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滷肉飯

山貓生活 發佈 2022-11-14T20:54:45.714963+00:00

一碗白米飯鋪上一層五花肉丁,肥瘦鹹淡適度,腴而不膩。一碗滷肉飯,簡單,卻自足而完整,可以毋需任何佐菜而滋味俱全。吃滷肉飯不宜孤獨品賞,宜在熱鬧歡騰的空間,在服務員的吆喝中,和狂餓的好友搶食。吃滷肉飯不能故作斯文,一定要大口扒飯才夠勁,咀嚼起來才痛快。

  一碗白米飯鋪上一層五花肉丁,肥瘦鹹淡適度,腴而不膩。一碗滷肉飯,簡單,卻自足而完整,可以毋需任何佐菜而滋味俱全。吃滷肉飯不宜孤獨品賞,宜在熱鬧歡騰的空間,在服務員的吆喝中,和狂餓的好友搶食。吃滷肉飯不能故作斯文,一定要大口扒飯才夠勁,咀嚼起來才痛快。


  台灣雖小,南北還是有些微的飲食差異,例如北部人叫「滷肉飯」,南部人多曰「肉臊飯」。其實  滷肉飯是台灣尋常的庶民食物,普遍的程度可謂有人煙處即有滷肉飯。很多人從剛冒出乳牙即開始吃,吃到滿嘴假牙還和它纏綿不休。我猜想最初是台灣先民在生活艱困時期,充分利用豬肉,將肉的碎末加醬油滷煮,成為十分下飯的澆頭。

  無論滷肉飯或擔仔麵,滷汁一般都持續使用,只是不斷續添主料和香料,故滷汁越陳越香,裡面的原料乃益加醇厚,所有歷史悠久的店家總愛強調使用的滷汁是老鹵。


  一碗白米飯鋪上一層五花肉丁,肥瘦鹹淡適度,腴而不膩。一碗滷肉飯,簡單,卻自足而完整,可以毋需任何佐菜而滋味俱全。不過,愛上滷肉飯的人鮮能不嘴饞?我吃滷肉飯不免還會點食鹵鍋內的鴨蛋、大腸頭、豆腐,若忽然閃過健康念頭,則再燙一盤青菜敷衍。

滷肉飯製作簡單,談不上什麼祖傳秘訣,只要肯用心計較,沒有不好吃的道理。關鍵在煮出好飯,和那鍋老滷汁與裡面的肉臊,認真掌握選料、去腥、爆香、滷煮的工序。

  肉臊美味的關鍵在肉品,首先需選用當天屠宰的溫體豬,常用肩胛肉、五花肉、腮幫肉切丁滷製;萬勿使用機器絞的碎肉。其次才是爆香、滷製技術。滷製肉臊亦因人而異,如「鬍鬚張」的澆頭選用豬頸肉,且切成肉絲,而非肉丁。「阿正廚房」則以昆布取代豬油熬煮。台南「全生小食店」的滷汁加了黑糖和甘草,澆頭是豬皮,正宗的台南味:甜。啊,台南小吃真是鮮有不甜的。

  滷汁的構成主要是醬油和米酒,輔料離不開香菇、紅蔥頭、冰糖、蔥、蒜、胡椒……因此醬油的質地和配料的組合直接影響了口味。

  我認為滷肉飯最適配的是虱目魚皮湯或魚丸湯、蘿蔔湯,苦瓜排骨或金針排骨也不賴;較濃濁的湯品則非我所好。

  吃滷肉飯不宜孤獨品賞,宜在熱鬧歡騰的空間,在服務員的吆喝中,和狂餓的好友搶食。吃滷肉飯不能故作斯文,一定要大口扒飯才夠勁,咀嚼起來才痛快。日前台北市的滷肉飯大胃王比賽,有參賽者舉口就將飯倒入嘴,再灌水吞咽下去,嚼都沒嚼一下。滷肉飯一定要熱騰騰的才好吃,那米飯是剛煮好的,將這麼燙嘴的米飯直接傾入胃囊,近乎特技表演。不知他們是如何磨練的喉嚨,竟能如此寬敞光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