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正悄悄逼近年輕人

光明網 發佈 2022-11-04T22:58:08.414758+00:00

很多人覺得大腸癌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年輕人是不會得的,真的如此嗎?其實,年輕人也需警惕大腸癌,調整好生活方式,做好大腸癌的預防。

很多人覺得大腸癌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年輕人是不會得的,真的如此嗎?其實,年輕人也需警惕大腸癌,調整好生活方式,做好大腸癌的預防。

病例故事

28歲的小麗近幾年體檢一直有輕微的貧血,沒有明顯不適的症狀,覺得應該沒啥事,便沒放在心上。今年,小麗時不時會感到頭暈,工作時也總覺得乏力,於是去醫院就診。糞便隱血試驗結果為++,醫生進一步安排了腸鏡,最後確診為結腸癌。醫生馬上為小麗安排了住院和手術。

大腸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第三位。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大腸癌的發病率更高,已經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以往的研究顯示大腸癌確實是在50歲以後高發,但近年來大腸癌明顯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年輕人不如中老年人對癌症那麼警覺,出現症狀也不以為意,診斷時間偏晚。與中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的大腸癌往往惡性程度高、進展快,術後容易復發和轉移,預後差。

大腸癌早期預警雖然隱匿,但仍有蛛絲馬跡可循,千萬不要忽視了。腸癌常常會導致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排便時間發生變化,量變多或變少,糞便粗細改變,腹瀉或便秘等。由於腫塊與糞便的接觸摩擦,腫瘤表面破潰導致出血,如果腫塊距離肛門較近,血液會呈鮮紅色,若較遠,血便則呈暗紅色,常常被誤認為痔瘡而延誤治療。由於腫塊的生長,糞便通過不暢,就可能引起腹脹和腹痛。另外,腸癌會導致長期慢性失血,患者會表現出貧血的相關症狀,如頭暈、心慌、乏力等。

即使得了大腸癌,也不用害怕。大腸癌的治療方法發展迅猛,早已今非昔比,包括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隨著微創技術的普及,大腸癌微創手術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只需在肚子上打幾個小孔就能解決問題。近些年還有機器人手術系統,經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的湧現,進一步減少了手術的創傷,加快了患者的康復。免疫治療研究也同樣突飛猛進,對於微衛星不穩定或錯配修復基因缺失的大腸癌,免疫治療較傳統的化療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機會。

預防大腸癌要從日常生活點滴入手,尤其不能把年輕視作健康的資本。首先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適量攝入堅果和乳製品,控制鈉的攝入量;其次,戒菸,遠離二手菸;再次,避免大量飲酒和高頻率飲酒;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和糖尿病,已有肥胖或糖尿病者應及時減肥或控制糖尿病;此外,還要適量進行體育鍛鍊。

如果出現了大腸癌的早期預警症狀,要及早就醫。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年輕人,應較早地開展大腸癌篩查,可諮詢醫生具體的篩查方案和時間。

徐宇秋(醫師)湯文濤(主治醫師)許劍民(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結直腸外科)

來源: 新民晚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