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彭老總重遊大渡河發現:就算沒有瀘定橋,紅軍也能過河

歷史揭密檔案 發佈 2022-12-08T07:55:31.027886+00:00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兩國交惡,美帝國主義亦在我國東南沿海步步緊逼。為了應對這種不利的局面,中共中央決定,加強以三線地區為中心的戰略大後方建設。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兩國交惡,美帝國主義亦在我國東南沿海步步緊逼。為了應對這種不利的局面,中共中央決定,加強以三線地區為中心的戰略大後方建設。

1965年,彭德懷被任命為我國西南地區三線建設副總指揮,負責四川地區的工程建設。

工作之餘,彭老總還專程到當年紅軍長征時經過的地區又看了一遍。在來到四川大渡河後,彭老總驚奇地發現,如果當年紅軍沒有奪下瀘定橋,也完全有可能過河。

眾所周知,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兇險的戰鬥之一,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就是因為未能成功渡河而導致全軍覆沒。

為什麼彭老總在重遊大渡河時,覺得不奪橋也能過河?

當年紅軍強渡大渡河時,又發生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再見故人、重返故地

1965年春天,彭德懷來到了四川。他此行來川,身上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建設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

攀枝花工業基地是我國西南三線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據中央分析,若是和蘇聯開啟戰端,我西北疆域無法攔住蘇軍的鋼鐵洪流,只能依託西南丘陵山地地形來阻擋住蘇軍的腳步。

只是在建國之初,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都在東北和東部沿海地區,西南地區不要說工業基礎,就連經濟基礎都很脆弱,貿然建設工業基地談何容易?

但是面對懸在頭頂上的戰爭風險,黨中央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堅持要搞好西南三線建設。

毛主席為此還說:「攀枝花無論如何也要搞起來,你們不去,我就騎著毛驢去,財政拿不出錢,就拿著我的稿費去搞。」

在這個背景下,彭老總被中央任命為西南地區三線建設副總指揮,主要負責四川一帶的工程建設。

在來到四川後,彭老總夜以繼日的堅持工作,他興修水利,大量修建鐵路和公路。在建設工業基地的同時,老百姓的生活也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而日漸變好。

1965年底,隨著攀枝花建設工程的全面啟動,彭老總終於可以稍微放鬆下工作。

在工作之餘,他總是會到當年長征的遺址上去看一看,緬懷歷史的同時,也是為了紀念當年犧牲在長征途中的紅軍戰士。

1966年3月25日,當彭老總來到雅安市石棉縣視察時,聽到當地書記說起當年為紅軍立下了大功的船工帥仕高此時正在石棉縣。彭老總非常高興,在問清了地址之後,就要前去探訪。

帥仕高是四川本地的一名船工,在1935年5月25日的大渡河戰役中,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和其餘四位船工將我紅一軍團的17名勇士送到了對岸。被送到對岸的17位勇士們順利地擊潰了守備敵軍,為後來中央紅軍渡河創造了有利條件。

因為身體原因,帥仕高此時正在石棉縣醫院醫治病情。彭老總來到醫院見到帥仕高后,老遠就伸出了雙手,直到緊緊地握住帥仕高。

老船工此刻也非常激動,他掙扎著就要從病床上起來,彭老總見狀趕忙扶住他,示意他不要動。

彭老總說:「帥仕高,咱們好久沒見啦。當年我們紅軍到安順場時,你還是個二十幾歲的壯小伙子,一眨眼,這麼多年過去了。」

帥仕高激動地點點頭:「首長,你可有好些年沒來安順場了,當年載紅軍渡河的五個船工,如今就剩我一個老東西了。

兩人多年未見,再見時,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彭老總詢問了安順場的生產情況,帥仕高如實回答,現在安順場的農業產量有所提高,又沒有土匪騷擾,日子過得很太平。

只是帥仕高家裡人口比較多,人一多吃飯的嘴就多,這不為了養家就把自己累到醫院來了。

聊著聊著,天色漸暗,彭老總在警衛員的催促下不得不起身離開。

臨走前,彭德懷將自己身上的十幾塊錢全都交給了帥仕高,還對醫院的領導說,這些當初幫過紅軍的老人們,應該要好好照顧一下。

彭德懷走後,帥仕高在醫院治療的一切費用,醫院方面未取分文。

在回去的路上,彭老總的思緒飄著,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那個濤浪拍岸,鐵索橫江的大渡河邊。

這時,彭老總心裡有了決定,明天沿著大渡河走一圈。

彭老總先是來到了安順場,隨即沿河北上,經過瀘定橋,最後到了康定。

在康定,彭德懷驚訝的發現,相比較大渡河下游的狂猛迅急,上游康定這裡竟是風平浪靜,河水也清澈見底。彭德懷心裡測算了一下,如果當年紅軍打下康定,說不定可以在這裡直接涉水過江,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只是,歷史沒有如果,當年紅軍在這裡時,前有四川軍閥劉文輝率部堵攔,後有薛岳帶著國民黨中央軍追擊。面對強敵追兵的圍堵,唯一的希望就是強渡大渡河,衝出敵人的包圍圈。若是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像石達開一般,全軍覆沒的下場。

那麼,當年紅軍強渡大渡河時,究竟有多危險呢?

彼時、此時

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部4萬餘人來到了紫打地(後改名叫安順場)。

此時,石達開是想渡過大渡河,再北上經由雅安,最後直取成都。而他前面的對手,正是當時的四川總督駱秉章,駱秉章還有個幕僚,叫左宗棠。

戰況危急,此時曾國藩的湘軍正在後面追擊石達開的部隊,石達開想完成占領四川的戰略目標,必須搶在駱秉章布置好大渡河防線之前,將自己的部隊全部渡過河去。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石達開卻犯了兩個錯誤,也正是這兩個錯誤,讓一代翼王,最終隕落在了大渡河畔。

在石達開到達紫打地後,駱秉章一邊加緊布置防線,一邊派人給當時的彝族土司送去了大量黃金,請他們出兵圍堵石達開。

在石達開到達紫打地之前,就是因為賄賂了彝族土司,請求他們讓開道路,石達開才得以迅速搶占紫打地這個戰略要地。

只可惜,以金錢締結的盟約,必將被金錢所擊破。在駱秉章送來了更甚之前的黃金後,彝族土司迅速反悔,出兵切斷了石達開的後撤路線,還派出小股弓兵占領紫打地周邊的高嶺,不時地襲擊石達開的部隊。

在這緊急關頭,石達開本應搶在對岸清軍未到之前迅速渡河,可此時正值五月,高山積雪融化導致大渡河河水暴漲。

石達開缺乏足夠的渡船,也沒有熟練的船工幫助,為求穩妥,他只能下令等河水退去再渡河。

此時,石達開的軍師曹臥虎向石達開提出建議,如此乾等下去只怕是要被清軍合圍,現在應該迅速北上搶占瀘定,經瀘定橋完成渡河。但石達開覺得四萬大軍只通過一座瀘定橋渡河,容易被清軍截殺,不如等河水退去再渡河為妥。

事情的發展如石達開所料,河水在兩天之後果然退去,大渡河又恢復了平時的水位。只是在這兩天裡,清軍的包圍圈也已經完成,不僅是河對岸,石達開的側翼和後方,此時皆被清軍及土司軍隊封鎖,可謂插翅難逃,太平軍失去了最後的渡河時間。

強攻大渡河不成之後,石達開被困守在紫打地27天之久。駱秉章沒有下令強攻,在他看來,太平軍已經陷入絕境,沒有糧食,遲早會自己崩潰。

戰況的發展就如同駱秉章預想的一般,太平軍在吃光了當地的樹根,桑葉後,不得已選擇了投降。

為了保住剩下的太平軍生命,石達開與駱秉章達成協議,他自願降清,任由清廷發落,但餘下的太平軍則必須由駱秉章保全。

最終,石達開在成都被凌遲處死,而駱秉章也沒有遵守協議,將剩餘的太平軍降兵全部殺光。

石達開覆滅的故事,毛主席和蔣介石彼此都很清楚。

歷史兜轉近百年,當初的事件幾乎重演,在巧渡金沙江之後,紅軍就一路奔襲,來到了西昌附近,距離安順場不過百里。

此時,紅四方面軍正在川北與川軍主力血戰,只要順利渡過大渡河,就有機會和紅四方面軍會師。

蔣介石也想到了這一點,他下定決心,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還宣稱要讓毛澤東變為「石達開第二」。

面對和72年前幾乎相同處境的中央紅軍,蔣介石判斷,毛澤東應該不會選擇重蹈石達開的覆轍,即經過冕寧到達安順場,在安順場渡河。

因此蔣介石將防守重點放在了富林到大樹堡一線,負責防守這裡的是川軍劉文輝部,蔣介石給劉文輝下了死命令,只要堅守河岸防線一周,薛岳就能完成對紅軍的包圍。

此時,紅軍方面也在爭分奪秒。在達到瀘沽之後,紅一軍團立刻派了兩隻先遣團先去探查情況。在經過一番激戰後,先遣團基本摸清了大渡河守軍的情況。

這時候,毛主席做出關鍵決策:蔣介石估計是判斷紅軍不敢走石達開的老路,那我們偏要逆向而行,出其不意先攻下安順場,然後再強渡大渡河。

毛主席能做出此決策,並不僅僅是對蔣介石心裡的判斷,還有大渡河守軍師長許劍霜的情報。許劍霜是何許人也?

劉伯承元帥當年作為川軍名將,許劍霜正是他的部下。因此在得知紅軍到來之後,許劍霜與紅軍經過了一番「激戰」,不敵撤走,紅軍也順利地「繳獲」了大渡河一線的敵軍布防圖。

5月24日,我軍先遣團順利地攻下安順場,並且還找到了一條被當地軍閥偷偷留下來的小船。此時,紅3軍團和中央核心縱隊還在後面,先遣團明白不能犯下當年石達開的錯誤,必須抓緊時間渡河。

可是,在探查了安順場渡口的情況時,紅軍營長孫繼先覺得這次渡河和之前巧渡金沙江完全是兩回事。原因在於安順場這一帶的大渡河河寬百米,且水流很急,河底下還有無數的暗流漩渦,一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

就在這時,紅軍找到了當地的船工帥仕高,帥仕高自小生活在這裡,以渡船為生。面對紅軍的請求時,帥仕高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還拉上了其餘四個和他一起渡船的老船工。

25日,紅軍開始強渡大渡河。戰鬥打響後,我軍機槍陣地率先開火,壓制住對面守軍。

帥仕高等幾名船工載著我17名紅軍勇士劃向對岸,對岸守軍發現了紅軍的渡船,拼命用炮火襲擾。可敵軍僅僅開出幾炮,就被我軍特等炮手趙章成敲掉。

25日下午15時,我軍成功登上灘頭陣地。對岸國民黨守軍見狀不妙,紛紛逃跑,我軍趁勢攻下大渡河北岸陣地。

26日,紅一軍團主力和中央核心縱隊到達安順場,開始渡河。

等到紅軍主力開始渡河時,卻發現如果僅靠這四條船(戰鬥結束後我軍還找到了三條沉船),等紅軍全部渡完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而蔣介石不可能給紅軍半個月的時間,此時毛主席果斷下命令,不能再等了!紅軍主力迅速北上,奪取瀘定橋。

在紅軍往瀘定行軍的途中,紅一軍團二師四團率先到了這裡,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接到了上級命令,必須搶在29號奪下瀘定橋。

可此時的瀘定橋卻已經不能被叫做橋,敵軍把橋上的木板都拆除,只剩下了13根光禿禿的、長達百米的鎖鏈。

奪橋任務緊急,面對只有13根鐵鏈的瀘定橋,黃開湘作了如下布置

兩個營分別在瀘定橋的兩側構築陣地,火力壓制橋對面守軍。一個由22名勇士組成的敢死隊攀爬鐵索,一個連在後面鋪設木板,還有一個連做預備隊

29號下午四點,瀘定橋戰鬥打響。紅軍兩個營向敵人猛烈開火,壓得對岸守軍抬不起來,隊長廖大珠帶領21名敢死隊員沿著鐵索向前爬去。

敵軍被這一往無前的氣勢給震懾住了,正待守軍準備還擊時,卻發現自己側後方又響起一陣槍聲,原來,四團集中了全團水性好的戰士,在早上就悄悄的泅渡到河對岸,只待下午總攻發起。

眼看著紅軍就要接近,敵軍在瀘定橋頭倒上汽油,燒起了一把大火。紅四團敢死隊在隊長廖大珠的帶領下,冒著熊熊大火,奮不顧身地衝過火海,與敵軍戰鬥在一處。

時間來到下午六時左右,瀘定橋戰鬥結束。我軍順利地攻占了瀘定橋及對岸的城鎮。

30日,紅一軍團及中央核心縱隊順利通過大渡河。在這之後,紅軍攻克化林坪、突破蘆山、天全防線、翻越岷山,最終與紅四方面軍接應部隊勝利會師。

成敗之因

在時間、空間、軍隊數量、戰場態勢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兩支隊伍一成一敗、一生一死呢?

首先,是敵人的組織程度不同。駱秉章任四川總督,可以集中兵力對付石達開。而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卻只有薛岳率領的國民黨中央軍,因為四渡赤水的教訓,蔣介石令薛岳在紅軍後面穩紮穩打,因此放慢了進攻速度。

另一邊,大渡河的守軍劉文輝部。他本是四川的一個小軍閥,為了保存力量,他不可能和紅軍死拼到底。所以在與紅軍戰鬥的過程中,他的部下往往是失去了有利態勢,就慌忙拋下陣地逃竄。

第二個原因,就要歸結到紅軍的民族政策上來。在安順場周邊,是一片彝民聚集區。當時,彝民和漢人的矛盾很深,石達開選擇用金錢賄賂,卻被駱秉章用更多的金錢所破。

而紅軍是怎麼對待這些彝民的呢?

當時紅軍在經過彝族區時,口中都喊著「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甚至被彝民用火槍,弓箭射傷了也不還手。有一支紅軍偵察連甚至被彝族土司搶去了全部武器和衣裳,可就算這樣,紅軍也沒有對這些彝族同胞們開過一槍。

通過種種細節,彝族土司也看出眼前這支穿著破破爛爛的軍隊和以往那些軍閥不一樣,就派出了使者與紅軍交談。最終,劉伯承元帥與彝族首領小葉丹在彝海會面,並按照彝族風俗結拜為兄弟。

與紅軍結盟後,小葉丹對劉伯承元帥提出,兩家一起去打羅洪土司。原來,彝族內部也分為很多派系,彼此間一直打來打去。

面對小葉丹的提議,劉伯承說:「彝族同胞應該團結,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我們應該一起對付欺負你們的軍閥。」

事實上,小葉丹這個提議也是在試探紅軍,如果紅軍答應和小葉丹去打羅洪土司,難保他心裡不會想你今天能和我結盟打別人,明天就能和別人結盟打我。因為百年來,四川漢人一直是這麼對付彝族的。

面對紅軍的誠摯和紀律,小葉丹終於被折服,讓開了道路。

後來蔣介石果然派人前來賄賂小葉丹,可小葉丹不為所動,沒有接受國民黨的重金。甚至在後來,小葉丹這一支彝族還一直作為我紅軍的彝族支隊,廣泛地發展革命。

最後,決定了我軍勝利度過大渡河的,就是紅軍戰士英勇頑強的戰鬥意識和無畏的犧牲精神。

石達開在安順場猶猶豫豫,錯失了渡河良機,而我軍在安順場發現無法按時渡河後,立即果斷北上強攻瀘定橋。在生與死的交錯間,紅軍最終成功地挫敗了蔣介石的企圖,完成了戰略大轉移。

三十年後,當彭老總再游故地時,此時的大渡河早已風平浪靜,掀不起一絲波濤。

大渡橋橫鐵索寒,卻被我紅軍戰士用滾燙的信仰跨了過去。

也許在當時,歷史就已經註定!

這樣一支具有堅定的革命信仰和高度的組織意識的紅色武裝,最終會創造歷史,再造一個輝煌的中國。

關鍵字: