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愛滋病日|全球抗艾四十年,從絕症到可控慢性病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12-02T03:48:58.663688+00:00

距離第一例愛滋病病例的發現已四十一年,人類在這場鬥爭中所學到的,既包括科學上的曲折艱辛、不懈探索,更有全社會團結一致戰勝病毒的決心和大愛。

【編者按】2022年12月1日是第三十五個世界愛滋病日,聯合國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平等化(Equalize)」,中國將主題定為「共抗愛滋,共享健康」,以呼籲社會各界促進平等、戰勝疾病。距離第一例愛滋病病例的發現已四十一年,人類在這場鬥爭中所學到的,既包括科學上的曲折艱辛、不懈探索,更有全社會團結一致戰勝病毒的決心和大愛。

與結核、霍亂等古老的傳染病相比,愛滋病的歷史十分年輕,卻在其傳播的四十多年裡對人類社會和科學界產生了莫大的衝擊。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估計,截至2021年已有7750萬人感染、3470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至今愛滋病依然無法被治癒,是全球公共健康的最主要的負擔之一。

巨大衝擊:愛滋病的發現和流行

愛滋病的最初發現要追溯至1981年的美國西海岸。洛杉磯首次報導了5名感染有罕見卡氏肺囊蟲肺炎的男性患者,這類疾病以往僅會發生在免疫抑制的人群中。新的類似病例不斷發生,患者多為男同性戀群體,都有不明原因的免疫低下,並因此發生機會性的感染或腫瘤而去世。1982年,這一疾病被正式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意為由於非先天原因導致的免疫缺陷及其一系列相關臨床表現,我國將其音譯為「愛滋病」。

短短几年內,愛滋病流行便從最初的幾例大規模波及全美和各主要歐美國家。1985年,北京協和醫院也在一位旅華阿根廷籍患者身上診斷出了中國境內的第一例愛滋病。未知的症狀、極高的致死率,愛滋病毫無懸念地引起全社會的恐慌。關於愛滋病從何而來、如何防治的問題,也對科學界和醫學界提出了重要挑戰。

科學之光:病原體的鑑定

實質性的突破發生在1983年,法國的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和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小組,成功地從感染者體內分離得到一類新型逆轉錄病毒。經過一系列鑑定,科學界向全世界宣告證明:愛滋病的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

與之前學界所熟悉的天花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不同,HIV屬於以RNA為遺傳物質的逆轉錄病毒家族。學界一般認為HIV起源於非洲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因狩獵等活動被引入人類社會。一系列研究表明,HIV會識別其受體CD4和共受體CCR5/CXCR4蛋白,特異性地感染人CD4+ T淋巴細胞。病毒進入細胞後,可利用逆轉錄酶將自身的遺傳物質RNA逆轉錄為DNA,再利用整合酶將其插入到宿主基因組中,實現不斷複製和永久定植。CD4+ T細胞正是調節免疫系統的最重要細胞類型之一,HIV的感染會直接導致這類細胞功能喪失和死亡,嚴重損害免疫功能,引起各類相關疾病。

「潛伏」殺手:愛滋病的臨床表現

HIV的成功鑑定極大地鼓舞了學界和社會戰勝疾病的信心,兩位法國科學家也最終於2008年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另一方面,隨著醫學界的不斷追蹤,人們對愛滋病的臨床表現也有了愈發清晰的了解。人感染HIV病毒後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大致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急性感染期、無症狀期和愛滋病期。

在病毒剛剛進入人體的6個月內為急性感染期,病毒與人類免疫系統發生激烈對抗,感染者會出現發熱、咽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一系列並不特異的臨床表現,CD4+ T淋巴細胞的數量會在短時間內一過性地減少。許多患者症狀輕微,可能幾周內便會緩解。

需要注意的是,發生HIV暴露後的短期內是無法檢測出病毒的,稱為窗口期(Window period)。目前幾代檢測技術的窗口期為1-6周不等(一般認為抗體檢測為3周,抗原檢測為2周,核酸檢測為1周)。發生高危行為後,待窗口期過後的HIV檢測結果為陰性時,才能真正地排除感染風險。

急性期後長達4-10年的時間稱為無症狀期,此時HIV病毒已成功整合進人體免疫細胞,病毒在體內保持穩定水平的複製,CD4+ T細胞持續而緩慢地減少,但免疫系統依然能保持工作,所以感染者本身常常沒有明顯的疾病表現,仿佛病毒「潛伏」一般。

一旦無症狀期結束,便進入了愛滋病期,無症狀的「HIV感染者」會成為大眾固有印象中死亡率極高的「愛滋病患者」。在這一階段,患者CD4+ T細胞大幅減少、免疫力極度低下,很容易出現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等併發症(如卡氏肺囊蟲肺炎、卡波西肉瘤、口腔真菌感染、活動性結核等),並最終走向死亡。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極高的死亡率讓HIV確診幾乎等同於「宣判死刑」。直至幾年後高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出現,廣大愛滋感染者才擺脫了「無藥可醫」的處境。

有藥可醫:抗病毒藥物與雞尾酒療法

從HIV病原體被成功鑑定的那一刻起,科學家便有了攻克愛滋病的明確目標和堅定方向:清除病毒、保護免疫系統。

1987年,首個抗逆轉錄病毒的藥物齊多夫定(AZT)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讓愛滋病首次可以被治療。在藥理機制上,齊多夫定可在細胞內模擬HIV複製所需的核苷原料,干擾逆轉錄酶、阻斷病毒複製。但HIV作為一種狡猾的RNA病毒,其基因組極易突變、產生耐藥性,令許多病人被迫換藥乃至無藥可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博士基於病毒感染的數學模型,創造性地提出了將幾類不同靶點機制的藥物聯用的「雞尾酒療法」,也稱作「高效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基於這一治療策略,HIV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載量大幅降低並長期維持在無法檢測到的水平,有效延緩了疾病進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由於在愛滋病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何大一博士也在199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當年的「年度風雲人物」。

在之後的幾十年內,經過科學家們不懈努力,針對HIV逆轉錄酶、蛋白酶、整合酶、核衣殼等在內的幾大靶點都陸續開發出了更多高效、持久、低副作用的藥物,結合在感染早期便進行藥物干預的策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有極大提升。中國早在2003年起便宣布實施面向感染者的「四免一關懷」政策,為HIV感染者提供免費的抗病毒治療和多項關懷措施,極大地保障了患者健康、遏制了病毒傳播。

在今天,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愛滋病再也不是絕症,而是接近於一類需終身服藥的可控慢性病。HIV感染者及時接受早診早治,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樣按時服藥,就能夠健康工作和生活,也可以達到與普通人相近的平均壽命。

希望不滅:尋求愛滋病的治癒

儘管有了高效的藥物,愛滋病卻依然無法被治癒。這是由於HIV一旦感染了免疫細胞,就會把基因組永久整合入宿主DNA,形成「潛伏病毒庫(latent reservoir)」。在藥物的干預下,雖然無產生新病毒,但原有病毒依然存在、且會隨著宿主細胞的分裂而擴增。患者一旦停藥,沉默潛伏的病毒庫就會迅速反彈,形成新一輪感染和疾病進展。

人類從未放棄過治癒愛滋病的目標,也終於迎來了意外收穫。世界上有少部分人因具有一類CCR5(即HIV病毒共受體)基因突變,對HIV感染具有天然免疫力。

2006年,柏林一位愛滋病人因患上白血病不得不接受骨髓移植治療,其主治醫師謹慎大膽地選擇移植了CCR5突變者的造血幹細胞。隨後奇蹟發生了:骨髓移植不僅治好了白血病,病人體內的HIV病毒也徹底消失,且此後十幾年裡都再未檢測到HIV病毒。

著名的「柏林病人」第一次證明了愛滋病可以被「完全治癒」,儘管這一方法風險很高、不具有普適性,卻極大鼓舞了全世界的信心,促進了更多的探索。臨床上發現,愛滋感染群體會有極小比例的一群「精英控制者」:他們不需服藥便能將病毒控制在極低水平,免疫系統功能始終正常而不發病。這類情況也被稱為「功能性治癒」,其原因之一便是患者體內可成功誘導出「廣譜中和抗體」,能夠高效阻斷各類HIV毒株的感染。針對這類抗體的研究和利用,將是實現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重要潛在手段。

而為了根除HIV形成的病毒庫,科學家們也在研發將潛伏的病毒激活、再利用藥物或免疫力清除感染細胞的「激活-殺死(Shock and kill)」策略。其他方法如治療性疫苗、CAR-T、基因編輯等,均有階段性的進展。儘管追求愛滋病治癒的道路充滿未知和曲折,但科學家們始終堅信會有安全、高效、普適的療法出現。

潔身自愛:最根本的預防手段

作為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減少愛滋病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便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在控制傳染源方面,一般認為愛滋患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皮膚黏膜破損/滲出液中含有較多的病毒顆粒,可成為潛在的傳染源。患者的唾液、淚水、汗液和尿液中病毒含量較少、風險極低,不足以形成傳播。且病毒離開人體體液和細胞就會很快死亡,在乾燥物體表面、游泳池水等情況下均無法存活。

在傳播途徑方面,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

性傳播,包括異性性行為、同性性行為等,病毒會經生殖道、肛門、口腔等處的黏膜感染;

血液交換,如污染的注射器、血液製品、文身器械等;

母嬰傳播,如胎盤、分娩、母乳餵養等。僅有HIV病毒進入機體內部時才可能引起感染,健康完整的皮膚完全可將病毒阻擋在外。

因此,與愛滋感染者握手、進餐以及蚊蟲叮咬等一般生活場景和工作接觸,均不會傳播愛滋病。

在易感人群方面,幾乎所有人都是HIV「一視同仁」的易感者。但遺憾的是,由於病毒的狡猾和複雜,目前為止依然沒有有效的愛滋病疫苗。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拒絕毒品、拒絕危險性行為,始終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愛滋病預防措施。

近年來,包括如暴露前預防藥物(PrEP)和暴露後預防藥物(PEP)等手段逐漸推廣,為高風險人群和已發生暴露人群提供了高效的阻斷和補救措施。另有大量研究表明,若接受治療的愛滋感染者血液病毒載量持續低於檢測限,可認為不具有傳染性,即「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因此,針對已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療可大幅降低傳播率,達到「治療即預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TasP)」的目的。

擁抱平等:讓疾病回歸本身

幾十年來,中國和全世界為防治愛滋病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降低感染率和提高患者治療質量上都取得卓越的進步。

但愛滋病的流行趨勢一直存在且形勢嚴峻:同性戀及跨性別群體、性服務從業者、吸毒人員、職業暴露風險人員等一直是高危群體,青少年的愛滋病感染率近年來也不容樂觀。

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青少年是中國感染愛滋病數量上升最快的群體,每年更有超3000名高校學子感染愛滋病,其中以男男同性性傳播為主。針對青少年的性教育,面向全社會的防艾知識宣傳,圍繞重點風險人群的預防措施和自檢自測手段普及,已然刻不容緩。

在大眾和許多愛滋感染者的心中,愛滋病往往不只是一種危險的疾病,更帶有污名化的色彩。由此而帶來的有形或無形的歧視,令許多感染者抱有「害怕看病甚於害怕得病」的態度。歧視可能比疾病更可怕,更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早檢測早治療、控制愛滋病傳播流行的阻力。

正如美國著名作家蘇珊·桑塔格所說:看待疾病最真誠的方式,同時也是患者對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便是儘可能消除或抵制隱喻性的思考。談及「愛滋」時,社會更需要努力摒棄成見、回歸疾病本身。

2016年時,聯合國通過了一項重要的政治宣言:各國承諾努力在2030年終結愛滋病流行,以作為人類對當代和子孫後代的饋贈。這無疑是一個偉大而艱難的目標,離不開基礎研究的矢志探索,更需要全社會擺脫歧視、擁抱平等。只有將科學和愛凝聚起來,我們才能戰勝病魔、堅定捍衛住生命的紅絲帶。

(作者張林琦,系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作者洪俊賢,系張林琦教授團隊成員。澎湃科技經Cell Press授權刊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