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遺址晚期面積不降反升,「禹都平陽」實有所出

琳之說史 發佈 2022-12-04T04:23:59.093050+00:00

關於「禹都平陽」的記載,最早出自先秦時期的著作《世本》,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世本》說:「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也……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也。」類似的說法還見於《史記集解》《讀史方輿紀要》等古籍中。

關於「禹都平陽」的記載,最早出自先秦時期的著作《世本》,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世本》說:「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也……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也。」

類似的說法還見於《史記集解》《讀史方輿紀要》等古籍中。如前文所言,平陽即今臨汾一帶,安邑即今夏縣一帶,晉陽即今永濟虞鄉一帶,都在山西晉南老河東地區。

禹都平陽並非空穴來風,這裡的「都」頂多可以理解為臨時陪都,僅是作為大禹的臨時戰略指揮部而存在,其原因同樣是由於夏的真正都城石峁古城的存在。

禹之所以「陪都」平陽,一是因為從體統上說,他是陶寺古國為盟主的古國聯盟集團正統繼承人,他必須得像舜一樣在這個古國聯盟集團的政治中心陶寺古城取得「合法」地位,才能保證「君權神授」的合法性;

二是因為他的祖先是在這塊土地上被入侵的堯部族趕走而流亡他鄉的,按照華夏古人「敬天祭祖」的精神信條,他得重新踏上這片故土祭祀天地,告慰先人,以證明他是一個不負祖先重託的血性男兒,並祈求天地祖先神靈的庇佑;

三是因為陶寺遺址早、中期石器工業的主打產品變質砂岩棱脊穿甲鏃屬於「尖端國防軍工業」,禹必須占有它,才能所向無敵,完成他一統天下的大業。

陶寺晚期的城牆、宮城雖然遭到了禹部的平毀,但一些宮殿和宮城還存在了一段時間。而且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其遺址面積還擴大到了 300 萬平方米,人口也沒有減少的跡象。彼時的石器工業也從原來中期城址外郭城內南部工官管理的手工業區零散地擴展到遺址各處,石器工業的製作和生產地點也不再局限於手工業專屬區,甚至在原宮城內也發現了石器加工遺存。

何駑認為,這種現象可以解讀為,陶寺的原住民整體淪為了石峁集團的「國家奴隸」,整個陶寺遺址變成了石峁集團的「產業園」——除了農業、羊毛業生產之外,還有石器製造業。這個時期的石器加工業表面來看,沒有工官管理監控,比較分散,但實際上很可能分別由石峁集團征服者「化整為零」地施行了一對一監督管理。陶寺晚期外來人口比例高達 50% 以上,似乎在暗示這一點。

我們在第二章陶寺古國「門類齊全的手工業體系」一節中已有敘述,陶寺遺址早、中期石器工業的主打產品是由矛形坯加工生產出來的變質砂岩棱脊穿甲鏃,屬於不可泄密的「尖端國防軍工業」,所以陶寺城址對於大崮堆山採石場變質砂岩資源進行了壟斷性控制。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翟少東博士的一項關於陶寺遺址矛形坯出土機率的統計表明,矛形坯在早、中期遺存中各出土 1 次,而在晚期遺存中出土竟高達 7 次,這表明陶寺晚期石峁集團讓陶寺遺址的「工奴」進行石器加工的主要產品,仍然是變質砂岩穿甲鏃。

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個可能的歷史事實,那就是大禹率領的石峁、陽城等夏集團勢力征服陶寺城址後,直接接管了原陶寺政權對大崮堆山採石場資源的獨占權力,並使陶寺石器軍工製造的工匠整體淪為國家「工奴」,直接為夏人製造變質砂岩穿甲鏃,為「禹伐三苗」、一統天下做了充足的戰略準備。

從以上情況看,陶寺晚期較早時段城址面積不降反增,由 280 萬平方米擴展到 300 萬平方米,一些宮殿、宮城遺址繼續存在,農業、手工業之興旺發達比早、中期猶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石器軍工業的全面提速,說明在這個時段這裡絕非一般城邑,而至少是一個短期的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戰略中心樞紐所在。這些考古發現和文獻上「禹都平陽」所反映的史實是趨於一致的。

陶寺文化晚期分布範圍擴展至臨汾盆地的廣大地區。除陶寺遺址外,還發現有襄汾丁村和丁村曲舌頭、曲沃東許、洪洞侯村、翼城南石—曲沃方城等重要遺址。

陶寺晚期文化既有陶寺早中期文化因素,又出現了大量石峁文化因素,還有以王城崗遺址為核心的河南龍山文化煤山類型因素,此現象恰恰符合大禹初活動於西北石峁古國、繼之治水於黃河中下游一帶、隨後受命於舜執政在陶寺古城、再避商均於陽城、之後又大敗商均於陶寺遺址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人生經歷」。

——摘自李琳之:《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個別地方有改動。因閱讀流暢需要,刪去了注釋部分。

本書是一部用考古學資料揭示先夏及夏代早中期歷史發展脈絡的史學著作,曾入選「2020 百道原創好書榜年榜·人文類 」,同時在 2020 年 「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好書讀者投票評選」活動中獲得第二名,在「歷史的迴響」類別中高居榜首。全書主體共分16章80節,近50萬言。不同於以往學人關於夏代區域性、碎片性的論述,作者置這段歷史於同時期以西亞、中亞為世界文明核心舞台發展的背景下,以其高瞻遠矚的全局性目光、嚴謹縝密的思維邏輯和通俗明快的語言,用國際國內近幾十年所取得考古學成果,第一次系統、完整而清晰地為我們勾勒出了從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這500年夏人興起、遷徙、建城、建國、定都、擴張等一系列發展行為的脈絡足跡。

作者簡介

李琳之,歷史學者,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國時代》《前中國時代》等十餘部著作。其中,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三部著作,構成了其從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個完整的上古史體系,是國內外第一套用考古學結合文獻學揭示出黃帝至商亡這三千年歷史發展脈絡的系列圖書。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後,先後入選了長安街讀書會2022年6月第5期好書、百道網2022年7月好書、中國出版集團2022年7月好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網「社科好書」、今日頭條好書等推薦榜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