態勢。2021年我國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數量創新高,為近5年來最高水平。

我國藥品研發創新政策環境和人才環境不斷改善,國內創新藥物研發領域既有支持政策密集發布,又有資金支持。

2015年以來,鼓勵藥品研發創新的政策法規密集出台。

例如,《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等文件,為我國藥品研發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提高藥品的研發壁壘和質量的同時,也促使醫藥研發更加規範化和集中化。

另一方面,在國家鼓勵創新、為創新藥審批開闢綠色通道如優先審評審批等政策的推動下,許多海歸人員回國創業,利用自身跨國藥企工作經驗,展開了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創新研發。

在資金方面,「863計劃」「97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等都將生物醫藥作為最優先發展的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從2011年開始一年申報一次,重點扶持生物技術藥物創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