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癌的「近親」?這些易癌變的息肉,早切除早好,而你卻不知

健康160 發佈 2022-12-04T16:01:03.339853+00:00

又到了年底體檢季,大家都做體檢了嗎?每到這時候,帳號的後台總會有讀者留言說看不懂體檢報告裡面的專業名詞。


又到了年底體檢季,大家都做體檢了嗎?



關於息肉,大家似乎總會把息肉與癌症關聯起來,擔心它會癌變!那「息肉」真的很可怕嗎?發現它就要切除嗎?今天,就讓我們讀懂身體疾病的秘密「——息肉




一、

息肉是身體的什麼「肉」?



人身上除了「遭人嫌棄的肥肉」和「拼命挽留的肌肉」,還有一種「息肉」會自動送上門來,趕都趕不走。


息肉究竟是個啥東西,聽小編嘮一嘮!


《黃帝內經 .玉篇》說「瘤,息肉也。」由此可見,息肉不像我們常見的肉,反而更像身體繁衍滋生出來的「肉疙瘩」



而且息肉生長地還需要滿足硬性條件——即黏膜覆蓋的表面。


比如說皮膚是人的最外層的表面,而黏膜則是分布在器官內部以及內表面。由此可以預想到,息肉的生長範圍之外。


上到鼻腔、聲帶,下至胃腸、子宮,均有可能出現息肉。小到幾毫米,大到幾厘米,數量可從1個到數個不等。

關鍵是它的形狀長得還各有不同,有些像蘑菇 ,有些像花生,還有的像桑葚……



由於「息肉」家族分支龐大,臨床上為了區分它們,會根據息肉生長部位不同,分為「鼻息肉」、「胃息肉」、「直腸息肉」、「膀胱息肉」等等。


人們往往是在做內鏡檢查時發現它們,隨後再按照其病理類型,將息肉主要分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三大類,一般息肉類型會在檢查後的「病理報告單」顯示。



不過大家放心,大部分息肉屬於良性病變,「黑化癌變」僅占一小部分。就算是不同生長位置的腺瘤性息肉,其癌變的風險均不同,我們會在下面詳細講述。


病理報告單部分截圖



二、

息肉是癌的「近親」?小心這些息肉!



就算只是極少數的息肉會癌變,但這在人們眼中也是「兇險萬分」,仍需謹慎對待。


通常來說,息肉癌變時間會長達5~15年,其過程往往是悄無聲息的。等到人們發現明顯症狀時,很可能就是癌症中晚期,那此時治療便為時已晚。


所以,人們也常把息肉形容為「癌症的近親」。例如,95%的大腸癌就是由息肉惡變而來的!


圖為直腸息肉到癌變的過程


1

警惕這些易癌變的息肉!


看完上面,我們知道腺瘤性息肉癌變風險較高,但它是否癌變,也與患者的生長部位、形狀、大小、數量、是否遺傳性等因素息息相關。



● 看生長部位


一般來說,胃息肉、子宮息肉、膽囊息肉,鼻息肉及聲帶息肉大部分為良性(不排除有惡性存在),而腺瘤性腸息肉的風險性居高,被稱為95%腸癌的「前奏曲」。


● 看形狀


普通的息肉會像蘑菇冒出,末端會和器官黏膜內表面相連,容易發現和切除。



但若息肉是「躺趴式」的,底部寬,檢查時不容易被發現,切除難度也大,這樣一來,癌變的發生概率相對就高些


● 看大小


息肉長得越大,處理起來越麻煩,而且有些腺瘤性息肉「長大後」的風險更高,尤其要警惕短期內生長迅速的息肉。


例如當腺瘤性腸息肉處於1厘米以下,癌變率為1%~3%;當長至1、2厘米時,風險漲至20%;最可怕當它長到2厘米以上,那風險直接高達50%。



● 看遺傳性


某些息肉的產生與遺傳有關,如有相關息肉、癌症等疾病家族史的人則更容易惡化。




2

哪些人容易被「息肉」盯上?


由於不同生長位置的息肉其高危人群都有所區別,但總的來說,最好是40歲前能做好排查,將可能惡化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


例如患有炎症性腸道疾病、2型糖尿病、或家族裡直系親屬有上述疾病的人被腸息肉「盯上的機率會比常人高些,包括大體重、吸菸酗酒者也在風險範圍內;


再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患有慢性胃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人也歸屬為胃息肉的高危人群


另外患有高血脂症、B肝、膽囊炎或膽結石等病症的人,以及抽菸者,都需小心患上膽囊息肉


其他情況如肥胖、高血壓、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容易長子宮息肉,體檢時也需謹慎!




三、

面對息肉,我們該怎麼應對?



面對與癌症有「親戚」關係的息肉,人們在體檢時的警覺性越來越敏感了。


通常這些息肉可以被內鏡檢查(如鼻鏡、喉鏡、膀胱鏡、食道鏡、胃鏡、膽道鏡、結腸鏡等檢查)窺見。


那麼究竟哪些息肉可以保留、哪些該儘快切除呢?以及後續該怎麼避免形成「息肉」體質……



1

發現了,要不要切除?


當然,凡事不能一刀切,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 胃息肉:發現就要切


這源於胃息肉「默不作聲」的特性,胃裡的息肉可以長得很大而患者毫無感覺,所以醫生在做胃鏡時,一旦發現了就會「先斬後奏」, 所以大部分患者是「切除息肉後」才被告知。




● 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腺瘤性腸息肉本身就是個「定時炸彈」,雖說腸道也有良性息肉,與腸癌的發病關係不大。


臨床上一般做法是「發現了,儘早切除,以避免引發其他疾病」。之後送至病理檢查,明確下一步治療方案。另外,腸息肉復發性高,因此定期複查是少不了的。




● 聲帶息肉、膽囊息肉、子宮息肉:看情況


聲帶息肉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一旦出現聲音嘶啞、喉部異物感、咽喉干癢疼痛等情況,應立即到醫院做纖維喉鏡診斷良惡性,必要時可在醫生建議下做手術摘除;


膽囊息肉同樣屬於「隱藏高手」,當身患其他慢性炎症、或是息肉位置容易堵塞管道、引起膽囊功能異常等情況時,醫生會建議儘快切除;


對於子宮息肉而言,通常在息肉較小時會先用藥物消炎治療,看看能否自行消除。但當息肉超過黃豆大小,會在做病理檢查之後考慮微創手術切除。



2

如何預防與減低癌變風險?


避免大魚大肉,改良飲食結構


所謂的「大魚大肉」指的是三餐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為標準的飲食結構。這種飲食結果利於息肉生長,因此建議早點調整。


在飲食上,可以增加綠葉菜和根類蔬菜、水果、纖維素食物(如豆類、菌類)的攝入量。


平常多用蒸煮烹飪做法,少用油炸、快炒;多吃新鮮吃食,少吃醃熏類食物,不碰發霉食品;多以白肉代替動物油過多的紅肉。



● 多運動,保持良好作息


保持適當的運動量與規律睡眠,有利於調整身體微環境,避免炎症因子找上門,從源頭上預防息肉產生!


● 重視每年體檢,定期複查


最好在40歲之前做一次完整的內鏡檢查,儘早發現,及時處理。部分息肉的復發性強,即使切除了,還需要定期複查,杜絕它死灰復燃!



最後看完文章覺得有用的話,麻煩大家點讚、在看,也歡迎互相轉發分享!


互動話題:關於息肉,你身邊有發生什麼與它有關的故事嗎?留言區來說說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