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痛、涼、痿!15年老「糖友」出現周圍神經病變

紫牛新聞 發佈 2022-12-04T17:25:38.195586+00:00

王大爺有2型糖尿病15年了,長期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一般。最近,他逐漸出現了雙下肢酸痛疼痛的感覺,還伴有雙足趾麻木。

王大爺有2型糖尿病15年了,長期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一般。最近,他逐漸出現了雙下肢酸痛疼痛的感覺,還伴有雙足趾麻木。來到南京市中醫院老年病科高曌主任的門診就診後,一查糖化血紅蛋白7.4%,肌電圖提示有多發性周圍神經損傷之電生理表現。高曌主任告訴王大爺,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導致下肢出現了一系列症狀。

周圍神經病變,老年「糖友」更易出現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顧名思義是出現一系列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症狀和體徵,是糖尿病常見的一種慢性併發症。高曌主任介紹,早期以感覺障礙為主,患者可表現為對稱性的手套樣或襪套樣感覺障礙,如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灼熱感,後期可表現為感覺減退甚至消失。其發生率與病程長短相關,吸菸、年齡超過40歲,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出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更高。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併發症。

受訪者供圖

專家表示,感覺神經損傷最為常見,多以手腳麻痛為首發徵兆。麻木感一般從手腳部位開始,常常以雙側對稱性的發生,足端感覺異常的情況也比腿部的症狀會更為明顯,下肢症狀比上肢重,夜間比白天重。疼痛可呈刺痛、灼痛、鑽鑿痛,嚴重時劇痛難忍。除了麻痛以外,還可有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等異常感覺。此外,還有部分患者對冷、熱、觸、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對輕微刺激即產生強烈而不適的感覺,稱它為感覺減退和感覺過敏。如果老人習慣泡腳,但由於足部的感覺減退,很容易引起燙傷。

受訪者供圖

「補虛為主,療本為輔」,中醫主張這麼治

糖尿病在中醫病名叫「消渴病」,而糖尿病相關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則可以概括為麻、痛、涼、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0年發布的中醫診療方案中,將其命名為「消渴病痹症」。傳統醫書對其發病特點和症狀有著諸多記錄。如《證治要訣》中有:「三消久之,精血既虧,或目無所見,或手足偏廢如風疾,非風也」的論述,《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八•三消》曰:「三消日久,精血既虧,或目無見,或手足偏廢如風疾非風」。

消渴病為本虛標實之徵,本虛即機體陰虛燥熱,標實則為瘀血痰濕停滯。消渴日久、七情內傷、過食辛燥之物等都會加重陰虛燥熱之症,耗傷津液。氣陰兩虛,燥熱偏盛,凝液成痰,久病入絡,痰濁血氣痹阻於四末,所以產生麻木、疼痛、燒灼感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

「例如王大爺初診時口乾多飲、下肢酸痛、足趾麻木症狀較明顯,舌紅苔黃膩,脈滑,證屬脾虛濕困證。治以健脾化濕,活血通絡為主。」高曌主任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因病程日久,五臟柔弱,氣血虧虛,特別是老年患者常常存在脾腎虧虛,治療時主張「補虛為主,療本為輔」的治療大法,兼顧治標,如活血化瘀、化痰通絡,則收效甚佳。

高曌主任提醒,平時對於血糖血壓血脂的控制應該嚴格,應每日測量血糖血壓的變化。做好四季養生,飲食有節,運動有常,內養正氣,外慎邪氣。調攝辨證施膳,平衡膳食,戒菸限酒。適度練傳統功法,增強體質。調節情志,樹立起戰勝疾病信心。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有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現了肢體感覺異常的症狀應該及時就診。

通訊員 莫禹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李海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