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擔仔麵

山貓生活 發佈 2022-11-14T14:20:11.630498+00:00

「擔仔麵」和「沏仔面」都用油麵,也都用鐵製或竹製網篩煮麵,讓篩里的麵條在滾水中又煠又沏。明顯的不同是:擔仔麵較精緻小碗,用肉臊作澆頭,有時面上會擱一尾蝦或半個滷蛋;沏仔面的份量稍多,用煮雞、鴨、鵝的高湯作湯底,面上附肉片或僅簡單的豆芽和韭菜。

 「擔仔麵」和「沏仔面」都用油麵,也都用鐵製或竹製網篩煮麵,讓篩里的麵條在滾水中又煠又沏。明顯的不同是:擔仔麵較精緻小碗,用肉臊作澆頭,有時面上會擱一尾蝦或半個滷蛋;沏仔面的份量稍多,用煮雞、鴨、鵝的高湯作湯底,面上附肉片或僅簡單的豆芽和韭菜。兩者互相影響,有些沏仔面上也擱一尾蝦,很難嚴格區別。

  其實不一定要用油麵,延平北路二段的「擔仔意面」使用意面,風味頗佳。

  擔仔麵是發源於台南的小吃,「擔仔」閩南語是挑扁擔的意思,用扁擔挑麵攤沿街叫賣,創始者是漁夫洪芋頭先生。由於每年清明到中秋是颱風季節,風浪險惡,甚至連冒險出海也不能,就暫時賣面營生,取名「度小月擔仔麵」。風平浪靜的季節,討海人出海捕魚,收入較豐,算是大月;相對於靠漁獲賺錢的大月,勉強擺攤維持生計的時候,自然是在度「小月」了。

  世間許多美味竟是這般偶然。洪芋頭從1895年把賣面當暫度難關的副業,如今第四代已加入企業化經營,並有肉臊工廠,專門供應店面,更製成罐頭販賣,馳名海內外,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謂台灣之光。

  小小一碗擔仔麵,象徵了台灣人辛勤奮鬥的核心價值。


在台南,度小月擔仔麵又分為大房的「洪芋頭擔仔麵」和二房的「度小月擔仔麵」,兩者的面上皆有一尾鮮蝦,並可點選滷蛋和鹵貢丸。王浩一認為兩家的口感有差異,前者的份量伙,湯汁也多;後者的精緻度較高,肉臊湯汁較濃醇。兩者在台北皆有分店。

  度小月成功的故事,影響所及,使最初在水仙宮附近擺攤的元素如紅燈籠、矮桌、竹凳、低灶、小爐都成為全台許多擔仔麵的符碼,用來裝飾自家的店面,充滿懷舊況味,暗示古早的味道。

一碗擔仔麵大抵以蝦高湯、肉臊為主調味,加上蒜泥、黑醋、香菜、豆芽等作料;好吃的關鍵在肉臊。這種麵攤少不了一大鍋陳年滷汁,那澆在面上的肉臊,將那碗面和湯提升得美妙又高尚。

  「好記擔仔麵」風味絕佳,據說每天賣出兩千碗,那高湯甚為講究,是用50斤草蝦熬煉出來;那鍋肉臊是用豬腳肉所制,面上擱了一塊肉、一隻蝦。雖澆淋了馥郁的肉臊,湯味卻顯清爽,鮮甜,是我在台北最歡喜的擔仔麵。缺點是面太少,我一口氣至少得吃掉5碗,才能稍慰飢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