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綻新顏——滄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鋪展新畫卷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發佈 2022-11-28T12:28:20.758085+00:00

#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大美秦皇島 奮進新時代##奮進新時代 魅力新承德##我愛石家莊藍天白雲#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以運河文化為主線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探索運河文化、人文景觀、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格局,讓千年文脈重新煥發光彩。

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以運河文化為主線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探索運河文化、人文景觀、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格局,讓千年文脈重新煥發光彩。

在滄州市大運河城區段,新建設的園博園主園區古風建築林立,緊鄰中心湖區的滄趣園由山林、庭院、環水建築、水岸組成,形成從北至南高低錯落的空間序列,將滄州的書院文化、鯨川八景及歷史名園等元素融入其中,獨具一格。

運河奔騰,千年不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人工河。其中,216公里流經滄州,這也讓滄州成為大運河流經里程最長的城市。

近年來,滄州市堅持走保護優先之路,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聚焦文物修繕、考古勘探、生態修復、創新發展等方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彰顯其歷史脈絡和時代價值。

遊船行駛在大運河滄州段。滄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遺址保護,擦亮運河沿線歷史文化瑰寶

近日,滄州東光連鎮大運河畔,不少遊客漫步運河堤頂路,感受謝家垻所蘊含的中國智慧。堤頂路東側,謝家垻水工智慧博物館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遊客們不時感慨:「幾百年前古人就能築起如此堅固的大壩,堪稱『水利奇蹟』!」

擁有1500餘年建州史的滄州是一座因運河而興的城市。作為滄州的母親河,大運河在這裡流經8個縣市區,沿途遺蹟分布眾多,河道保存完好,沿線共有物質文化遺產176處,眾多與謝家垻一樣的古老河道、建築等歷史文化瑰寶被擦亮,講述著動人的運河故事。

近年來,滄州市加強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制定了《滄州段大運河文物保護工作方案》《大運河滄州段文化遺產名錄》等多個專項保護規劃設計方案,對大運河沿線176處物質文化遺產逐一登記造冊、逐項保護修復。實施標註運河工程,對運河沿線的文化遺產進行標註。

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過程中,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一批珍貴文物也展現在世人面前。2021年1月,大運河泊頭市區段清淤時,一艘長約15米、寬約3米的明代貨船重見天日。同年12月,在滄州南川樓建設工地文物巡查中發現一艘宋金時期沉船。據統計,2021年,文物工作者對泊頭沉船、滄州南川樓沉船搶救性清理,挖掘清理各類文物及標本200餘件,為研究大運河航運及鹽運管理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滄州市還對泊頭清真寺、吳橋瀾陽書院、青縣給水所等重點文保單位進行保護性修繕。此外,還相繼建設了東光謝家垻水工智慧展示館、捷地分洪設施水工遺產核心展示園等,滄州運河沿線越來越多古老文化瑰寶被擦亮。



生態修復,大運河滄州段全線通水煥新顏

大運河,不只蘊藏歷史遺蹟,也承載著現代希冀。

百獅園位於大運河滄州段著名的「幾」字形河道處,原是兩個城中村。近年來,滄州市全面推進中心城區大運河生態修復項目,通過河道清淤、征遷安置、垃圾清理等措施,將這裡打造成面積470餘畝的生態公園。

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水是命脈。乘著國家對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的東風,滄州市在去年完成引水1.8億立方米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完成引調水3億立方米,實現大運河滄州段全線通水。水,將大運河滄州段沿線的風景串珠成鏈、連點成片。

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保存完好,九曲十八彎,沿途遺蹟多,代表了我國北方大運河遺產的原真性,是旅遊通航的最佳航段。為保障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順利通航,滄州市開展河道清淤疏浚,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新建12座旅遊碼頭和6座步行景觀橋,對8座現有市政橋樑進行美化優化。


創新發展,讓古老運河講述新時代故事

運河滔滔,惠風和暢。在「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的指引下,大運河滄州段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持續推進,悠悠運河再次潤澤兩岸百姓。

「著眼打造城市精彩中軸線,滄州市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城市更新工作有機結合,通過打通運河綠廊、促進城河互動、建設城市客廳,努力將滄州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運河文化名城。」滄州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主任張強介紹。今年,滄州市重點推進總投資225億元的18個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年內完成投資109.6億元。中心城區同步推進園博園、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滄州大化工業遺產提升改造等項目。推進吳橋雜技大世界等沿線15個重點旅遊景區的改造提升。優化沿線產業結構,重點打造運河沿線1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

水脈與文脈交融,文化與經濟共生。如今,大運河滄州段正將新時代的運河故事講得更加精彩動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