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十六: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

任平生話歷史 發佈 2022-11-25T13:41:23.171222+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導語: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值此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之際,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下面走進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十六: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

導語: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值此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之際,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下面走進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十六: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

上篇文章我們講到了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該遺址的發現頗具巧合性,是當地村民在挖穴築墓時發現的。與凌家灘遺址相似的是,本篇提到的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也是機緣巧合之下發現的。

修堤修出的國寶

曇石山遺址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在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西北側的小山上,緊鄰閩侯縣城,東距福州市區約20公里。

1954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正值百廢待興之際。位於福建省省會西南側的閩侯縣水系發達,水網密布,除閩江大樟溪均為客水河流外,全縣主要溪流有17條,總長307.5千米,流域面積1712.8平方千米。匯入閩江的有大目溪、穆源溪、小目溪、荊溪、溪源溪、梧溪、七瀨溪、十八重溪、井下溪、中房溪、雙龍溪、洋里溪、尚格溪等13條溪流。

格子狀水係為閩侯縣帶來了豐富的農業和漁業資源,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汛期洪水的困擾,在1954年以前當地居民飽受洪水之災。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時任縣委書記王采三、縣長牟星五決定集全縣之力修築閩江防洪堤壩,以期改變這一被動局面。

在修建期間取土時,施工人員在曇石村西北側挖出了許多樣式古舊奇特的瓦罐、石器、骨器。施工人員不敢大意,立即將情況進行了上報,後經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鑑定,確定該地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

新中國福建考古的第一篇章

考古工作人員按照預定方案到達曇石村西北側劃定範圍並進行發掘,第一次發掘由華東文物工作隊和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進行。

到1996年底,曇石山遺址共進行了8 次發掘。以後7次先後由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大學歷史系、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等單位聯合或單獨進行發掘。發掘總面積累計1600平方米,先後發現房基1處,灰坑98個,墓葬68座,祭坑2處,陶窯基8座,以及灶坑等。出土遺物有陶器、玉石器、骨牙器、牡蠣器等1200多件。

後來考古工作人員又對曇石山遺址進行了2次發掘。

曇石山遺址是福建考古史上第一次大面積的科學發掘,是新中國福建考古的第一篇章。

福建海洋文化的開端

曇石山遺址按照年代劃分,涵蓋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早期,其中出土最為豐富的是中層和下層的「貝丘遺址」。

曇石山的「貝丘遺址」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地層中堆積的貝殼等說明了當時人類「沿海而居,靠海吃海」的史實。遺址還出土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貝鏟、貝刀等。貝器是曇石山文化極為鮮明的海洋文化器物,就地取材,利用牡蠣殼製作各種生產工具,正是其獨特的文化現象。曇石山遺址也成為目前已知最早的福建省境內的海洋文化。

1996年底,考古人員在曇石山遺址的同一座墓葬里清理出了大大小小18件陶釜,數量之多極為罕見。縱觀這些陶釜,不少底部都有火燒的痕跡,據此推測它們應該是炊具。據此推測福州人愛喝湯的飲食文化應該始於曇石山。

曇石山人這種向河海「討食」和愛喝湯的飲食特性,在陶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也是曇石山文化區別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同時代文化遺存的顯著特徵之一,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

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1998年,在曇石山遺址的基礎上建成了占地1460平方米的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展覽以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發掘出土的曇石山文化遺物為陳列品,充分運用雕塑、仿真場景、多媒體、圖片、文字資料和聲光電等多種方式,多方位、生動地再現了五千年前曇石山人生產、生活的場景,還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繫。

福建文明的起源

曇石山遺址是以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為主,兼有青銅時代文化遺存,前後持續時間達2500多年,其距今年代下限已接近中國正史中所記載的「閩越國」時期。它將福建文明的歷史由三千年拓展到了五千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