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都掌蠻據點「九絲山」得名考辨‖張典

方誌四川 發佈 2022-11-25T18:41:37.736837+00:00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2年第 4期都掌蠻據點「九絲山」得名考辨張 典九絲山位於四川興文縣城西南50公里處,為烏蒙山脈分支,歷史上是蜀中古族——都掌蠻的肇興之所。


都掌蠻據點「九絲山」得名考辨

張 典

九絲山位於四川興文縣城西南50公里處,為烏蒙山脈分支,歷史上是蜀中古族——都掌蠻的肇興之所。其山形盤礴,適宜居住,而四面峭仄壁立,真蠻中天險,曾為都掌蠻盤踞之絕佳地勢,見證了都掌蠻之興衰,烙下了消逝的都掌蠻獨有的印記。然而,「九絲山」緣何得名?有何內涵?目前尚未達成一致認識,極有必要耙梳探析、分辨曲直。

一、關於「九絲山」得名的兩種看法

關於九絲山地名的由來,目前主要有以下兩種看法。

(一)源於「九兩蠶絲」說

明人諸葛元聲《兩朝平攘錄》首倡此說:「或雲,昔人以絲從高阜圍之,九兩方匝,故得名。」認為「九絲」之名源於以絲丈量山圍,絲重九兩。此後,清光緒《興文縣誌》承襲此說,屈川、薄孝榮皆曾援引此觀點。不過,忠歷認為,絲線環繞之物非九絲山,而是都掌蠻首領阿大王之都「九絲城」,余茂智從此說。

九絲山源於「九兩蠶絲」說可謂疑點重重。古人丈量物體周長,以絲線為工具或計量單位不失為良法,但九絲山為烏蒙山脈分支,山勢險峻,重巒疊嶂,如何牽絲繞行一周?倘使確具操作性,都掌蠻活動區並非某一據點,其境高山眾多,以絲丈量若為常法,何不見七絲山、八絲山之名?倒是「九絲城」,具備以絲計量的可能性與操作性,然而,究竟是先有「城」名還是「山」名?若先有城名,「九絲城」果真源於「九兩蠶絲」?可見,系列問題仍需推敲。

(二)源於「九姓」說

唐嘉弘認為,都掌蠻族落紛雜,其姓有九,由於該山主要居民是九姓都掌蠻,因號為九絲山。此說源自當地「九姓」之名,自元而明,該地長官司皆以「九姓」為號、當地僚人稱為「九姓土僚」。

清嘉慶《長寧縣誌》載:「山都掌蠻賊,結構九姓土僚,流劫鄉村,殺虜人財,十分猖獗。」可見,明代都掌蠻與九姓土僚雖同處九姓長官司,然非同一族群。據黃豐富研究,「九姓」之名的產生歷經宋元兩朝,川南納溪水(今永寧河)下游分布著眾多僚人部落,以羅始黨為首的部落歸附宋朝充當義兵,各部落相互兼併,逐漸形成以羅始黨為首的九大部落;元初立九大部落首領為九總把以治其地,後將九總把合為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司,九姓之名自此始定。可見,九姓土僚實指以羅始黨為首的九大部落,並非是都掌蠻地指示代詞。倘若二者間確有關聯,仍需仔細辨別,絕不能直接等同視之。否則,取九姓之數表示家族之構成,何不稱「九姓山」?「絲」何以解?此說難以成立。

二、明代之前關於「九絲」的記載

「九絲」之名的出現與大量使用主要集中於明代,九絲山在明代以前為何名,史無明文。查閱文獻,可資參考的史料僅見《蜀中廣記》一條:「政和間,夷卜籠謀叛,據五斗垻,後據九絲天險。」

卜籠,別名卜漏,北宋政和五年(1115)其於晏州起兵叛亂。適時,叛軍四出剽掠,宋廷大震,遣梓州路轉運使趙遹發兵圍剿。據《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記載,宋師與叛軍戰於晏州城(今僰王山鎮),卜漏不敵,退守根據地輪縛大囤,趙遹隨即圍攻輪縛大囤,卜漏突圍而走,逃至輪多囤,被宋將劉慶、種有植擒獲。其後,劉、種二將對輪多囤發起進攻,破敵並捕獲叛軍次首領卜勞,在輪多囤陷落後,其餘反抗者皆降。

據上可知,叛軍有且僅有兩個核心據點:一是輪縛大囤,為卜漏親自據守;二是輪多囤,為次首領卜勞據守。根據前揭《蜀中廣記》之記載,可知九絲山曾為卜漏勢力重要據點,然則究竟是兩者中的哪一處?兩據點中,輪多囤在何處史無明文,而輪縛大囤則有跡可循。據清人顧祖禹考證,輪縛大囤即清代南壽山。《輿地紀勝》載:「(南壽山)名博望砦,山高且秀,晏夷平定,守臣繪畫以進,上意悅之,賜名南壽。」清光緒《敘州府志》載,南壽山在「縣(今僰王山鎮)西十里。初名博望,訛為八望。」由上推之,輪縛大囤即南壽山,實為今僰王山鎮西博望山,別名僰王山,在今九絲山東北處。輪縛大囤既證在他山,則輪多囤很可能在九絲山。

三、都掌蠻據點「九絲山」相關史實

(一)都掌蠻的族屬與簡史

川南地區自古以來族屬部落複雜,其中僰人是該域主體民族。秦漢時期設有僰道縣,為僰人聚居之所。魏晉南北朝時期,僰、濮、僚並用於指代川南少數民族,蒙默認為濮與僚是同族異稱,後史籍中濮被僚取代;屈川則論證了僰與濮為一族二稱。唐代,瀘州都督府所轄納州(今敘永縣西南部)、晏州(今僰王山鎮)二羈縻州為僚人主要活動區域,唐王朝在此大量置縣,其中即有都掌縣,故自唐代起,此地僚人以地名為族名,稱都掌蠻。

都掌蠻火耕流種,既飽且嬉,生產原始,社會蒙昧。據鄧前成研究,都掌蠻內部以「寨」為單位,各「寨」之間及整個都掌地區並沒有形成較穩定的統治結構,亦未產生能號令全族的領袖。由此,都掌蠻在早期與中央王朝及周圍少數民族交往時處於弱勢地位。及宋,都掌蠻依附宋王朝,充當宋軍在川南擴張的先鋒,勢力逐步發展。宋末元初,其轉投元朝,元廷任命其首領阿永為西南番蠻安撫使。元至元二十年(1283),得蘭紐率山都掌蠻叛亂,元廷遣張庭瑞平之,此後終元一代未見反叛之舉。

皇明肇興,都掌蠻勢力日益壯大,明軍數次征討,皆未畢其功。《兩朝平攘錄》載,成化三年(1467)明將程信討山都掌蠻,激戰於九絲山,卻未能攻克。都掌蠻雖屢遭軍事鎮壓,然部族卻愈發興旺,《確庵曾先生西蜀平蠻全錄》載:「嘉靖年間以來,生齒日繁,逋逃助惡,每每騷動。縣官隨剿隨叛,愈撫愈張。」明萬曆元年(1573),四川官員曾省吾上《計處夷情疏》,請求圍剿都掌蠻以靖其地。明廷遂調集14萬大軍進攻,至九月平定,自此都掌蠻湮滅於歷史長河中。

(二)「九絲城」指代「九絲山」

我國古代地名的來源,有以自然環境命名政區或城市的現象,亦有以政區、城市命名周邊山川的規律。就九絲山而言,文獻中有「九絲」「九絲城」「九絲山」3種記載方式,孰先孰後,對於厘定九絲山得名過程十分重要。因「九絲」屬省略詞,以下主要對「九絲城」「九絲山」進行考查。

明萬曆元年(1573),曾省吾在《計處夷情疏》中提到「訪眾議俱稱(都掌)蠻恃九絲城為窟穴」,是謂「九絲城」首現於史籍。曾省吾平定都掌蠻之後,出現了大量以「九絲城」指代九絲山的記載(詳見上表)。直到明清之際,部分文獻才陸續出現「九絲山」的提法,故「九絲城」之稱先於「九絲山」。

(三)「九」「絲」字義溯源

1.取「九姓」之「九」

我國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進行區分時,一般以當地主體少數民族內部家族結構進行指代,如「晏州十九姓」「古板楯七姓蠻」等。「九絲」之「九」或許與當地「九姓」傳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九姓」傳說即清乾隆《九姓司志》所載:「九姓司自漢唐以前,有低牟苴者,生九男,曰九大族,分為九姓,將雲、貴、川南地方分九十九都,各據一都,曰『都長』。」據黃豐富研究,「九姓」傳說是九姓長官司土官任氏在白族「九隆」傳說基礎上,去掉神話成分附會而成,用以建構九姓祖源歷史、壯大本司聲勢及鞏固統治。

都掌蠻是如何與「九姓」之說建立關係的?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雜居,史籍中稱謂眾多,隨著各部族不斷融合、兼併,部族動態發展。都掌蠻與九姓土僚是同一地界不同分支的僚人部族,風俗相類,地界相近,經過長時間的交流,雙方存在互相融合的可能,理由如下:

其一,民間傳說記載兩者合一。興文縣傳說《九絲城》載:「僰族人的祖先住在富饒的內地,因為講的話與皇帝不同,又反對皇帝的苛捐雜稅,於是遭到了殘暴的鎮壓,僰人被迫退進了大山之中。年輕的頭人哈大王和哈二王勇敢地站出來,帶領他們劈山開墾,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修築了城堡,叫九絲城,逐漸地也過上了好的生活。」可見,都掌蠻曾與某僚人部族合流,並尊奉該部族頭人成為共同的領袖,建造九絲城作為大本營。

其二,九姓土僚併入都掌蠻。自元置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司以來,形成了以九姓長官司治所(今興文縣古宋鎮)為中心的九姓土僚聚集區。明初為加強對西南民族地區的統治,施行改土歸流,九姓長官司改稱戎縣,設流官轄之。明中期後,明廷對民族地區的剝削愈來愈重,甚至激起民變。在明王朝高壓政策下,九姓僚人紛紛遷入山林避之。據清嘉慶《長寧縣誌》記載,都掌蠻「雖結構九姓土僚,中間多系親識及負債牽制者方肯相從」,可見不少九姓土僚加入了都掌蠻的陣營或是湧入了都掌蠻的勢力範圍。

其三,都掌蠻與九姓土僚關係密切。都掌蠻在反明鬥爭中,常常聯合九姓土僚互為支援,內應外和。明廷認為,九姓土僚的輔助是導致都掌蠻難平的重要因素,曾下令「九姓土僚並地內所有劇賊亦須乘機撫捕,毋容滋長」。九姓土僚與都掌蠻在長期的通婚、借貸中,從單純的攻守同盟,逐漸變成有血緣紐帶的親識,形成了緊密的親戚和經濟關係。都掌蠻被平定後,改戎縣為興文縣,《明史》只道「興文,故九絲蠻地也」,顯然已將九姓土僚歸於九絲山都掌蠻之屬。

可見,都掌蠻與九姓土僚交相融合,而「九姓」傳說對於九姓長官司地區僚人有重要意義。都掌蠻首領阿大來自九姓長官司故地,或為九姓土僚,其在九絲山建城稱王后,出於文化認同感或團結當地僚人的需要,取「九姓」之「九」以體現民族傳統與歷史淵源。

2.「司」的來源

阿大王稱王九絲後,大興土木,建有48座哨所、一座大王宮以及多個屯糧倉庫,儼然成為都掌蠻之「京師」。自古以來,人們傾向於利用特殊命名來體現某地區的重要性與權威性,如宋代將帝王誕生地、潛邸、行在以及國姓所系之州改稱「府」,以區別於普通州。對於極富政治意義的據點,都掌蠻必賦予特殊含義以體現其權威性和美好期許,故取九姓之「九」,綴之以「司」。

首先,「司」本為少數民族地區管轄單位。自元及明,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區建立了許多加強對少數民族統治的專門機構,統稱某司,在地方享有權威。對少數民族而言,「司」代表著首領級的頭銜。

其次,思慕「土司」的威權。明代土司一經授予,朝廷即賜予印章、冠帶及誥敕等信物,作為朝廷命官的憑證。土司在其轄區享有無上權威,儼然一方諸侯。都掌蠻既號為「司」,其首領阿大或與「土司」具有相同的社會地位。

再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司」取義土司制度,象徵「以夷治夷」時期少數民族相對自主自在的生活。從民間傳說《九絲城》關於遷徙的僚人在九絲山「逐漸地也過上了好的生活」的記載,可以看出僚人對以往土官治理時期生活的追思與嚮往。以「司」為號有利於以九絲城為中心產生民族向心力,喚起都掌蠻共同的民族凝聚力。

綜上所述,都掌蠻取「九」寓意本族文化、歷史、結構特徵,取「司」彰顯阿大王領袖地位與九絲城權威,既體現民族特色,又彰顯駐地威嚴。

3.「司」訛為「絲」

先有少數民族對聚集地自我命名,再由周邊百姓或漢族官員筆錄用以指代,此為古代常見之事。都掌蠻屬僚人分支,其語言貼近現代壯侗語系。據劉復生研究,「谷」(壯語作luek)或「山溝」(壯語作lueg)發音為[lu:k],川南地區,則有許多帶「羅」「落」字的地名,尤其在山區。「絲」,壯文作sei,讀作[θei],「司」,壯文作swh,讀作[θwh],發音接近。「九絲」和「九司」,壯文均作giujswh,讀作[ki:uθwh],發音相同。由於都掌蠻並無文字,曾省吾在川南訪察,很可能僅得「九司」之音而誤記為「九絲」。

關於曾省吾以「絲」代「司」,推測應與明人對西南少數民族的刻板印象有關。都掌蠻與中原異俗,椎髻跣足,鑿齒穿耳,崇尚巫術,獵頭好鬥,漢人多視其為落後原始之人。絲,《說文解字》作「蠶所吐也」,是一種初級的生產資料。司,《說文解字》作「臣司事於外者」,是國家制度下產生的詞彙,具有管理、統治的意義。兩者相較,似前者更符合明人對都掌蠻原始生產的猜想。

結 語

自古以來,九絲山便與川南都掌蠻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留下了許多懸棺、壁畫,見證了都掌蠻的興起、發展以及「九絲之戰」後的消亡。明軍得勝後,在山中刻石立碑以歌功頌德,有九絲山西關口石刻與九絲岩畔石刻,其與建武城明碑一道為「九絲之戰」重要資料。可以說,九絲山蘊含著川南都掌蠻的興衰歷程,使古代少數民族生活與抗爭的痕跡得以保存。

九絲山的得名具有深厚的歷史含義,符合南宋王觀國提出的「因事命名」的地名規律。其並非源於民間「以絲量山」的傳說,而是結合都掌蠻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的特點,借用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的影響,構建出具有民族象徵與領袖威權二重性的「九司」地名,反映了都掌蠻受明王朝的鎮壓逃往深箐大山,與明軍背水一戰的血淚史,亦體現出地名發展演變中的民族特色。「絲」與「司」的錯訛表明,如何正確地探求歷史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的命名內涵,是當今挖掘區域歷史遺存的文化內涵時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來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張 典(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配圖:方志四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