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分很多種,不是一種安眠藥就能全解決的

光明網 發佈 2022-12-02T03:49:12.684538+00:00

今天我們有請到了無錫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 主任醫師 崔小川,來跟我們聊聊,關於睡眠問題。小編問:崔主任,睡眠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能睡著睡好的。

今天我們有請到了無錫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 主任醫師 崔小川,來跟我們聊聊,關於睡眠問題。

無錫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 主任醫師 崔小川

小編問:崔主任,睡眠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能睡著睡好的。現在主要困擾著我們的睡眠問題有哪些呢?

崔主任:

有研究表明,中國內地成人有失眠症狀者高達57%,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口老齡化的增加,失眠的發病率還在逐步上升。作為一種慢性病,失眠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甚至誘發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公共安全。

失眠症是指儘管有適當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境,依然對睡眠時間和(或)睡眠質量感到不滿足,並且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睡不著、醒得早、醒後難以再次入睡,都屬於失眠的症狀,臨床上診斷失眠還必須符合「影響日間社會功能」這一條件,也就是說白天的工作、學習或者生活狀態受到了夜間睡眠不佳的影響,白天會出現精神或體力狀態不佳。

常見的失眠分型有:

(1)心理生理性失眠:這是一種因患者過分關注睡眠問題而引起的原發性失眠,這類患者多有敏感、急躁或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徵,常因過分關注睡眠而產生軀體、精神緊張感,這種緊張感反過來又加重失眠,形成惡性循環。患者白天常主訴頭腦不清,注意力不集中,伴有各種軀體不適、疲勞感。

(2)不良睡眠衛生習慣及環境:如睡眠時間不規律、午睡時間過長、臥室光線過亮、室溫過高或過低、噪音過大、睡前飲酒或咖啡、睡前看驚險小說或情節複雜的影視等會導致失眠,通常改變不良睡眠習慣及睡眠環境後失眠症狀可以得到改善。

(3)抑鬱相關性失眠:常見夜間易醒和凌晨早醒,患者伴有抑鬱心境、缺乏動力,常主訴高興不起來、心情鬱悶、興趣索然,學習能力下降、對未來悲觀失望,常自我評價過低,還會伴有諸如疼痛、心悸、胸悶等各種軀體症狀。

(4)焦慮相關性失眠:典型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醒或從夢中驚醒伴恐懼感,再入睡困難。患者常見心煩意亂、易激惹、緊張和恐懼不安等,常伴頭痛、厭食、尿頻、出汗、心悸、胸悶、氣短等軀體症狀。

(5)睡眠調節障礙性失眠:是由應激性事件、時差變化等導致的短期失眠。起病較急,伴焦慮、易激惹,嚴重時影響日常功能。隨應激源消除、逐漸適應而睡眠好轉。

(6)主觀性失眠:患者表現為對睡眠狀態感知不良,堅信自己失眠,並描述入睡困難、睡眠不足或完全失眠,但通過多導睡眠圖客觀檢查顯示睡眠時間與睡眠結構正常。

失眠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症狀,如夜間入睡困難、覺醒次數增多、早醒、日間功能受損等。也可輔以一些測評工具,常用的包括:主觀測評工具,如睡眠日記、睡眠評估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睡眠障礙評定量表(SDRS)、失眠嚴重指數量表(ISI)等);客觀測評工具,如多導睡眠圖(PSG)、體動記錄檢查等。其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及藥物治療。

來源: 無錫交通廣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