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結果受哪些因素影響?一文告訴您,如何改善腹膜透析結局

醫脈通腎內頻道 發佈 2022-10-19T21:21:33.970485+00:00

在全球範圍內,腹膜透析占所有腎臟替代治療(KRT)的9%,占所有透析的11%。然而,腹透患者的分布極不均勻,有30個國家沒有腹透患者,全球一半的腹透患者主要集中在4個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墨西哥和泰國。這表明,在我國,腹膜透析的應用較為廣泛,患者數量相對較多。

在全球範圍內,腹膜透析占所有腎臟替代治療(KRT)的9%,占所有透析的11%。然而,腹透患者的分布極不均勻,有30個國家沒有腹透患者,全球一半的腹透患者主要集中在4個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墨西哥和泰國。這表明,在我國,腹膜透析的應用較為廣泛,患者數量相對較多。

2022年9月16日,Nature review of Nephrology 發布了多國科學家共同發布腹透使用率報告,該報告提示中國已成為腹透使用率最多的國家之一。研究者通過對比全球腹透使用情況,探討了影響腹透結局的相關因素,並對其進行了分類與整理。本文對其編譯,希望有助於臨床工作者。

一 現行全球腹透結局情況

在全球範圍內,腹透結局可分為4類,分別為①臨床腹透結局,如死亡、腹透相關感染、心血管疾病、住院等;②患者報告的腹透結局,如腹透相關疼痛、疲勞、抑鬱、胃腸道症狀、失眠等;③生理功能相關的腹透結局,如殘餘腎功能、血壓、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CKD-MBD)以及貧血;④其他相關腹透結局,如對家人朋友的影響以及經濟壓力。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5種腹透結局分別為:腹透相關感染、死亡、心血管疾病、技術生存期(由腹透轉為血透前,腹透的持續期)以及生活影響。上述腹透結局的重要程度可見下表(表1)。

表1 腹透結局對患者和醫護團隊的重要性分級表

二 如何減少腹透相關感染?

全球腹透醫師、護士、腹透患者及照護人員共同認為腹透相關感染是腹透最重要的結局。雖然,腹透相關感染與死亡等不良結局顯著相關,但一項系統性綜述表明,全球並非所有國家均會監測腹透相關感染。在監測了腹透相關感染的33個國家中,亞太地區腹透相關腹膜炎發病率最高,其次為歐洲、中東和非洲,美洲(包括美國)的發病率最低。目前,腹透相關腹膜炎的中位發病率為0.75(95% CI,0.56~2.20)/次,成人和兒童分別為0.63(95% CI,0.55~1.87)和1.78(95% CI,1.26~2.25)/次。此外,不同國家之間腹透相關感染也有明顯差異。例如,美國、日本的腹膜炎發生率為0.26和0.27,而英國和泰國則分別為0.38和0.40。

通過對比不同國家、地區腹透條件和腹透感染髮病率後,研究人員發現,較高的自動化腹膜透析使用率、置管前抗生素的使用、較長的腹膜透析培訓時間以及充足的維護人員(包括非臨床工作者)與較低的腹透相關腹膜炎發生風險相關。

革蘭氏陽性腹膜炎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腹透相關的腹膜炎。2011年的研究發現,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腹透相關腹膜炎患者中,革蘭氏陽性菌腹膜炎占比為53.4%。北美也發現了類似結果,革蘭氏陽性菌常見於美國(62.0%)和加拿大(61%)的腹透相關腹膜炎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感染菌群出現了變化。2020年的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和紐西蘭(39.0%)、美國(37.0%)以及加拿大(45.0%)的革蘭氏陽性菌腹膜炎比例低於早期研究報告。日本(37.0%)、英國(38.0%)和泰國(26.0%)也有類似結果。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部分地區報告了耐藥性較高的腹膜炎感染

此外,各國腹膜炎結局的差異顯著,包括藥物治癒(69.0%~80.7%)、導管拔除(10.8%~20.4%)和死亡(1.8%~6.0%)。實施持續質量改進(CQI)計劃的地區或醫療機構,可以降低腹膜炎的發生率並改善結局。在無菌條件下,使用自製腹膜透析液治療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其腹膜炎發生率較低,這對資源較為匱乏的醫療機構或地區有重要意義。

出口部位導管感染是腹膜炎和隨後腹透失敗的重要原因,8.5%~20.8%的腹膜炎發作與出口部位或導管感染相關。因此,在腹透監測方面,上述感染應作為監測和報告的內容。

三 如何減少腹透患者的死亡風險?

總體而言,自1960年代開始,腹透透析的死亡率在逐漸下降,並且與血透相比,腹透患者的5年生存率較高(腹透:52% vs. 血透:42%)。而腹透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為心血管疾病,占所有已知死亡的52.7%,其次為退出透析治療(17.8%),膿毒症(9.6%)和其他原因(13.3%),包括癌症、胃腸道系統疾病或呼吸系統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的新冠大流行使得腹透患者死亡率不再下降,這是由於腹透患者的合併症較多,容易罹患重症新冠所致。總之,對腹透患者合併症的防治,將有力的減少腹透患者的死亡率。

除了對合併症的管理,正確選擇透析模式也是影響腹透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在一項納入美國398940例待透析患者的研究中,在基線無明顯合併症的年輕人群中,血透死亡率高於腹透。但是,隨著年齡、合併症指數的增加,血透的死亡率反而低於腹透。因此,醫生也應考慮患者的偏好、價值觀、生活質量等因素,才可選擇更適宜的透析模式。

四 如何減少心血管疾病?

腹透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而心血管疾病的類型多種多樣,從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併發症(如急性冠脈綜合徵和卒中)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腹透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共可分為3類:

①一般危險因素(傳統危險因素);

②腎衰患者特有危險因素(非傳統危險因素);

③腹透患者特有危險因素。

一般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且流行於腎臟病患者。而腎衰患者特有的危險因素包括炎症,內皮功能障礙和鈣化。腎臟排泄功能受損將導致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積累,從而觸發促炎介質的產生。高水平的炎症標誌物(如CRP、IL-6)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相關。腹透患者特有的危險因素包括腹透液中存在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以及超濾喪失所致的容量超負荷。

儘管醫生普遍知曉腹透患者有許多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但沒有干預措施能夠持續或可靠地減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負擔。2020年,美國有61.3%的腹透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並且52.7%患者的死亡歸因於心血管疾病。美國腹透患者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為心源性猝死(39.7%),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44.2%。不過,全球並未針對腹透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設有統一標準。因此,有專家建議需設定統一標準,以推動腹透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五 如何延長技術生存期?

腹透的技術生存期已有全球統一定義,即>30天時,患者從腹透轉為血透或死亡。在世界範圍內,腹透患者3年的技術生存期有較大差異,從29%~91%不等。技術生存期與患者、治療和醫療機構密切相關,並總結於下表(表2)。

表2 與技術生存期相關的因素

備註:BMI為身體質量指數

腹膜炎發生率的降低,將顯著提升技術生存期。醫療機構也是影響腹膜透析技術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因為越有經驗的醫療團隊,其各項能力越好,更容易與患者交流。此外,使用自動化腹透也有助於延長技術生存期,這種關聯在兒科患者中尤為顯著。

此外,由於腹膜透析會限制患者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能力,如工作、旅行、娛樂,因此醫護團隊應重視腹透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改善腹透結局。

總之,從減少腹透相關感染、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延長技術生存期以及關心患者日常生活入手,可以有效改善腹透患者的最終結局。希望每位腹透患者都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Bello AK, Okpechi IG, Osman MA, et ak. Epidemiology of peritoneal dialysis outcomes. Nat Rev Nephrol. 2022 Sep 16:1–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