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到底能不能根治?這篇文章說明白了

法治潮陽 發佈 2022-11-17T07:20:12.196076+00:00

這些治療近視的說法,總有一種你聽過:科學派:近視是因為眼部肌肉疲勞,眼部按摩放鬆肌肉,能治近視。飲食派:吃豬肝、菠菜、胡蘿蔔明目,能治近視。

這些治療近視的說法,總有一種你聽過:


科學派:近視是因為眼部肌肉疲勞,眼部按摩放鬆肌肉,能治近視。


飲食派:吃豬肝、菠菜、胡蘿蔔明目,能治近視。


運動派:少看書多運動能治近視。


但真相恐怕要讓你失望了,這三種說法都沒用。



在現有醫療條件下,近視是不可能治癒的。這已經是醫學領域一個公認「真理」了。


宣傳能「治癒」近視的廣告,其實早就被禁止了。


2019年5月,原國家衛健委聯合五部委發文,目前的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仍無法治癒,從事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不得在開展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等誤導性詞彙[1]。


(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家權威機構之所以說得這麼堅決,是有充足的醫學證據支持的。


青少年時期逐漸發生至成年後的近視,大多是軸性近視,簡單說就是眼睛內眼軸變長導致的近視。


為了理解近視,我們可以將眼睛想像為一台照相機。


照相機鏡頭度數與機身的長度必須匹配,這樣外界的風景才能通過鏡頭聚焦,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圖像。


角膜及晶狀體相當於這台照相機的鏡頭,眼軸(眼球的前後徑)則是機身的長度。


如果機身長度過長或者鏡頭的聚焦能力過強,平行光線經聚焦後焦點落在了視網膜前,那麼視網膜上形成的就是模糊的圖像,這就是近視。



如同我們每個人的身高,在成年後就定下來了一樣,近視也是不可逆的。


近視後,眼軸已經變長了,無論是放鬆放鬆放鬆、吃吃吃還是運動運動運動,都不可能讓已經變長的眼軸短回去。


任何一種醫療手段都無法改變眼軸,所以近視不能治癒,一旦發生不可逆轉。


近視不能治癒,也因為近視的根本原因尚且未知。


近視眼的發病原因,學者提出了各種假說和推理。


大部分學者認為近視與遺傳、性別、年齡、種族、身高、地域、近距離用眼、出生季節、戶外活動等多種環境因素密切相關,但確切的發病機制尚無定論[2]。

(來源:soogif)


很多情況下,這種科學論斷「看起來」與身邊的真實案例不一致。


有一些「近視恢復」的網友現身說法:「按照廠家的訓練方法,孩子用了2個月之後,視力從0.3提高到了0.7。」


(圖片來源:網絡)


「剛發生近視的一些孩子通過按摩、近視治療儀等,近視度數降低了,甚至消失了……


家長說的案例應該是真實感受,只是康復的大前提極可能是孩子不是真正的近視,而是「假性近視」。


所謂的「真性」和「假性」是為了方便患者理解的通俗說法,醫學上並沒有這種說法。


大多數「真性近視」是軸性近視,眼軸已經增長,不可逆轉。(還有一部分是屈光性近視,眼睛屈光成分不正常,眼軸正常,但同樣不可逆轉。)


「假性近視」則是用眼疲勞,牽拉晶狀體的睫狀肌疲勞痙攣,遠視力下降,但眼軸尚未發生改變。



和「真性近視」不同,及時積極干預,放鬆睫狀肌,避免疲勞用眼,假性近視是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消失的。



假性近視是不需要佩戴眼鏡的,若假性近視長期佩戴眼鏡,反而容易造成真性近視。


分辨真假近視,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去醫院檢測,這也是我們強烈推薦去醫院配鏡的原因。


醫生會先用儀器詳細檢查孩子的眼部結構及角膜形態,再進行睫狀肌麻痹前後的驗光檢查,最後檢查眼底及眼軸長度。


正是近視的不精確診斷,造成了許許多多上述「近視恢復」的冤假錯案。


(來源:soogif)


還有一種常見的「近視恢復」方法,是近視手術。


很多人以為不用帶眼鏡了,近視就好了。


其實近視手術,並非治療近視,只是雷射切削角膜,改變定焦鏡頭的屈光度數。


究其根本,眼軸並無改變,近視沒有治癒。


近視不能治癒,已產生的真實度數也是無法逆轉的。




雖然近視不可逆轉,但大多數軸性近視是一個長期形成過程,用眼習慣、戶外活動、光照等都會影響到這過程。


送你4個用眼習慣小妙招,幫你在近視的路上走得慢一些[3]。


1. 多眨眼


眨眼能讓眼球表面濕潤。


人通常一分鐘會眨眼約15次。但研究表明,如果經常看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我們每分鐘只眨眼5~7次。


可以有意識地多眨眼,防止眼球表面變干。


(圖片來源:soogif)


2. 遵循「20-20-20」規則


每20分鐘,將目光轉移到至少20英尺(約6米)遠的物體上,至少看20秒。


3. 坐得離電腦遠一些


最好坐在離屏幕大約63.5厘米(大約一臂長)的地方。而且,也調整下屏幕的位置,最好是眼睛略微向下凝視,而不是直視前方或向上。


4. 使用加濕器


如果你經常在乾燥、溫暖的房間裡,可以考慮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中的水分。


(圖片來源:soogif)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記得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



審稿專家:張暹梅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多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衛生健康委網站. 2019-04-06 http://www.gov.cn/xinwen/2019-04/06/content_5380009.htm

[2]李媛媛,張曉峰. 青少年兒童近視形成的影響因素和治療進展. 國際眼科雜誌 2018 年 12 月 第 18 卷 第 12 期.2179~2182

[3]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Computers, Digital Devices and Eye Strain

https://www.aao.org/eye-health/tips-prevention/computer-usage


*騰訊醫典內容團隊出品



來源:騰訊醫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